《麻雀pro試驗》第1篇:麻將pro及其試驗
聲明:本書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之用,請勿用作商業(yè)用途。一切權(quán)利歸作者所有。有能力者請購買原書支持作者。
出版:近代麻雀
編輯:黑木真生
翻譯:破邪丸sama

專欄1 麻將pro是一份工作嗎?
只要通過了由麻將pro團體舉行的「入會測試」就可以成為「麻雀pro」了,但是,要不要在確定申告的職業(yè)一欄里寫「職業(yè)麻將選手」,就要看每個人是如何以此謀生的了。
成為pro之后,就可以出戰(zhàn)pro團體的公式戰(zhàn),贏的話才可以拿到獎金,而不是只要出場就可以回收場代的。
當然,出演電視放送的對局的話也能拿到少量的報酬,但也確實不多。所謂的麻將職人,是那些通過雀莊、大型活動的嘉賓出演、書籍執(zhí)筆,或者是麻將教室的講師這種,從事各式各樣「麻將pro的工作」來獲取報酬的自由職業(yè)者,而這些自由職業(yè)者聚集在一起,才組成了這個職業(yè)團體。
但相比20年前,pro的收入還是在不斷上漲的,年收入5000萬日元左右的都有好幾個人了,1000萬以上的更是多。
本書不僅是面向那些有志參加pro測試的那些雀士,還介紹了各個團體的特征,也記載了過去的一些試題,這樣那些對pro測試興趣不大的人們也能樂在其中。
文·黑木真生
?
專欄2 考試的形式是怎樣的?
團體之間雖說有點差別,基本有「對局」、「面試」、「筆試」三種測試來判斷合格。
「對局」就是字面意思,進行麻將對局,但最終是否合格,多數(shù)情況下和那天的成績沒有關(guān)系。比起成績,對局姿勢或禮儀不佳、報點不流暢等都會成為減分對象,從而成為不合格的理由,相比起眼前的麻將能不能贏,更應(yīng)該注意有沒有像個pro一樣在進行對局更重要。
「面試」也是各個團體都不一樣,我在做面試官的時候就會看「是不是個有趣的人」、「是否有溝通能力」、「是否是個不自私的人」、「是否懷揣著新的想法」、「一眼看上去是否有清爽感之類的個人魅力」等等。
但是,幾乎所有的情況下,左右合格與否的都是「筆試」的成績。
比如說就算是個很有魅力的雀士,但是筆試分數(shù)在合格線以下,這樣算作不合格的情況是很多的。
雖然這都是只要打麻將的人都知道的問題,但不習(xí)慣的話還是拿不到分數(shù)的,所以有必要先看看過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