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寫出了水仙花之神韻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舉進士。宋哲宗時曾任著作佐郎。其詩風格奇硬拗澀,開創(chuàng)江西詩派,影響頗大。又能詞,兼擅書法。著有《山谷詞》、《豫章集》。
北宋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黃庭堅奉召自四川回到湖北,乞知太平州(治所在今安徽當涂),在荊州(治所在今江陵)沙市候命。這年冬天,友人王充道(當時在荊州做官)送水仙花五十枝,詩人欣然會心,為之作詠,寫下此詩。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
(宋代)黃庭堅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
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這首詩用傳說中的洛神作比,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水仙花出塵脫俗的仙姿、潔白素雅的花色、淡雅悠長的清香和俊逸高雅的神韻,進而表現(xiàn)了詩人的精神追求。

首聯(lián)“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 由水仙花聯(lián)想到凌波仙子;用洛神的形象來寫水仙,把植立盆中不動的花朵,寫成“輕盈”慢步的仙子,化靜為動,化物為人,凌空取神,把水仙的姿態(tài)描寫得出塵脫俗而又非常動人。

頷聯(lián)“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進一步把花人格化,表現(xiàn)詩人對花有深情,表現(xiàn)出它有一種“楚楚可憐”之態(tài),像美人心中帶有“斷腸魂”一樣,使人為之“愁絕”。

頸聯(lián)“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寫水仙嬌柔芳姿,品類高雅清潔。上句用“傾城”美人比喻花的清香潔白的芳韻;下句則拿山礬、梅花來比較,說水仙在梅花之下而居山礬之上。

尾聯(lián)“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表現(xiàn)睹花思人,歸結到從沉溺感情中求得解脫的要求。一個惱”字,極富表現(xiàn)力,道出了水仙花自身的美麗,才是真正的“被花惱”。索性從沉浸在花的境界中走出來,對江而笑,看到了像大江滔滔流淌一樣更為開闊的景象。

全詩由兩個絕句合成, 前四句成一絕句婉約,后四句亦成一絕句粗獷,結尾蝻跳旁逸,一腔豪氣噴薄而出。構思新穎,韻味悠長,意境優(yōu)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