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Oriolus DP100 HIFI播放器使用體驗
本文圖片純手機拍攝,黑色機器容易拍到灰塵好煩躁。。。
另外本文傾向于彈使用體驗而不是聊玄學~

購買經(jīng)歷
2017年剛?cè)霟龝r我第一個入的旗艦耳塞就是老人家黑黃鸝,緊接著老人家的dp100播放器出了,理所當然組了個西裝套,由于那時候聽音經(jīng)驗不足一味追求解析,只是感覺dp100比手上x5iii強了一點點,于是就把兩個都出了。
現(xiàn)在2~3年燒下來器材聽得也多了,越來越懷念dp100的模擬味(點名批評x7iiam3d和不開eq的zx300,數(shù)碼味重不符合個人口味),于是年前果斷去甲苯試聽滿意又購入了一臺,算上前兩年買的第一臺lo出問題換新過,這已經(jīng)是我開過的第三臺全新dp100了。

外觀


dp100正面無按鍵,看起來異常整潔,左下角小金標是出廠自帶的貼紙,屏幕出廠自帶保護膜(軟膜)?。
背部很理科男,沒設(shè)計就是最好的設(shè)計。。。


機器頂部是3.5單端耳機口和2.5平衡耳機口,值得一提的是看網(wǎng)上實測數(shù)據(jù)32歐負載下單端可以達到250mw左右,而平衡口只有30mw左右,和其他播放器相反,和ak系播放器一樣,單端大輸出也說明這機器供電部分比較優(yōu)秀。
機器頂部右側(cè)是個支持四通道平衡的模擬電位器,手感阻尼優(yōu)秀,個人偏好買播放器還是買帶電位器的,現(xiàn)在很多播放器調(diào)節(jié)音量用的是類似手機按鍵的調(diào)節(jié)方式,一是這類涉及很多用的是0成本的dac內(nèi)部調(diào)節(jié)輸出音量,低音量影響動態(tài),而是缺乏儀式感。


機身右側(cè)的按鍵從左往右分別是上一首、播放/暫停、下一首、三維滾輪、返回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選歌的三維滾輪支持上下滾動選歌和按下確認(在歌曲列表頁上/下一首&播放鍵也支持選歌),網(wǎng)上傳的滾輪上下滑動不靈敏串鍵我經(jīng)手的3臺都沒出現(xiàn)過,不過甲苯的樣機的確是滾兩格可能實際已經(jīng)滾過了3~4首歌,可能是樣品的通病,上市之后量產(chǎn)就修復了。

左側(cè)是電源鍵和高/低增益切換鍵,個人很喜歡高低增益獨立按鍵的感覺,因為對于小耳塞來說這類不缺推力的國磚高低增益更多的不是推力上的變化,而是風格上的變化,是需要針對歌曲頻繁操作的,所以獨立按鍵很有意義,類似iPhone的靜音實體鍵。而且切換的時候還能聽到內(nèi)部繼電器咔噠的聲音,理工男表示很帶感。


底部從左到右分別是line out輸出、光纖輸出、雙卡槽、use充電&數(shù)據(jù)傳輸口
雙卡槽對于用不同卡裝不同類型歌的燒友來說應該挺重要的,usb口的話這機器沒有usb dac功能感覺很遺憾,這類純國磚個人感覺usb dac還是挺有必要的,用來在家或者辦公室連電腦播放流媒體就夠了,畢竟安卓流媒體播放器在路上也在線播不了,在家里不考慮操作性和便攜性那么聲音也不如同價位的老式國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機器高低增益對line out口同樣有明顯變化。


入手了三臺dp100,明顯感覺就是幾年之后dp100的皮套終于松了!前幾年買的dp100換貨的時候拆皮套和甲苯店員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拆下來,另外皮套的開口也不會影響三維滾輪的操作手感,最想吐槽的是這個皮套會直接把卡槽給擋住。。。每次換卡得拆套套。。


屏幕部分對比:
便攜播放器和其他音頻設(shè)備相比和人眼交互會更多,屏幕對使用的影響更大,這里拿了張色彩豐富的萌豚歌封面來對比,毫無疑問從照片上都能看出dp100顯示效果更好,實際體驗AK320和dp100類似,dp100色澤很清新、冷色屏,分辨率低不能仔細看,AK320色溫低點清晰度更高,最右邊x7ii就。。。不說了色溫低,飽和度高,亮度調(diào)節(jié)范圍小,晚上最低亮度都刺眼。。。另外我這臺屏幕左上角還松的。。。

聲音

對于隨身純音播放器個人一直認為高/低增益是兩種聲音風格而不是無腦高增益,尤其是推塞子。
搭配小耳塞低增益時dp100聲音偏中低頻,低頻有質(zhì)有量,下潛足量適中,很過癮卻并不轟頭,可能這就是供電足的優(yōu)勢,中頻潤滑顆粒感不多中低頻氛圍感良好,高頻解析夠但是不亮,聽小提琴等弦樂的泛音和極高頻不刺激
高增益時極高頻的延展性提升不明顯,低頻下潛變深但是量減少,人聲微微更加貼耳一點,中高頻齒音變明顯,中低頻氛圍感變?nèi)酢?/p>
同時因為dp100 3.5單端32歐下最大231mw推力,2.5平衡下只有34mw最大推力的特性,老人家把更適合聽流行歌曲氛圍感的3.5口供電和調(diào)音做好了,相比其他5k rmb以下買平衡送單端的國磚更適合聽流行。
2.5平衡下低頻下潛深度沒有明顯下降,但是量會少點,人聲和器樂分離增加,人聲還是再恰當?shù)奈恢?,相比其?k rmb下的國磚的平衡(例如x7ii+am3d)低增益人聲太遠不夠潤,高增益齒音爆炸人聲器樂定位拉開了但是亂做一團,dp100顯然是更適合聽流行的國磚。小編制的話還是大聲場高頻更亮、中低頻氛圍感差點的x7II更適合。

LO接純耳放&有源音箱


line out下可以接耳放和有源音箱使用,line out下dp100的聲音風格還是那樣,中小聲場,相比直接耳機口輸出,lo下人聲會沒那么貼耳,中低頻的氛圍感會沒那么強,其他部分聽感類似,另外高低增益也對lo有效,風格變化和耳機口相近。

光纖接解碼耳放一體機

光纖數(shù)字輸出下dp100是做純數(shù)字轉(zhuǎn)盤,高頻依然不突出,結(jié)相依然不整齊、樂器定位一般,依然是人聲優(yōu)秀其他部分輔助人聲,感覺dp100從數(shù)字部分到模擬部分都是為了人聲服務(wù)。

總結(jié)
dp100是一臺便攜性很不錯的隨身播放器,我身邊播放器還有淪為藍牙耳放的zx300、淪為數(shù)字轉(zhuǎn)盤的x7II+AM3D、以及一臺常用的AK320,對于華語港臺老歌我用dp100顯然更多,尤其是在辦公室這種只能玩玩隨身音頻的場景dp100的使用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外觀上dp100個人感覺比一票純音國磚做工精致不少(不和類手機安卓播放器比),但是品控還是有些不足,例如我第一臺沒幾天lo壞了,現(xiàn)在手上的第三臺用了2個月電源鍵從正面按就很難按,側(cè)面按就好按等。
使用體驗上缺乏usb dac不能用流媒體,cpu限制導致直接傳歌只有不到8m/s的速度逼得我用sd卡導歌,還有對部分dsd格式支持不好會死機。但瑕不掩瑜,dp100的屏幕、聲音、操作我都覺得很優(yōu)秀,尤其是現(xiàn)在2k出頭的全新價,是臺港臺老歌不錯的退燒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