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表揚立陶宛?找個白癡充當反華代言人很重要

文/刺客
在佩洛西竄訪臺島并引發(fā)嚴重臺海危機之后,立陶宛交通和通訊副部長隨后也率團竄臺。中方隨后宣布重大反制措施,暫停與該國交通和通訊部任何形式的交往。顯然,任何試圖挑釁中方外交底線的,無論是個人還是政府,都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立陶宛當局不顧中方反復警告,在美國的指使下頻繁與臺當局勾連,導致中立關系持續(xù)惡化,給該國的經濟和民生帶來沉重的打擊。為此,立陶宛各界紛紛發(fā)聲,譴責當局這一逆潮流行徑。據《光明日報》報道,對某些立陶宛政府高官追隨美國“隨風起舞”,撈取政治資本的丑陋行徑,立陶宛各界有識之士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譴責。
在佩洛西竄訪臺島之后,立陶宛外長蘭茨貝吉斯在其他歐洲國家都保持沉默的前提下,公開“點贊”佩洛西竄訪臺灣之行。按照媒體的說法就是,“他成為了吹捧佩洛西此訪的孤獨演員”。幾天之后,立陶宛高官就率團竄訪臺島,給本來就夠緊張的中立關系火上澆油。
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其他經濟大國都不敢輕易脫鉤的貿易大國。立陶宛作為一個人口僅280多萬人的彈丸小國,居然冒著巨大經濟損失的風險,頻繁挑釁與自己毫無地緣政治矛盾的中國。這讓該國稍有點理智的人,想想都會感到無法理解和憤怒。
連日來,立陶宛各大重要政黨、前政要、民間團體還有議會議員,以及社會各界有識之士都紛紛發(fā)聲,指責當局“單方面派員竄訪臺島,既不利于立陶宛的國際形象,也不利于中立兩國關系”。立陶宛社會黨議會代表帕盧卡斯則憤怒地說,本屆政府挑釁中國,就像是一只狂吠追車的狗,它邊跑邊吠。但是,如果車停了下來,這條狗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有立陶宛學者指出,在和平時期,很難想像還會出現比目前更糟糕的緊張關系。立陶宛跟風美國反華,但華盛頓自己在不切斷與中國任何聯系的前提下,卻表揚了立陶宛。對華盛頓來說,找個白癡充當其反華代言人很重要。
誠然,立陶宛現在對中國或者俄羅斯所做的一些蠢事,很多都是美國不敢做的事情,就直接指使立陶宛當局去做。反正,把得罪人的事情交給立陶宛去做,將來該國經濟遭到怎么樣的打擊,或者像烏克蘭那樣遭受戰(zhàn)爭威脅,受傷的絕對不會是美國。
因此,立陶宛當局遭到國內各主要政黨、社會各界群毆,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由此而引發(fā)的后果,就是執(zhí)政的祖國聯盟遭到民眾的唾棄。最新民調顯示,祖國聯盟的民意支持率已跌至13.1%,
立陶宛執(zhí)政的祖國聯盟自去年12月上臺后,就像是一個不知好歹的“愣頭青”,在跟風美國反中俄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從立當局仍在不斷下跌的支持率看,說明該國政府在推行其親美外交政策的舉動,并沒有真正在維護國家利益。相反,它們對中俄等大國的挑釁行徑,本身就是在摧毀立陶宛經濟和安全的根基。
立陶宛當局一再挑釁中立外交底線,導致其與中國之間的外交和經貿聯系幾乎都處于停擺狀態(tài)。這沒有給該國帶來政客們所吹噓的“美好生活”。相反,受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立陶宛當下的通脹率已超過20%,遠遠超出歐元區(qū)的平均水平。
對立陶宛民眾來說,這一切本來都可以避免。但就因為當局“先做后想”的對外政策,導致該國經濟和民生承受前所未有的打擊。所以,對于這種只懂得給自己謀取政治私利,但卻罔顧國家和民眾利益的政黨,遭到選民唾棄也是他們咎由自取的結果。因此,執(zhí)政黨民調的下跌,實際上已經給它們敲響了下臺的喪鐘。
從立陶宛當局慘不忍睹的支持率可以看出,民眾對執(zhí)政當局越來越沮喪和不滿。因此,在最新民調中,立陶宛在野的多個政黨的支持率都處于“第一梯隊”,相比之下,執(zhí)政的祖國聯盟的支持率卻被甩出幾條街。所以,維爾紐斯大學教授內力瑪納斯指出:人們的不滿只會越來越強烈,執(zhí)政聯盟實現下一屆選舉連任的可能性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