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與抱月
星漢迥,風(fēng)露入新秋。
柔光之上,廣寒宮中,或則會有一孤獨的身影在碧海青天之下黯黯徘徊。
銀河的另對面,是花好月圓夜的歡聚之喜,是暮云溢清寒的相思之痛。
千百年來,月亮承載的敘事與情感如涓涓不壅的江河,始終伴隨著人類的悲歡離合前行。
宋朝的學(xué)子,或許曾在私塾上指著桂花梢上的明月問先生是否真的有砍不倒的桂樹。
希臘的公民,或許曾在多立克柱下面紅耳赤的大打出手,只為爭論阿爾忒彌斯與塞勒涅誰才是真正的月亮女神。
羅德島棉花地里的孩子,或許曾在整日的做工后仰望著朦朧的星空,想象著金色玉盤上的世界。又或許,在工廠的嘈雜聲中暗暗立下決心,要飛上月球,將上面的財寶挖盡。
土星五號推進(jìn)器的火焰之下,人類終于登上了月球。
但是人類登上了一個沒有宮殿,沒有桂樹,沒有女神,也沒有財寶的月球。
無盡黑暗的包裹之下,有的只有無盡的塵土。
美好的敘事是虛假的嗎?
是。
但是寄托在敘事上的情感是真實的。
一個個或凄婉,或動人的敘事給這個半徑1737.1km,質(zhì)量7.349×1022kg的巨型史前灰色衛(wèi)星鍍上了一層彩色的糖紙。
敘事是虛假的,但月亮因敘事而美好。
今天的夜空下,霧霾相比千年前更加嚴(yán)重,月光也不如曾經(jīng)那樣通透明亮。
但是卻似乎更加溫潤美好。
為什么呢?
可能只是因為認(rèn)識了你,而你的名字想讓人好好的抱抱她吧。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