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漢服是不是開始走偏了?
開頭先說明個人并不是哪個服飾圈的,只是喜歡看漢服相關(guān)的視頻,時不時就會瞄幾眼的那種。
以前對漢服“圈”都沒有什么吐槽的想法,最近看了各大商家出得“清漢女裝/漢服”,以及各種合作款,特別是秦時明月的合作款,突然就覺得槽點好多,忍不住想要吐槽幾句。
想要感嘆一句:近年來漢服圈是不是開始走偏了?
而且這些走偏大多是商家導(dǎo)致的。(這點后面著重講)
走偏方向:1.各種形制混搭。2.元素疊加。(前兩個都是為了走華麗風(fēng))3.合作款。4.影視風(fēng)。5. 走另類博關(guān)注。
首先1.各種形制混搭
我不是覺得形制混搭就不行,而是為了華麗而混搭就感覺會朝著不倫不類的方向發(fā)展。沒錯,我要吐槽的就是清漢混搭。(現(xiàn)在商家出得所謂的清漢女裝。)
云肩(我目前分不清是清以前的款,還是清以后的,之前有看到說云肩清以前就有了,只是款式不一樣)搭交領(lǐng)搭馬面裙
廠字領(lǐng)搭馬面裙等
這些混搭的清漢女裝的確一開始看得時候是覺得還挺漂亮,很華麗的,但是看多了就覺得……額,慢慢的開始審美疲勞。這些服裝就是走華麗風(fēng),而我們的漢服其實是偏端莊、秀麗的,即使是偏華麗的唐朝,也不會顯得花里胡哨,沒錯,一些清漢女漢服給人感覺花里胡哨,很繁瑣。


以前常有人說漢服很長,生活上穿不方便,現(xiàn)在這些商家出得漢服加深了這個印象,這么華麗的漢服平時出街并不方便吧,感覺大多數(shù)人都是為了拍照,或者就是漢服活動上穿一下(很多人根本不在意衣服怎樣有什么含義,只在意衣服好不好看)。
霞帔混搭
霞帔不應(yīng)該是屬于大禮服及結(jié)婚時穿著的嗎,現(xiàn)在直接混搭到其他形制的衣服上了。不過目前還沒泛濫,只是我偶爾看到過一次。只是擔(dān)心會不會有人覺得好看,然后就跟云肩一樣又開始流行起來。
2.元素疊加。
1.云肩/鳳尾裙
也是由清漢女引發(fā)的,有些商家為了華麗,什么好看,華麗的元素就都疊加上去,這也是為什么會覺得清漢女繁瑣,花里胡哨的原因。
云肩/鳳尾裙/有些覺得還不夠華麗,還要搭腰間的飾品,加上披帛之類的,就什么好看就堆上去就是了。本來清漢女本身的服飾上就有各種花紋了,混搭的馬面裙也有花紋(刺繡),你再疊加那么多的東西上去真的就“眼睛被吵到了”


2.蕾絲/花邊
有些商家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元素,給漢服上添加了蕾絲的元素。就奇奇怪怪的,你說是漢洋折衷,可它又不是混搭而且還是當(dāng)做漢服來賣的。


3.合作款
也是由商家引起的,各種合作款。
合作款要吐槽的點有三:
跟原本的人物完全沒啥關(guān)系,感覺就是隨意搭了件漢服,美其名曰:合作款。

?

?2.元素疊加。
秦時明月的合作款,我就奇怪這些元素添加上去的意義是什么?一跟人物沒關(guān)系。二去除掉這些元素反而更好看吧,商家添加的一些元素就完全是畫蛇添足。

?
3.網(wǎng)游風(fēng)。跟網(wǎng)游的合作款,就看不出是漢服來,就共青團舉辦的華服走秀上看到的時候我都傻眼了。
感覺所謂的合作款,只是商家多了個賺錢的渠道而已,只要有錢賺,什么樣的漢服它都能做得出來。
4.影視風(fēng)。
最近突然冒出來的白色的鳳冠霞帔。我春晚過后看到過一次,現(xiàn)在不記得是哪個視頻里的了。
這完全就是模仿的近年的古偶玄幻劇創(chuàng)新出來的,也不知道到底是香蜜沉沉帶得頭呢,還是其他什么古裝劇帶起來的頭,突然間,結(jié)婚都穿起白色的衣服了,比如說三生三世枕上書,十里桃花的時候,楊冪穿的還是紅的,到了枕上書就穿白得了。

本來影視劇就帶壞樣,漢服商家好得不學(xué),非要學(xué)這個。
本來結(jié)婚是喜慶的日子,鳳冠霞帔之所以和婚紗不一樣,就是那種端莊,喜氣的感覺,整體的氛圍就不一樣,你非要穿一身白,那為什么不干脆穿婚紗呢?那結(jié)婚時的擺設(shè)干脆也全來一套白得唄?我個人就理解不了,鳳冠霞帔為什么就要學(xué)婚紗的那一套呢?
現(xiàn)在還沒流行起來,但是擔(dān)心影視劇越來越多穿白色婚服的,慢慢地這風(fēng)氣就會帶起來,到時各商家又跟風(fēng)。
5. 走另類博關(guān)注。
非常理解不能的行為。
齊胸衫裙不穿上衣,只穿下裙,露出光溜溜的肩膀。/要么就直接外面穿件短短的外套/穿透明大袖衫/上杉透明
只在家里穿倒也無所謂,但是穿出去招搖過市,又或者特地拍視頻上傳抖音各平臺,我只能說,遲早漢服的風(fēng)評會被帶壞。
如果真的想要將漢服作為民族服飾來穿,而不是一件漂亮的衣服,那么有些東西就不能舍棄。比如該穿的端莊得體,而不是穿出去讓人疑惑“這是民族服飾?”
比如形制不能退讓。形制是讓人可以辨認(rèn)出漢服最大的特征,將來若是將漢服往國際上推,讓人一眼就認(rèn)出來是漢服是非常重要的,就比如能很輕易地認(rèn)出和服和韓服一樣。若是和網(wǎng)上有些人覺得要創(chuàng)新要與時俱進就無所謂形制,那只能是越來越亂,到時辨認(rèn)漢服越來越吃力,那就是到處是漢服,樣樣是漢服了。

近年來流行的形制混搭也是,記得以前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穿,最近也只有明制漢服最齊整了,事實上,也只有明制漢服最易辨認(rèn)。在漢服活動走秀上,明制漢服方隊真的就是最規(guī)整的。而其他形制的漢服,在唐,宋這樣走隊形的時候,就感覺怎么穿得都有。對外宣傳時,還是像明制漢服這樣穿的齊整,有明顯特征的漢服比較好,而不是把漂亮當(dāng)作第一要素。
看了上面的幾點,你會發(fā)現(xiàn),漢服圈的流行90%以上都是商家?guī)鸬?,諸如漢尚華蓮、十三余、瞳莞、重回漢唐等都是高人氣的商家,其余少數(shù)是影視劇,比如說清平樂帶火的珍珠妝。
漢服現(xiàn)在缺少國家方面的權(quán)威的人/機構(gòu)來進行引導(dǎo),現(xiàn)在宣傳,風(fēng)向都被商家掌控了,所以每每商家出什么,就流行什么,商家走秀上穿什么,就引領(lǐng)風(fēng)潮。很多只在意衣服好看的人都跟著商家走了,在面對清漢女、形制等這些爭論上,都傾向于維護商家。事實上,現(xiàn)在有大部分的人都從一開始的漢服娘,成了商家粉。
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漢服商家的模特流量化,導(dǎo)致現(xiàn)在漢服走秀的一些視頻里,一溜得刷人名,感覺有些人就是來看人的,而不是來看漢服的。而這些模特同樣也是高人氣商家里的,很多人就覺得人好看,衣服也好看,也不在意形制什么的了,跟一些盲目的明星粉絲也沒什么區(qū)別。
被商家把控風(fēng)向是很糟糕的一件事,商家終究是利益至上,他們積極參加漢服宣傳/各種走秀上,本質(zhì)上也是為了宣傳自家漢服希望銷量更好,為得是賺錢,而不是復(fù)興漢服。
所以說,漢服還是“任重而道遠(yuǎn)”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