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明治維新

2018-10-16 20:50 作者:司馬睿r  | 我要投稿

日本人針對某件事實公開陳述的理由,決不是真正的理由。其背后一定隱藏著其他動機或是更深一層的、不可告人的秘密。這種情況在戰(zhàn)爭中和政壇上尤其多見,舉個例子,明治維新時期的戌辰戰(zhàn)爭、佐賀之亂、西南戰(zhàn)爭等;近年中日雙方圍繞領土主權而展開爭論的釣魚島問題,全部都可以用第一句話來概括:對外宣稱的理由絕不等于事實。
  歷史是一面鏡子,站在明亮的鏡子面前可以清楚地倒映出人的形象。眼睛不夠大?割!鼻子不夠高?墊!通過不停的對照、調整,人類可以變得越來越漂亮。但是如果這是一面哈哈鏡呢?照著哈哈鏡里整出來的五官還能看嗎?歷史是由勝利者寫成的。每一位當權的統(tǒng)治者都不會允許在位時出現(xiàn)對自己不利的傳聞、記載等,他或與他站在同一條陣線上的幕后黑手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清除、歪曲這些事實,這就導致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朝代所記載的歷史都不可能是100%真實可靠的。如果一味地讀“正史”——也就是教科書上所教的歷史,你永遠也無法正確把握真正的歷史到底是怎么樣的。從真正的歷史中我們可以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然而在虛假的歷史中我們什么都學不到。

  日本人捏造歷史的行為從古墳時代就已經開始了。關于那古墳里埋的究竟是些什么人,都是什么時候埋進去的,直到今天仍然處于禁止調查的狀態(tài)。以《日本書紀》為首的史書,將日本歷史篡改得面目全非。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捏造歷史的功力更上一層樓,很多我們熟知的高風亮節(jié)的維新英杰,其實都是掛羊頭賣狗肉被“打造”成了大英雄。如果有哪位志士穿越到現(xiàn)代站在大家面前,拍著胸脯說道“在下一生從未做過任何虧心事!”那么大家不用猶豫,可以沖上前去一把揪過,左右開弓就賞他兩記響亮的大耳光。明治維新時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真善人,人人都是陰謀家。

  幕末時代的動亂、人心的浮躁、治安的紊亂、對政府的不滿等情況,與我國的現(xiàn)狀十分的相似。那么日本這個國家先后經歷了幕末動亂、明治維新、戌辰戰(zhàn)爭、西南戰(zhàn)爭等一系列內亂,它為什么能那么快就完成脫亞入歐?坂本龍馬為什么被暗殺?天皇血統(tǒng)到底有沒有被混淆?東京遷都背后所隱藏的真相又是什么?山口縣怎么就出了那么多位總理大臣?日本政府至今仍在極力掩蓋的到底是什么秘密?這個秘密給現(xiàn)代的日本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本文將步入幕末時期后日本發(fā)生的各大事件背后所隱藏的黑幕一一揭開,給大家講述日本這個國家到底是經歷了怎樣的變故后才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化經濟強國的。

隱藏在一張老照片背后的秘密


上面的照片通稱“弗洛貝奇照片”,明治二十八年(1895)被史學家、宗教家戶川殘花以“佐賀藩的年輕人們”為題刊登在《太陽》雜志上,之后又在明治四十年(1907)大隈重信監(jiān)修的《開國五十年史》中,也以“「致遠館」弗洛貝奇及其門弟”為題揭載。大正三年(1914)的《江藤南白》中也引用了此照片,以“佐賀藩的學生”為題進行了說明。
  照片一經面世后就在日本掀起了軒然大波,直到今天仍然是各抒己見、爭論不休。上面一共拍攝了46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最中間的外國人——荷蘭系無國籍猶太人弗魯貝奇,這張照片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這張照片為什么會引起了如此之大的轟動呢?因為這張照片中網羅了公卿、商人、教師、武士、幕臣等,而這些人全部都是推翻幕府、對明治維新作出巨大貢獻的大功臣。昭和四十九年(1874)肖像畫家島田隆資在《日本歷史》雜志上將此照片上的人物敲定為以高杉晉作、西鄉(xiāng)隆盛、坂本龍馬等為首的維新志士22人的合影并發(fā)表了論文,兩年后再次于同雜志發(fā)表論文續(xù)篇,并將拍攝時間推定為慶應元年(1865)。對于為什么初次面世時會將他們介紹成佐賀藩士,島田氏說明:是因為照片中人物身份特殊、立場復雜,故而采取了偽裝手段。
  但是這個學說并沒有被學會所接納,不過在佐賀市的大隈紀念館中卻將其做為照片的說明進行了引用。另外在昭和六十年(1985),自由民主堂的二階堂進副總裁將這張照片帶進了議會場,發(fā)動議員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在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日經新聞上揭載了印有這張照片的陶板販賣廣告,業(yè)主聲稱此照片是由弗洛貝奇的子孫所贈,拿到手的時候就已經記載了全部人物的名字。
  那么這些都是誰呢?


而這兩個人分別是大久保利通(左)、西鄉(xiāng)隆盛(右)

看完照片上的名單,大概有很多熟悉歷史的讀者都會感到后背發(fā)涼。這照片中可說是群英薈萃,網羅了倒幕派、佐幕派、公卿、幕臣,各種身份不同、立場不同,敵對狀態(tài)的志士們齊聚一堂,甚至還有“明治天皇”。那么這張照片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是何時拍攝的?背后又隱藏著什么秘密?
  針對這一點網上的各種口水戰(zhàn)持續(xù)了數年,理所當然地分為贊同和否定兩派。首先是否定派的代表站出來留言:
  “這照片明顯有問題!上面有明顯的合成痕跡,它一定是假的!”
  的確,用“合成”來否定一張照片的真實性是最常見的手段之一??墒切枰闱宄氖沁@張照片的面世時間,1895年。眾所周知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在1946年發(fā)明的,當然在這之前也不可能存在PS技術,如何合成?難道在一百多年前日本就已經具備了不使用電腦就可以將照片完美合成的技術了嗎?顯然不可能,因此這個說法只不過是沒有常識的人提出的牽強的反對,毫無可信度。

  發(fā)現(xiàn)“合成”的說法站不住腳后,否定派便開始搜尋其他證據,照片的拍攝地點便成了重點調查工作之一,在經過多方對比、確認后,慶應義塾大學理工學的準教授高橋信一提出了拍攝地點為日本照相館的開山祖師——上野彥馬的攝影棚,而拍攝時間應為慶應三年的說法。高橋氏稱:“讓這么多身份、立場各異的人聚在一起是不可能的,這是極為不符合常理的。上野彥馬的攝影棚是明治元年(1868)至明治八年(1876)進行使用的,慶應元年(1865)時攝影棚和照片應該都是不存在的,但一些人仍然將照片中與維新志士長得相似的人物想像成其真身,還引起了一系列的大騷動。我就是為了解開這個誤會才對這張照片進行研究的?!?br/>
  上野彥馬是日本最初的攝影家之一,也是日本第一個戰(zhàn)地攝像師。他的攝影棚是在明治元年(1868)才開始建造、使用的,慶應年間的確不存在。但是攝影棚不存在,照片就不存在,這個等式成立嗎?現(xiàn)實情況是這張照片確確實實地存在著,而且還活生生地被展示在大家的眼前,這要怎么解釋?話說回來,誰能保證這張照片就一定是在上野彥馬的攝影棚中拍攝的?

但是反對派針對這張照片表示了強烈的否定態(tài)度,激進者更是聲稱這張照片中除了弗洛貝奇博士以外所有人都不是真的,又將上述照片進行了二次調查,并重新貼上了志士的名字。

不管怎么說,目前對于照片的拍攝時間出現(xiàn)了兩種說法:慶應元年(1865)和明治元年(1868)。反對派所主張的其中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坐在照片中央的、弗洛貝奇的女兒(兒子?)。實際的情況是,如果這個孩子是弗洛貝奇的女兒,明治元年的說法就比較可信,如果是兒子,那么則是慶應元年的說法比較可信。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對比一下這兩個孩子的年齡。弗洛貝奇博士的次女艾瑪生于1863年2月4日,長男威廉生于1861年1月18日,而照片上的小孩看起來大概四、五歲的樣子,如果她是艾瑪,明治元年時五歲,如果他是威廉,慶應元年是四歲,所以這個孩子的性別竟成為了判斷照片年代的關鍵證據。
  然而反對派卻一口咬定這個孩子就是艾瑪,并聲稱她拍照時所穿的格子狀禮服是連衣裙,硬是將照片的拍攝時間鎖定在了明治元年(1868)。

大家看下放大照片,就這種分辨率,能清楚地分辨出這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嗎?所以在這里我們也可以像反對派一樣強調“常理”,按照常理來分析,一百五十年前,世界各地的女孩都是以長發(fā)為主流,(不分東洋西歐)家長基本不會從小就讓她留短發(fā)。
  對此一些反對者指出,“幕末年間治安太過紊亂,外國人很容易遭到攘夷志士的暴力對待,尤其是女孩。因此弗洛貝奇博士刻意將他的女兒裝扮成男孩子的形象,以躲避志士們的魔爪?!?br/>  但是這又是自相矛盾的說法。她已經被剪了短發(fā)掩飾女性特征,可家長居然又給她穿上連衣裙暴露她的性別,這合理嗎?而且如何能判斷出這個孩子所穿的是連衣裙呢?我們都知道女孩子服飾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裝飾品就是蝴蝶絲帶,而男孩子才會佩戴江戶川柯南的那種蝴蝶結。大家注意看圖中這對父子頸間所系的,都是男士用的蝴蝶結。因此可以推定這個孩子是弗洛貝奇博士的長男威廉。

  照片中目前已被確認為本人無疑的共有以下幾名。
  巖倉具定、巖倉具經、江副廉藏、中野健明、中島永元、大隈重信。

  巖倉具定、具經兩兄弟自不必說,巖倉具視的兩個兒子。
  江副廉藏:東西煙草株式會社的創(chuàng)始人,靠著煙草生意大賺了一筆。
  中野健明:外交官、大藏官僚。
  中島永元:與巖倉使節(jié)團隨行訪歐,后任元老院議官、貴族院議員。
  大隈重信:參議兼外務大臣、大藏卿、內閣總理大臣、貴族院議員,同時他還是早稻田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

慶應元年和明治元年中間只差三年,但我們?yōu)槭裁匆绱思m結照片的拍攝時間呢?那是因為它關系到造反前和造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政局,如果是慶應元年所拍,那么說明“明治維新”這個大陰謀在數年前便已進行得如火如荼了。而且這張照片的保存地點也十分耐人尋味,因為它曾經弗洛貝奇博士的手被鄭重地保管在美國五角大樓里。從這便可得知它絕非一張普通的照片這么簡單。

  接下來就要說到照片中最重要、也是爭議性最強的人。西鄉(xiāng)隆盛、大室寅之佑(明治天皇)。

照片上的這個穿黑斗篷的男人在人群中極為搶眼,這個就是被認定為西鄉(xiāng)隆盛的人。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上述疑似西鄉(xiāng)隆盛的照片后都會覺得驚訝,西鄉(xiāng)隆盛不是這樣的嗎?


然而事實是:西鄉(xiāng)隆盛從未留下過任何一張照片,現(xiàn)在的“西鄉(xiāng)像”全部為意大利畫師Edoardo Chiossone所做的肖像畫。而且Edoardo Chiossone本人與西鄉(xiāng)隆盛素未謀面,他是將西鄉(xiāng)的弟弟西鄉(xiāng)從道、表弟大山嚴的長相特征相融合,再加上自己的修改后畫成的。幾張畫像的共同之處就是“胖”。直到現(xiàn)在我們還會半開玩笑地說“西鄉(xiāng)胖子”,可見這個經典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他真的很胖嗎?真正的西鄉(xiāng)隆盛的長相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明治四年(1871)奧地利總領事曾在英國大使館與西鄉(xiāng)隆盛進行過會面,他是這樣描述的:

  “西鄉(xiāng)有著赫拉克勒斯(希臘神話中最著名的英雄)般強壯的身軀,他擁有充滿知性的雙目,他顯得那么的神采亦亦、精力充沛,雖然穿著上比較隨意,但全身散發(fā)著一種軍人特有的氣場?!薄妒澜缰苡斡浫毡酒贰?br/>
  看過了曾與西鄉(xiāng)會面的奧地利男爵(總領事)對他外貌的描述之后,讓我們再來看看上面的畫像。充滿知性的雙目在哪里?難道只有樓主一個人覺得那是某種動物在待宰時的憂郁眼神嗎?而且“強壯”不等于“胖”,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至少在明治四年的時候西鄉(xiāng)還沒有發(fā)胖。
  其實明治新政府是封殺了西鄉(xiāng)隆盛的真容,并不斷放出假畫像來迷惑民眾,經過多年洗腦的民眾自然而然地以為西鄉(xiāng)隆盛長得就是這個樣子。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發(fā)表聲明,證實西鄉(xiāng)從未留下過任何照片,沒有任何一張畫像能夠準確地描述他的容貌。但直到今天日本的教科書、歷史遺跡說明、歷史偉人說明、宣傳冊等還是固執(zhí)地貼出這些畫像,并聲稱“這就是西鄉(xiāng)隆盛”。這種行為讓人不禁感嘆:這個國家到底是怎么了?
  然而更讓大家疑惑不解的是,日本政府為什么要封殺西鄉(xiāng)隆盛?那是因為這張弗洛貝奇照片中照出了最不應該出現(xiàn)的人——明治天皇。

  接下來是這張照片的焦點,位于正中央(弗洛貝奇父子下方)的大室寅之佑。

大室寅之佑(左)與明治天皇(右)照片對比。


  大家看到這里可能更摸不著頭腦了。這大室寅之佑怎么和明治天皇長得一模一樣?他到底是什么來歷?
  先把結論放在前面。其實大室寅之佑是長州奇兵隊——力士隊的成員,經過“貍貓換太子”之后將真正應該成為明治天皇的孝明天皇之子——睦仁親王換下,登堂入室成為了日本第122代天皇(詳情會在后章敘述)。
  無論這張照片是拍攝于什么年間,對于新政府來說明治天皇出現(xiàn)在上面就是最糟糕的事態(tài)。因為無論明治登基前還是登基后,混在一群志士中梳著武士發(fā)髻、手持武士刀拍攝照片,這是絕對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是無法瞞混過關的。數年后,明治新政府的重臣們突然想起自己曾經拍過這么一張照片,如果照片被公諸于世,那么后果不堪設想。于是大家慌成了一團,趕忙聚在一起召開秘密會議,并采取了兩種補救措施。

  這第一種是當務之急:緊急回收明治天皇的全部照片。
  明治七年(1874)春,新政府規(guī)定:持有、販賣、沖洗、復制明治天皇的照片屬于大不敬,一經發(fā)現(xiàn)立刻問罪。命令下達后立刻徹底搜查了全國的照相館,回收了所有明治天皇相關的共計六種照片,導致至今現(xiàn)存的明治天皇照片(是指真正在鏡頭下拍攝的照片,不是所謂的“御真影”那種復制畫)僅有兩枚。不僅是照片,連郵票、紀念冊等都不允許使用天皇的頭像,甚至是硬幣上也從未用過。
  明治天皇以厭惡照相而著稱,然而這“厭惡”的背后是否有隱情呢?

  第二步補救措施,便是封印西鄉(xiāng)隆盛的容貌。正巧這位西鄉(xiāng)也是個重度的照片厭惡者,由于種種原因他也幾乎沒有照過照片,明治新政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即使這張照片日后重見天日,他們也可以光明正大地說這不是西鄉(xiāng)隆盛,你們看,真正的西鄉(xiāng)不是留下了許多畫像嗎?
  但光留下畫像恐怕無法深入人心,要想徹底封鎖消息、給民眾洗腦,那就需要下一帖猛藥。
  明治二十六年(1893)由宮內省出資、全國西鄉(xiāng)粉絲捐款在東京上野公園正式建造了西鄉(xiāng)隆盛的銅像,但在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的峻工除幕式上,期盼以久的英雄銅像亮瞎了所有人的雙眼。

這是在搞笑嗎?參與了眾多戰(zhàn)爭、叱咤政壇的英杰西鄉(xiāng)隆盛,就這樣被塑成了穿著浴衣、牽著吉娃娃散步的猥瑣中年胖大叔。西鄉(xiāng)的妻子系子當時面色大變,指著銅像大喊:“這不是我丈夫,我丈夫不是這樣的!”然后又低下頭小聲說他從沒牽著狗散步之類的話。西鄉(xiāng)隆盛的弟弟西鄉(xiāng)從道從后面輕輕拉了一下嫂子的衣袖,暗示她不要亂說話。

不得不承認,新政府的民眾洗腦進行得十分成功。強大的氣場、赫拉克勒斯般強壯的身軀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身材肥胖、大腹便便牽著狗散步的中年大叔,真正的西鄉(xiāng)真容已經完全被新政府在歷史上抹消了。不遠萬里從全國各地趕來瞻仰英雄銅像的粉絲們,在看到這個形象后大多小聲滴咕:“這就是西鄉(xiāng)隆盛?怎么和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因為西鄉(xiāng)從未留下任何照片,光靠口述記錄無法100%的掌握他真實的樣子。但是熟悉西鄉(xiāng)隆盛的人都知道,他的兩大特征是:黑斗篷、竹鞭。

上圖為身披黑斗篷、手持竹鞭、疑似西鄉(xiāng)隆盛的神秘男人,幕末時代除了西鄉(xiāng)以外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人著用斗篷的記錄。



  下面終于要開始進入正題、介紹占據最主要位置,也是這張照片的主角——弗洛貝奇博士了。
  很多人都將從幕末到維新之間一連串的事變、反亂總結為日本內亂,其實不然,全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自己都太高估日本人的能力了,光憑一群日本人成就不了這么重大的變革。明治維新實際上是一場“內外混合亂”,它的背后隱藏著外國勢力,也就是在小說中被戲稱為“倒幕外國人御三家”的三個隱藏BOSS:弗洛貝奇(Guido Herman Fridolin Verbeck)、薩道義(Ernest Mason Satow)、格洛佛(Thomas Blake Glover)
  這三個人在秘密倒幕、建立明治新政府的大陰謀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維新決不會成功。不要說中國人,就是熟悉這三個隱藏BOSS的日本人恐怕也不很多。要想解讀明治維新背后的陰謀,必須要從這三個外國人開始著手。這三個人都是何許人也呢?首先來說說弗洛貝奇——明治維新大陰謀背后的關鍵人物。

“倒幕外國人御三家”


  弗洛貝奇小傳


  弗洛貝奇是對日本貢獻度最大、影響力最深的外國人,沒有之一。此人姓名全稱是Guido Hermann Fridolin Verbeck,荷蘭出身的猶太人,22歲的時候來到美國,不久后便正式成為了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隨著安政元年(1854)的日美和親條約、安政五年(1858)歐美諸國通商條約的簽定,日本正式打開了緊閉的國門向世界接軌。弗洛貝奇跟后來擔任駐日英國大使帕庫斯的猶太人叔父是舊識,正是從這位猶太人那里聽來了關于東洋的事情,使他對日本這個國家產生了興趣。巧得很,在日本開國之際,美國改革派教會決定向日本派遣三名宣教師,弗洛貝奇便立刻報名應征,并順利地得到了這個資格。
  幕府雖積極采取了開國政策,但現(xiàn)時點對于基督教的禁止令還未解除,于是他只能以英語教師的身份入國,從中國上海經由海路來到日本,踏上了長崎的土地。他幾乎立刻就愛上了這片土地,他對長崎的第一印象是:“伴隨著日出,展現(xiàn)在眼前的長崎美景讓我失去了所有語言能力,我找不到任何詞匯用來形容它的美麗,這是我至今在美國、歐洲都未曾見過的絕美景色?!?br/>
  弗洛貝奇是個語學的天才,母語荷蘭語自不必說,法語、德語、英語都十分精通,而且多才多藝,小提琴和國際象棋也都非常拿手。最初只是在長崎的一家私塾擔任外語教師,隨著名氣越來越大、評價越來越好,其才華終于被幕府看中,以年薪洋銀五千元、石高一萬石的天價工資特聘為幕府洋學所的教師,這在當時可是享受著大名的待遇。第二年更是水漲船高,年薪升到了七千二百貫,與右大臣三條實美同等級。不僅如此,弗洛貝奇還多次前往佐賀藩經營的藩校致遠館進行外出授課,很多附近的學生都是慕名而來,而他除了外語以外還教授天文、科學、筑城、兵法,學識淵博的弗洛貝奇的確是不折不扣、當之無愧的博士。
  明治二年(1869),弗洛貝奇又為開成學校的建設盡心盡力,之后擔任大學南校(后來的東京大學)的教頭,三月二十三日從長崎出發(fā)來到了東京。明治六年(1873)辭去教頭一職,正式以太政官顧問的身份活躍在政界,主要負責各國憲法的翻譯、憲法草案的起草等;明治十年(1877)年辭去元老院顧問一職,在此期間他參與的兩件對日本人來說極為重大、具有深遠影響的事件是不平等條約的改正以及巖倉使節(jié)團的外國訪問。

  按照正史的說法,條約的改正是涉澤榮一和前島密所制定的草案,但實際上背后卻有高人指點——弗洛貝奇。
  日本在安政年間先后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荷蘭、德國、意大利、瑞士締結的《通商修好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是在諸列強的威逼利誘之下被迫簽訂的,而且條約上沒有期限,這也就意味著日本不得不永遠向這些國家低頭。到了明治五年(1872)好不容易才等來了一個可以針對條約改正的交涉機會,因此新政府決定借此機會向諸列強宣告日本新政權的交替并使其認同,弗洛貝奇也在關鍵時刻找到大隈重信,提出了日本如要使外國列強認同、接受自己,必須先實現(xiàn)近代化與國際接軌,加入文明國家的行列、與列強擁有同等立場后才有實現(xiàn)這個愿望的可能。在這里弗洛貝奇提出了個建議,若要迅速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邁入先進國家的行列,就需要走捷徑。這個捷徑便是學習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將它們照搬到日本的改革體制中并加以二次改革,“脫亞入歐”便指日可待。
  隨后,弗洛貝奇將這個宏偉藍圖交給了巖倉具視,于是便有了政界要人傾巢出動前往歐州各國進行視察訪問的、震驚世界的大事件——巖倉使節(jié)團的外國訪問。不僅是巖倉使節(jié)團的行程,連編制、隨行人員、目的地、調查方法等都是弗洛貝奇一手操辦,其用心之良苦和新政府對其之信任顯而易見。
  巖倉具視將弗洛貝奇提出的“使節(jié)團訪歐”一事當成機密封鎖了消息,而弗洛貝奇自身也甘愿當個低調的幕后策劃人,對于此事從未泄露半句。

  然而弗洛貝奇官場上春風得意,私下卻有著十分尷尬的難言之隱。他的國籍問題。
  前面已經提到,弗洛貝奇是荷蘭人,1852年乘船來到了美國。但荷蘭的法律規(guī)定,五年之內如不歸國便視作自動放棄公民權利,剝奪其公民資格。于是他長駐美國的第六個年頭便正式失去了自己祖國的國籍,并在無國籍的狀態(tài)下跟人生的伴侶瑪麗亞結了婚。而當時美國的法律是在駐三年便可以提出國籍申請,申請上交五年后批準,也就是說前后共需要八年的時間。但1859年弗洛貝奇作為宣教師來到了日本,此時距離他可以拿到國籍的期限僅差一年。這一年之差,便使他再次成為了無國籍的浪人。
  弗洛貝奇是真的很愛日本。在日本的這些年他當然迫切地想要成為日本國民,但此時他屬于無國籍狀態(tài),原則上是不被允許擁有日本國籍的。為了使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明治二十二年(1889)弗洛貝奇再次來到美國向外務省提出國籍申請,但被外務省以“對于非美國公民人士無法頒發(fā)護照”為由拒絕。但基于他對日本所做出的功績,明治二十四年(1891)由曾經擔任箱館戰(zhàn)爭總指揮、蝦夷共和國總裁的榎本武揚(此時已被招安成為外務大臣)給他頒發(fā)了特許狀,并給其全家人下達了“永久居住”的特權(也就是現(xiàn)在的“永駐權”),雖不是正式的國籍,但可以每年更新,于是弗洛貝奇在進入自己人生第61個年頭的時候總算是解決了自己“入籍難”的問題。
  1898年3月10日,弗洛貝奇68歲的時候因以及病發(fā)作在東京的自宅去世,于三天后在東京芝的日本基督教會舉行了盛大的葬禮,棺材由政府的近衛(wèi)師團儀仗兵護送至青山墓地,連埋葬的費用都是明治天皇所出??梢哉f,弗洛貝奇是唯一一位受到日本政府、皇室如此厚待的外國人。

照片一經面世后就在日本掀起了軒然大波,直到今天仍然是各抒己見、爭論不休。上面一共拍攝了46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最中間的外國人——荷蘭系無國籍猶太人弗魯貝奇,這張照片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為什么要把分析內容先放在前面,那是因為對于不熟悉這段歷史的人來說需要科普的東西太多,如果上來就放論據,70%以上的人都會看得一頭霧水,也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請大家再忍耐一下,照顧一下不熟悉這段歷史的親們,容偶再往各位腦袋里再灌輸一些必要的政治背景和人物關系,尤其是

  這三個隱藏Boss非常重要,在之后的更新中他們的名字會頻繁出現(xiàn)。

駐日英國外交官薩道義


  薩道義于1861年進入英國外務省,翌年9月,19歲的薩道義以英國駐日大使館的見習翻譯官的身份經由中國來到日本。而在他抵達日本的當月便發(fā)生了著名的生麥事件(==偶不多廢話一一進行科普了,想要了解生麥事件的兄弟姐妹們請動動鼠標點擊一下維基百科)。

  過了不久,薩道義正式被晉升為翻譯官、書記官,并在駐日公使總領事阿爾科克(RutherfordAlcock)和英國公使帕庫斯(HarrySmithParkes)的領導下活躍于幕前幕后,并在1895年被任命為駐日特命全權大使,駐留日本的25年中為明治維新作出了巨大貢獻。其在職期間最大的功績是撰寫了明治新政府成立宣言的草案和向外國公使提供必要的書面材料。自己國家的成立宣言居然需要外國人來起草,在這一點上日本人應該感到臉紅。

  薩道義作為日本最初的翻譯官,親眼見證了攘夷→倒幕→明治維新的全過程,并投身維新志士一方親身參與了一系列的諜報活動,與他密切相關、頻繁聯(lián)絡的志士有西鄉(xiāng)隆盛、坂本龍馬、高杉晉作、五代友厚、寺島宗則、陸奧宗光、大隈重信、森有禮、后藤象二郎、吉井幸輔等,甚至還有勝海舟和巖倉具視。雖說是以“翻譯官”的名義駐留日本,但其實薩道義來日本之前日語水平并不出眾,他的口語是硬傷,甚至在元治元年(1864)之前連正常的翻譯工作都無法勝任。意識到自己“不務正業(yè)”之后,薩道義開始"閉關修練"花費大量時間猛攻日語,僅半年多的時間便可以正常進行隨行翻譯、談判等工作,一口流利的日文比日本人說得都地道。

  然而作為日本第一位翻譯官,“倒幕外國人御三家”之一、并著有“名著”流傳于后世,與另外“御二家”相比,在各種幕末的文獻、史料中,薩道義的相關資料卻是少得可憐,簡直就像是被人故意抹去了一樣。

  長達十四卷的《遠崖——薩道義日記抄》的作者萩原延壽氏曾送了此人一個雅號:情報將校。薩道義收集情報的本事的確一流,來到日本沒多久就把長州的兵力、武器等調查得清清楚楚,記在了自己的日記本中。在他所著的《英國策論》中提出,“需打倒德川幕府,在天皇和大名相結合的體制下統(tǒng)治日本。”然后又繼續(xù)寫道:“只要能將武士階級的制度摧毀,那么外國人便可毫不費力地支配這個國家?!彼踔林赋觯毡镜南聦与A級(老百姓)其實是個“奴性”很重的民族,他們打從心底渴望著被支配,特別是渴望著被擁有強大武力的軍事力量支配。只要統(tǒng)治階級的武家政治被推翻,想要征服這些老百姓是件非常輕松的事情。

  薩道義在寫下這幾段話的時候才25歲,他來到日本的第6年。
  但是,薩道義只是個翻譯官、外交官,那《英國策論》中的危險言論明顯帶有侵略傾向,已經超出了他的工作范圍。他到底是英國政府派到日本來做什么的?

  幕府也并不是吃素的,早在維新前幕府便向其身邊派遣了名為“別手組”的十六名保鏢,名為保護薩道義人身安全,實則暗中監(jiān)視,一旦他有任何可疑舉動,這些保鏢便會立刻通知幕府高層。然而實際上這十六名保鏢卻全部背叛了幕府成為了薩道義的忠犬,明治新政府誕生后的1868年,這十六個人全部被擢升為外國人警衛(wèi)隊成員,民間還流傳著佐野幾之助作為這些人的代表還特意向薩道義登門道謝的說法。

  像之前所敘述的那樣,薩道義收集情報的能力很強,同時封鎖自己個人情報的能力也相當拔群。這個薩道義的真實身份恐怕是英國諜報部的成員,而其職位為諜報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相當便利的條件,翻譯官需要深入介入當地政府內部,每天打交道的都是政府要員,想要獲取一個國家的核心機密,成為翻譯官是最方便快捷的手段。

  薩道義知道的也實在是太多了。其著作《日本的外交官》在他死后第九年,也就是昭和十三年(1938)才被允許出版,而且針對個別章節(jié)進行了全文刪除的調整。昭和三十五年(1960)由坂田精一譯成日語并改名為《一外交官眼中的明治維新》重新出版,同樣針對重點部分進行了刪改,一些敏感內容包括德川家茂的死、孝明天皇的死等都被刪除,現(xiàn)在想要看到真正的內容就只能到英國去看原版?,F(xiàn)代日本雖是言論自由、出版條件寬松,但事實上這本書在前些年還算是“禁書”,因為其中涉及到太多日本政府想要隱藏的秘密。

“死亡商人”格洛佛

  這幕末外國人三大隱藏BOSS的最后一位,就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格洛佛——坂本龍馬背后的黑手。
  格洛佛為步入近代化的日本做出了巨大貢獻,高島煤礦的開采、造船場的建設、日本第一根電話線的連接、第一輛蒸汽機車都是他的功勞,晚年成為三菱合資集團的終身顧問,還成立了麒麟麥酒株式會社。但格洛佛并不是只個外國慈善家這么簡單,他的真實身份是武器商人,也就是說,是在戰(zhàn)爭中發(fā)財的死亡商人。如果說弗洛貝奇博士是在精神層面上給予志士們堅定的支持,那么格洛佛便是在武力方面給倒幕志士們提供了豐厚的援助。
  安政六年(1859)七月,21歲的格洛佛敏感地嗅到了日本的商機,于是以東南亞最大的貿易集團——怡和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名稱Jardine Matheson Holdings Limited)的代理人身份來到了日本長崎。這個怡和控股有限公司的來頭可不簡單,它跟世界經濟霸主Rothschild家族沾親帶故,與另一家實力雄厚的同系企業(yè)壟斷了中國的鴉片生意。

  格洛佛來到日本的這一年,日本是一個什么樣的現(xiàn)狀呢?
  嘉永六年(1853)年佩里率艦隊來襲,帶著美國大總統(tǒng)的國書以強硬態(tài)度要求日本開國,并在翌年成功逼迫幕府簽訂日米和親條約;1858年又締結了日米修好通商條約。以此為突破口,英國、荷蘭、法國、俄羅斯等紛紛效仿,一個接一個地與幕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再加上大老井伊直弼為彈壓反對派而采取的“安政的大獄”事件過后,日本處于國內極度動蕩、混亂的狀態(tài)。格洛佛就是嗅到了戰(zhàn)爭的味道才不遠萬里從上海飄洋過海來到了這個小島國。
  抵達日本兩年后,他自立門戶成立了“格洛佛商會”,主要(表面上)做的是茶葉生意.一年后在長崎建造了由本人親自設計、日本最初的木造洋館,也就是現(xiàn)在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的格洛佛莊園。在此期間他結識了不少思想激進的倒幕志士,在自己莊園的密室里頻繁與這些志士密會,有的時候甚至藏匿被幕府通緝、追殺的逃犯,因此理所當然地被拉入了幕府的黑名單。另外,一些攘夷派(打擊外國人的“排外派”)也認定他是“危險的外國人”,堅決與他劃清了界限。格洛佛同時失去了幕府、攘夷志士的信任,他的武器還能賣給誰呢?于是他將目光轉向了一個脫藩浪人——坂本龍馬。
  格洛佛的目的是將龍馬當成自己的代理人,利用他的人脈向其他藩兜售武器。坂本龍馬雖只是個小人物,但由他出面聯(lián)系業(yè)務總好過親自出馬。格洛佛實際上是將龍馬發(fā)展成為了自己的“下線”。
  本文開頭部分曾提到,許多志士都是被夸大了功績,被后人捧成了大英雄。坂本龍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按照正史的說法,薩長同盟、龜山社中/海援隊的成立、船中八策等都是坂本龍馬的非凡創(chuàng)意,但實際上背后都是有格洛佛這只幕后黑手在操控。慶應元年(1865)美國結束了南北戰(zhàn)爭,淘汰下來的武器大量流入到中國。正巧龍馬也在同年成立了日本最初的商社——龜山社中,成立后僅三個月便購進了步槍7800挺,兩個月后又順利購入了軍艦。武器入手得如此神速,不禁讓人瞠目結舌。能在海外事先囤積如此龐大數量的先進武器,除了幕末的死亡商人格洛佛以外還有誰呢?
  格洛佛在回想談里是這樣說的:
  “我為日本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摧毀了擋在薩、長和帕庫斯(英國公使)中間的障礙。這是我最大的功績?!?br/>  然后得意洋洋地繼續(xù)說道,自己是最大的德川幕府反叛者。

  正當龍馬為“薩長同盟”四處奔走的時候,格洛佛也沒閑著。他憑借自己“世界霸主全球連鎖店——長崎支店代理人”的響亮名頭,將當時還是親幕派的英國全權公使帕庫斯成功洗腦,使英國人改變立場站到維新志士一方,在后來的戌辰戰(zhàn)爭中,英國人也毫不吝嗇地向明治新政府提供了援助。再加上格洛佛秘密向薩、長輸送大量的武器,終于使推翻幕府這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大業(yè)變成了現(xiàn)實。因此他不僅是“戰(zhàn)商”,也是“政商”。

  不過格洛佛雖喊著“倒幕”的口號,實際卻是希望這場戰(zhàn)爭爆發(fā)得越大越好,那么自己也就可以借此狠賺一筆。然而格洛佛卻失算了。
  薩、長為主的西南雄藩有了英國人當靠山,又得到了當時日本國內最新式的武器,包括佐賀藩最引以為傲、殺傷力最強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在鳥羽伏見戰(zhàn)役中勢如破竹,僅三日便大敗幕軍結束了戰(zhàn)斗。東北戰(zhàn)爭、會津戰(zhàn)爭、函館戰(zhàn)爭這幾場最后的戰(zhàn)役規(guī)模都比較小,結束都比較快,結果格洛佛秘密囤積在長崎大浦倉庫的大量武器和在海外事先訂購的軍艦都失去了用武之地。這還不算什么,格洛佛賣給西南各藩的武器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賒帳”,而幕末年間各藩的財政本就吃緊,多藩沒有能力及時償還武器的欠款,結果導致格洛佛的商社資金運轉不靈,慘遭破產的命運。

  明治三年(1870)八月,格洛佛正式向英國領事法廷申請了破產,總負債金額為50萬美元。之后由他的弟子巖崎彌太郎——三菱商事的創(chuàng)始人收購了這個商社,并將格洛佛曾住過的莊園也一并買收,許多跟他相關的秘密資料、文件等,也都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巖崎彌太郎的手中。明治十三年(1880)格洛佛跟原土佐藩后藤象二郎共同經營的高島煤礦也因經營不順面臨倒閉,還是由三菱商事出面對煤礦進行了收購。晚年的格洛佛被授予了勛二等旭日重光章的破格待遇,這是明治新政府針對外國人頒發(fā)的首個榮譽勛章。格洛佛這一生在日本創(chuàng)造了無數個“首次”,為日本走向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可能有人會問:這三個隱藏BOSS有什么共同之處嗎?答案是有的。
  有些推理能力強的人可能已經猜出來了。格洛佛的真實身份并不是基督教徒,而是猶太人的秘密結社——共濟會(Freemasonry)的成員。同樣,弗洛貝奇博士和薩道義也是共濟會的一員。
  只要是喜歡研究黑歷史的人,多少都會知道一些關于共濟會的情報。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呢?
  共濟會(Freemasonry)是世界最大的秘密結社組織,最盛期成員數曾一度達到400萬人,進入二十一世紀人數銳減,現(xiàn)已不足140萬。第一次大戰(zhàn)前是英國勢力最強,戰(zhàn)后則是美國勢力后來居上。其據點遍布世界各地,最早流入我國時是在1844年,也就是鴉片戰(zhàn)爭后的第二年,香港被勝利方英國搶占為殖民地,于是英格蘭系的“Royal Sussex 結社”便在香港設立了我國最初的集會所No.501。然后在兩年后(1846)又開設了同為英格蘭系的第二個結社;1863年開始進軍上海,后來在南京、天津、漢口、鎮(zhèn)江、青島、大連、沈陽、哈爾濱等地都先后設立了集會所。慶應元年(1865)在橫濱設立了日本首個軍事集會所NO.1092。
  組織的思想基本可以概括為三點:自由、平等、兄弟愛。組織內部無論身份貴賤都以“兄弟”相稱,申請入會需要達到幾個硬件標準:滿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而且需要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穩(wěn)定的收入、良好的道德,是否盡到了贍養(yǎng)家人的義務等。最重要的一點是申請者不能是無神論者,他可以信基督教,可以信伊斯蘭教,但唯一不可以的是不信教??己说钠陂g也相當的長,據說要三年之久。最初是不允許婦人、有色人種加入的,但后來美國成立了允許婦人加入的集會所,此后世界各地都引進了這種結社。但有一點,組織的成員雖可以任意對外公開自己的身份,但絕不可以泄露其他成員的身份。這是共濟會的共通規(guī)則。
  這個猶太人的無形組織在古代還是比較低調的。到了現(xiàn)代已經沒有那么神秘,反而開始走起了親民路線,甚至允許電視臺直播成員入會的現(xiàn)場儀式。
  現(xiàn)代版的入會儀式在網上可以看得到。但是以前的共濟會是個什么樣的組織呢?

  1857年坐上了“光明結社”最高干部的(最高等級33級)南部連邦將軍艾伯特·派克,也就是后來被稱為“黑教皇”的人有過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

  “為了完成世界統(tǒng)一,需要發(fā)動三次世界大戰(zhàn)和三次大革命。”

  這是1871年派克寫給意大利革命指導家Giuseppe Matchini的書信。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前43前。
  信中更是詳細提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需要擊垮俄羅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需要擊垮德國,而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則是應將伊斯蘭教和猶太人之間的矛盾激化,并盡可能地將所有國家都卷入這場戰(zhàn)爭。然后在戰(zhàn)后樹立“世界政府”,統(tǒng)一世界這一構想便可實現(xiàn)。

  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革命、意大利統(tǒng)一、俄羅斯革命……可以說世界上一連串的重大事件都有共濟會成員活躍于幕后。
  這個被稱為“惡魔教”的神秘組織,和明治維新又有什么關系呢?

  嘉永六年(1853)來航的佩里提督在他的航海日志里曾經寫道:

  “要想大量收集關于日本國內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的可靠資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必須要安排諜報人員偽裝成宣教師、領事代理、或商人的身份常駐日本。為了達成目的(看懂文獻),首先要讓諜報人員學好日語?!?br/>  ——《佩里提督遠征日記》小學館

  這個佩里提督本身就是共濟會的成員。而那偽裝成“宣教師、領事代理、商人”身份的諜報人員都是誰呢?在前幾章節(jié)的“倒幕外國人御三家”中已經詳細敘述,相信大家心里也已經有了判斷。
  從薩道義的《英國策論》中可以看出,英國人最初是考慮過武力征服日本的。但為什么在這段時間內日本沒有變成殖民地,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杉晉作為首的激進志士的功勞。"下關戰(zhàn)爭"中長州在四國聯(lián)軍圍攻之下敗得一塌糊涂,在事后的議和談判上,英國提督提出了"彥島租借"的條件,但高杉晉作毫不猶豫地一個"NO"回了過去。租借是什么概念?和殖民地還有區(qū)別嗎?二年前在上海見識到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字樣的高杉太清楚了,要是答應了這個條件,日本也即將面臨著和中國同樣的下場。正因為以高杉為首的志士們擁有"即使防長二州化為焦土也決不妥協(xié)"的堅強意志,才能從列強手中保護了日本不受侵略。

  由于所屬結社的不同,其目的和立場也呈多元化狀態(tài)。不是所有成員都像"黑教皇"那樣是恐怖主義者。比如說英國全權公使帕庫斯聽從格洛佛的進言由“親幕”轉向了“倒幕”;戌辰戰(zhàn)爭中法國軍官布呂(名字亮了)至始至終都與幕府共同作戰(zhàn),直到函館戰(zhàn)爭時五稜郭落城的前一刻才逃回祖國;普魯士(維基百科上說是荷蘭)系的愛德華·斯內爾向長岡藩販賣了大量先進武器,后來還成為米澤藩的軍事顧問,為北越戰(zhàn)爭做出了卓越貢獻。斯內爾跟隨“賊軍”共同戰(zhàn)斗,結果北越戰(zhàn)爭結束后被明治新政府軍逮捕,但沒關幾天便被釋放。以上幾人毫無例外都是共濟會成員。
  因此可以說:圍繞明治維新的戰(zhàn)爭,實際上是各種體系的共濟會內部的戰(zhàn)爭。而最終是以英國系共濟會的勝利落下了帷幕。如果說維新是一出驚心動魄的宮斗大戲,那么制作組主要工作人員名單就應該是這樣的:

  導 演:共濟會
  劇 本:吉田松陰、巖倉具視
  監(jiān) 督: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
  領銜主演:西鄉(xiāng)隆盛、高杉晉作、伊藤博文、大室寅之佑、德川慶喜、勝海舟
  友情出演:弗洛貝奇、薩道義,格洛佛
  武術指導:大村益次郎
  贊 助:格洛佛、松平春嶽,小松帶刀
  道 具:坂本龍馬

  圍繞著明治維新的一出好戲就這樣在華麗的明星陣容的傾情演繹下正式上演了。

還是先將結論放在前面。明治維新是南朝革命,日本政府的最大機密是明治天皇。
  假明治的篡位并不只是他自己坐上了皇位這么簡單,這是一個將南北朝時代以來的"萬世一系"體制打破的重大事件。所以說,日本人所崇尚、膜拜的"萬世一系"純粹是一廂情愿,從古墳時代起就已經不存在"一系",而是"多系",但真正清楚這件事的日本人其實并不多。
  有的人可能會問:那么為什么這個說法至今都沒能流傳到人盡皆知的地步呢?那是因為目前為止天皇體制還存在,日本雖是言論自由的國家,但只要還是假明治的后代當天皇,這"篡位"的說法永遠也不會成立。中國人可能理解不了這"篡位"有什么不對,皇上被暗殺有哪里不正常,這種事還少嗎?可是對日本人來說,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等于神,他不可能、也不可以被暗殺和調包,這是他們從小就被灌輸的觀念。所以即使有學者根據大量證據提出了學說,大部分的人仍然會從心里排斥、否定這個說法。然后一些覺得自己畢生所學的知識被顛覆、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zhàn)的老學究便站出來用牽強的論據反駁,對于所有歷史上明顯的疑點、矛盾和隱藏在黑暗之中的事實都視而不見,總之就是要先駁倒顛覆常識的說法。有陰就有陽、有正就有反、有贊成派也一定會出現(xiàn)反對派。政府什么都不用做,自然會有人自愿站出來做幫兇。而民眾不知該信誰的,只能當隨風就倒的墻頭草,誰說得有道理就聽誰的。

  近年來天皇體制產生了動搖,甚至連老百姓都公開提出質疑:天皇到底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皇族吃的用的花的都是我們納稅人的錢,他們什么都不做、任何貢獻都沒有,按理說是應該向我們低頭道謝的,可是我們卻要對他們畢恭畢敬,連對他們的孩子都得使用尊稱,這不奇怪嗎?而且皇族的秘密太多了,既然是靠我們的錢在生活,被隱藏的情報為什么不能向我們公開?他們占據著東京市中心面積巨大的土地,除了逢年過節(jié)打打招呼以外任何作用都起不了,難道不該讓皇族搬到偏僻一點、便宜一點的地方去嗎?
  以上是老百姓列舉的天皇罪狀。條條合情合理、正中核心??梢钥闯觯毡咀哌M現(xiàn)代社會后,天皇體制已經產生了動搖,甚至可以說出現(xiàn)了崩壞的預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在將來所有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一些被刻意隱藏在黑暗中的史料也會不斷地被發(fā)掘出來,到時候研究也會出現(xiàn)突飛猛進的進展。

  但是在現(xiàn)在,關于皇族的秘密仍然是個禁忌。

  一切都是從南北朝開始的。
 ?。ㄒ韵逻€是得做一些無聊但必要的科普)

  何謂南北朝?

  事實上在室町時代的初期,日本出現(xiàn)了兩個朝廷、兩位天皇。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統(tǒng),各自都擁有正當的理由。

  事件的導火索是后嵯峨天皇對幼子的偏愛。后嵯峨天皇在第四皇子四歲時便讓其繼位,也就是深草天皇。后嵯峨自己坐上了“上皇”的寶座展開了院政。但是在深草天皇十七歲的時候,在后嵯峨上皇的干涉下被迫將皇位讓給了十二歲的弟弟,也就是后來的龜山天皇。事情到了這里就出問題了。深草天皇對于父親對弟弟的偏愛感到十分不滿,在父親死后立刻與弟弟分庭抗禮,鬧得不可開交。幕府為避免引起更大爭端便介入兩個天皇之間進行了調解工作,承諾在龜山天皇退位后,由深草天皇的兒子繼位,這樣深草天皇還可以當上皇,自己的后代還可以當天皇。

  深草天皇同意了。但是這樣的調解方式卻為將來留下了禍根。

  在朝廷中,自然而然地分為了深草天皇和龜山天皇兩方勢力。哥哥深草天皇為持明院統(tǒng),也就是北朝;弟弟龜山天皇為大覺寺統(tǒng),也就是南朝。

  天無二日,一個國家出現(xiàn)兩個象征是件非常尷尬的事,而且雙方圍繞皇位展開爭奪戰(zhàn)的話,勢必會引起京都的動亂、其他武家勢力的暴動。于是鐮倉幕府在經過多次研究探討后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以十年為一個周期,由南朝、北朝天皇輪班執(zhí)政,也就是“南北朝時代”。

  然而到了后醍醐天皇這一代卻發(fā)生了一件足以使南朝滅亡的大事。后醍醐天皇在策劃推翻鐮倉幕府、打倒北條家時失敗,他本人為了逃命,舍棄了全部財物,只帶上了天皇的象征——三神器逃向了三笠山。幕府率大軍圍攻三笠山,將后醍醐趕下了皇位并流放到隱岐,擁立光嚴天皇繼位,也就是進入北朝時代的第一位天皇。但僅過了三年鐮倉幕府便由于足利高氏、新田義貞發(fā)動的政變而滅亡,后醍醐便得意洋洋地從隱岐返回京都,并大大褒賞了足利高氏,并從自己的名字中取下一字,給足利改名為“尊氏”。

  這次卻變成了后醍醐與足利尊氏之間產生了沖突。尊氏在領兵滅了北條殘黨后竟然自立門戶創(chuàng)設了室町幕府,后醍醐大怒,這次派了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新田義貞前去討伐叛徒,結果卻被尊氏殺得大敗,并再次廢了后醍醐的皇位,逼著他交出了三神器,改擁立北朝第二位天皇——光明天皇繼位。自此便進入了完全北朝時代。

  然而后醍醐逃往吉野前卻耍了個詐。

  “那三神器是假的,真正的三神器還在我手里!天下還是南朝的!”

  此時是延元元年(1336)。

  而逃往吉野的南朝后醍醐天皇之子懷良親王在逃難過程中來到了長州(現(xiàn)山口縣),后來也就成了本文的主角——大室寅之祐的祖先。

吉田松陰的理念



  山口縣(長州),這個面積只有6100平方公里的小縣,卻是個盛產政治要員的地方。尤其是大室寅之祐生活過的熊毛郡田布施町,這一個人口不足兩萬的小鎮(zhèn)上竟然一連出了兩位內閣總理大臣。岸信介、佐藤榮作,甚至連日本現(xiàn)任總理大臣安倍晉三——岸信介的外孫也是從山口縣被選出的。
  明治天皇的秘密、盛產政治要員的秘密、南朝的秘密、靖國神社的秘密,這個小地方隱藏著多數明治維新的黑暗。
  1336年南朝滅亡、正式進入完全北朝時代后,其余黨無時無刻不在伺機光復南朝江山。這一伺,就伺了五百多年,長州藩主毛利家將大室皇族藏在田布施町也藏了五百多年。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既然大室寅之祐是南朝皇族這么尊貴,為什么在“弗洛貝奇照片”中他卻是以一個下級武士的身份出現(xiàn)呢?其實這大室皇族的身份是輕不得、重不得,若要推翻北朝天皇統(tǒng)治,必須要有用來代替的南朝后裔,這是沒錯的。但是如果大張旗鼓地將大室家好吃好喝地供起來,一旦被發(fā)現(xiàn)后果不堪設想。私藏前朝逆賊的后裔,這是要造反么?到時候恐怕不用等到幕末的長州征討,長州已被夷為平地了。因此對長州人來說,這大室皇族是一柄雙刃劍,對其只能采取“放養(yǎng)”的措施,但會派人暗中保護并指定專人培養(yǎng)、選擇合適的時機將他推上皇位。而肩負起這個重責的人,便是幕末時期長州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吉田松陰。

  吉田松陰做為本次宮廷大戲的劇本撰寫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松陰本人是個不折不扣的擁有侵略思想的民族主義者,也就是極端的右翼分子,再說得難聽點,就是憤青。
  其教育理念:若為天皇故,萬民皆可亡。但這個“天皇”是什么皇呢?當然是南皇。所以說同樣都打著“尊皇”的旗號,在北皇統(tǒng)治下的“完全北朝時代”,若尊的是北皇,那便是忠臣;若尊的是南皇,那就是反賊。
  松陰老師是圣人嗎?好像不是。因為行動太過激、思想太右傾,甚至連他的學生們都時常被他那癲狂的樣子嚇得不知所措,“老師,冷靜!”可是進入暴走模式的松陰哪里冷靜得下來,最后竟然鬧到跟學生絕交的地步。因偷渡失敗、策劃恐怖活動等,他一生都在被捕→坐牢→釋放中不斷循環(huán)。剛剛被保釋出獄,馬上就去找到長州藩高層管理人員:
  “我要去暗殺間部詮勝(幕府老中),請給我提供武器!”
  長州藩高層著實被嚇得不輕。于是該從哪里來,就回哪里去,剛剛獲得假釋的松陰再次被送回監(jiān)獄,就這樣前前后后共坐了5次大牢。

  他在獄中給友人的信中是這樣寫的:

  “須富國強兵,開拓蝦夷(北海道)、奪取滿州,合并朝鮮、臺灣,爾后打擊美國、削弱歐洲實力。”

  松陰的戰(zhàn)略方針便成了日本今后的侵略方向。

  這樣的人教出來的會是什么樣的學生呢?
  他的松下村塾是一個孕育右翼的溫床,用句大白話來概括:松陰老師就是本拉登,松下村塾就是基地組織。
  久坂玄瑞、高杉晉作、吉田稔磨、入江九一、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前原一誠、品川彌二郎、山田顯義、野村靖、正木退藏、松浦松洞、增野德民、桂小五郎。每一位都是為維新作出巨大貢獻的響當當的大人物(同時也是恐怖分子)。
  這些人中除了在各種事變中死去的幾位之外,初代大學校長、參議、內務卿、司法大臣、內務大臣2名、連總理大臣都出了2位,山口縣出身的8位首相中有1/4是松陰的學生??梢哉f,松下村塾是個創(chuàng)造奇跡的私塾。


明治維新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开阳县| 株洲市| 怀远县| 崇义县| 偏关县| 赞皇县| 黔西县| 桂阳县| 吉水县| 河北省| 岐山县| 柯坪县| 瓮安县| 邵武市| 奉新县| 安宁市| 通渭县| 普定县| 莱西市| 孝感市| 丰都县| 孟津县| 科尔| 夏河县| 广汉市| 淮安市| 闽侯县| 通渭县| 新蔡县| 华亭县| 盈江县| 永仁县| 乌拉特中旗| 枣强县| 越西县| 永川市| 固原市| 进贤县| 浦东新区| 桃园市|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