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自動歸類機器人(化藥_中成藥_中藥材)

藥品名分類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我們將從天然礦物、動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以及經過化學合成或生物合成而制得的藥物,統(tǒng)稱為化學藥物。中藥=中成藥(俗稱中藥)+藥材+中藥飲片。中藥飲片為特殊中藥材,根據(jù)《藥典》定義飲片是指經過加工炮制的中藥材,可直接用于調配或制劑”。生物藥物是指運用微生物學、生物學、醫(yī)學、生物化學等的研究成果,從生物體、生物組織、細胞、體液等,綜合利用微生物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藥學等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類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的制品。藥用輔料系指生產藥品和調配處方時使用的賦形劑和附加劑;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進行了合理的評估,且包含在藥物制劑中的物質。藥用輔料除了賦形、充當載體、提高穩(wěn)定性外,還具有增溶、助溶、緩控釋等重要功能,是可能會影響到藥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成分。
下面有個艱巨工作任務,A列是藥品名,B列是藥品類別,我們要根據(jù)經驗把A列藥品名對應類型寫上去。1.8萬藥品名要搞到哪個猴年馬月,最好辦法是寫個智能程序,自動判斷藥品類別。這需要運用到自然語言,正則表達式,數(shù)據(jù)清洗和貝葉斯算法等等,不是一件輕松活。

經過一周時間,藥品名自動歸類機器人誕生了,測試一下,輸入西地那非,程序判斷為化藥;輸入阿莫西林,程序判斷為化藥;輸入阿膠,程序判斷為中藥材;輸入止咳糖漿,程序判斷為中成藥

輸一個比較難的藥品名"百草傷膏",機器通過多層次分析,判斷為中成藥。這個藥是醫(yī)院制劑,市面上很少聽說,機器通過學習人類對藥品命名套路,自己也可以思考和判斷。

下面雙擊藥品名批量自動分析機器人,批量處理1.8萬藥品名歸類

然后泡杯咖啡,幾分鐘后,機器就自動把1.8萬多個藥品名分類了。

此模型編寫并非易事,模型訓練依靠積累二十年以上藥品名字典,是藥企,藥品科研機構的寶貴工具。

此模型可用于藥品數(shù)據(jù)庫建設,藥品智能檢索使用,好了,不要重復做復制粘貼工作,多動腦筋,多用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