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學2023屆高考適應性月考卷(七)化學試卷答案
試卷解析及答案發(fā)布地址公告
①發(fā)布于微博:橙子輔導11(數(shù)字11)
②發(fā)布于微博:考試研究所 ·
請通過方式①或②快速獲取
以下均為復習備考資料及相關練習題,以供使用

教學目標
1. 理解“物質的量”的概念及單位。。
2. 掌握“摩爾”的標準——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3. 通過對比、類比、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了解物質的量的含義,體會從物質的量層次定量研究化學問題的意義,發(fā)展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4.知道從定量的角度認識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的相互關系是研究化學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
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
1.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的理解。
2.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引入和應用意義。
3.物質的量、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物質的量的概念。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問題1.如何快速的數(shù)出這批礦泉水的瓶數(shù)?
問題2.一袋50kg大米有多少粒?(只有托盤天平)
問題3.?一瓶500g水中有多少個水分子?
[講述]?物質由微觀粒子組成,微觀粒子很小很小,很多很多,該怎么計量呢?參考前面兩個宏觀物質問題的解決,一件、100粒大米看做一個整體。當個體數(shù)量大時,人們習慣以集體為單位計量個體數(shù)量。生活中有很多“集合體計數(shù)的例子”。如一雙筷子,一打雞蛋,一包復印紙,一箱牛奶等。類比于宏觀物質,微觀離子也可以這樣計量。
把微小微粒擴大倍數(shù)形成一定數(shù)目的集合體-----物質的量。
一.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合體。
(類比于其他六個基本物理量,物質的量有符號和單位)
2.單位:摩爾,簡稱摩,符號mol
3.計量對象:微觀粒子,包括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及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不能表示宏觀物質。
4.意義: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5.書寫方法:必須指明微粒種類或者用化學式表示, 不能用模糊的文字表示, ?如1mol H,2mol H+,不能寫成1mol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