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博羅季諾戰(zhàn)役前占領的最后一座大城市——斯摩棱斯克

持續(xù)時間:1812年8月16——17日
地點:斯摩棱斯克
結局:法軍勝利
雙方指揮官:法軍——拿破侖一世
俄軍——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
參戰(zhàn)人數(shù):法軍——175 000
俄軍——130 000
損失情況:法軍——10000人
俄軍——4700人陣亡;7000~8000人受傷;2000人被俘;200門火炮被繳獲或者毀壞
? ? ? ? 簡述
? ? ? ?1812年8月16日至17日,拿破侖的17.5萬士兵與巴格拉季昂親王的13萬士兵之間展開了斯摩棱斯克戰(zhàn)役,但是實際上,雙方的參戰(zhàn)人數(shù)分別只有50000和60000人。
背景
? ? ? ?自從遠征沙皇俄國的戰(zhàn)役開始以來,拿破侖與其麾下的大軍團不停地進行著戰(zhàn)斗,同時在竭盡全力的追擊俄國人。但是在戰(zhàn)斗中,后者常常會選擇撤退,但是在此之前則經常會進行進行簡短的后衛(wèi)戰(zhàn)。
為了迫使敵人與他展開正面戰(zhàn)斗,拿破侖策劃了斯摩棱斯克的作戰(zhàn)計劃,試圖一勞永逸地消滅俄國軍隊。1812年8月14日,在繆拉、達武和內伊指揮的法國各部在夜間建造的浮橋迅快速的渡過了第聶伯河?;实壑贫ǖ挠媱澥茄杆偾巴鼓馑箍耸?,然后兵不血刃的占領該城,并且向北部的由米哈伊爾·波格丹諾維奇·巴克萊·德·托利元帥指揮的俄軍主力部隊進發(fā)。

? ? ? ?如果沒有相互矛盾的命令和通信問題導致另外一位俄軍將領——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親王違抗命令的話,事情應該是這樣發(fā)展的。上峰原先發(fā)布的命令是讓他向西進軍,而他卻是向南轉進,去往了斯摩棱斯克。而當法國部隊于8月16日抵達該鎮(zhèn)時,該鎮(zhèn)受到了意料之外的俄國人的強大軍力的保護,巴克萊與他麾下的大軍的到來,更是大大加強了駐軍。

? ? ? ?在1812年,斯摩棱斯克是一個人口為12600人的城市,但是除了在大軍的必經之路之上外,它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戰(zhàn)略價值。它受到堡壘和石頭城墻的保護,并占據了第聶伯河的兩岸,使得圍攻進行起來更加的困難和復雜。進攻城市的最好方式是穿越東第聶伯河,然后再轉向反方向,迫使俄國人放棄該城,從而節(jié)省漫長而代價高昂的圍城時間與代價。但拿破侖認為俄國人會出城來與他進行交戰(zhàn),從而阻止自己所率的法軍破壞這個神圣的城市。然而因為事情并沒有像他所料想的那樣發(fā)展,所以拿破侖決定對這座城市展開強攻。
前奏
8月14日,格魯希在驅逐了兩個哥薩克團之后,與南蘇蒂將軍的騎兵一同開進了里埃蒂(Liady)。同時內伊和繆拉也進入了克拉斯諾耶。
8月15日,法軍的皇家近衛(wèi)軍,第一軍和第四軍抵達里埃蒂(Liady),第三軍擊退了俄軍內維羅夫斯基將軍所率領的師,后者有6000步兵、1200人的騎兵,以及10門大炮,后者最后撤退到了斯摩棱斯克,共計損失2000人、8門大炮及其的大量彈藥。直到拿破侖在那里建立指揮部,俄軍仍舊在繼續(xù)被法軍追擊,同時,內伊抵達盧布內。

? ? ? ? 戰(zhàn)役過程
戰(zhàn)斗始于8月16日,法軍在斯摩棱斯克城外的兩個郊區(qū)進行了第一次佯攻,但俄軍對于這次挑釁的反應不盡人意。最終,皇帝指揮將帥們發(fā)起了進攻,攻城隊伍由三個軍,并且并得到200門火炮支援的部隊所組成,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對于城外的進攻是成功的,但是當法國人抵達城墻下面的時候,他們卻沒有辦法躍過城墻。他們徒勞地想借助戰(zhàn)友的肩膀翻越墻壁,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暴露在了俄國大炮的火力網下。一直到8月16日晚上,他們也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 ? ? ?8月17日下午2點左右,皇帝眼見俄軍不愿意出城作戰(zhàn),命令波尼亞托夫斯基機動,試圖切斷城鎮(zhèn)與河右岸之間的通訊,而布呂耶爾將軍的一個師則在斯洛博達-拉辛卡郊區(qū)附近占領了一處高地。在那里安放了60門火炮。他們的開炮,最終迫使右岸的俄羅斯人不得不撤離了陣地。

? ? ? ? 緊接著,達武率軍開始進攻,最后大概在下午5點成功攻克該地,而內伊則攻擊了城外的敵人陣地。大炮的猛烈轟炸從右岸趕走了依舊堅守在大街小巷里的俄軍,但是城市后面又得到兩個師和兩個步兵團的增援。
大炮的猛烈轟炸在斯摩棱斯克引發(fā)了許多火災,城市大部分地區(qū)在夜幕降臨時被燒毀。在夜里,法軍兩個工兵營襲擊了防御工事,巴克萊犧牲了一支小分隊,得以從右岸離開了城市。后衛(wèi)指揮官柯爾夫將軍在城里的不同地方放火,最后,他又燒毀了身后的橋梁。
后續(xù)
8月18日凌晨,城墻上被炸開了缺口。大軍團進城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在幾個小時內,大部分城區(qū)都被法軍占領軍隊。然而巴克萊在河邊駐扎了部隊,阻止了法軍在8月18日夜晚之前渡過第聶伯河。
斯摩棱斯克市幾乎完全被毀,俄軍4700人戰(zhàn)死,其中包括5名將軍,7至8 000人受傷、2000人被俘、以及200門各式火炮被繳獲。法軍方面,陣亡人數(shù)約為7000人,其中包括捷拉布斯基將軍,3 100至3 200人受傷,其中包括格朗東將軍和丹通將軍。
? ? ? ? 影響
從戰(zhàn)術層面上來講,斯摩棱斯克戰(zhàn)役是拿破侖的勝利。他成功奪取了這座城市,沒有像敵人一樣,遭受那么多的損失。然而,這場戰(zhàn)斗將會間接導致十分嚴重巨的后果。斯摩棱斯克本來可以成為一處有用的供應來源,但是由于大火的影響,大量的建筑物、以及糧草彈藥被毀,導致了后勤供應的嚴重故障,從而使得從莫斯科好不容易撤回來的法軍缺衣少食,在從斯摩棱斯克離開之后,大軍團的士氣滑到了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