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lián)裝備志——T64主戰(zhàn)坦克
開始起源

T64主戰(zhàn)坦克,為蘇聯(lián)時期研制生產的一型主戰(zhàn)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種三代主戰(zhàn)坦克,由哈爾科夫莫羅佐夫設計局提出的432工程繼續(xù)改進得出,在這型坦克服役之后并未被西方國家發(fā)現(xiàn),到了1978年,蘇聯(lián)軍官維克多·蘇沃洛夫叛逃英國后,西方才算知道這個型號坦克的存在,其強大的作戰(zhàn)能力和防護力一度引起了西方國家的恐慌。

作為一款蘇聯(lián)自用版本的劃時代坦克,T64系列坦克先后配有使用復合裝甲,自動裝彈機,125mm口徑滑膛炮,彈道計算機,激光測距儀,炮射導彈導引系統(tǒng)等遠超當時坦克發(fā)展的新技術,遠強于西方國家當時的主力酋長坦克和M60A1型坦克,T64在之后的使用中也不斷進行升級改進衍生出大量型號,到現(xiàn)在總產量超過12000輛。
技術參數

T64主戰(zhàn)坦克基礎參數,車輛分為駕駛艙,戰(zhàn)斗艙和動力艙,戰(zhàn)斗全重36噸,車長8.9米,車寬3.4米,車高2.2米,爬坡度30°,最大涉水深度1.4米,動力系統(tǒng)為兩沖程渦輪增壓5TD型柴油發(fā)動機,最大功率514.5千瓦,最大公路速度65公里/小時,機械式行星變速箱,有7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采用液壓式操縱系統(tǒng),最大公路行程650公里,準乘人員3人,配有三防系統(tǒng)。

動力系統(tǒng)主要為5TD型柴油發(fā)動機組成,該型發(fā)動機非常小巧,使用了新型噴射式冷卻系統(tǒng),機械式行星變速箱直接與發(fā)動機直接相連,同時采用液氣式懸掛和扭桿彈簧,大量新式動力系統(tǒng)設備的安裝讓T64更優(yōu)秀的同時也讓坦克問題頻發(fā),部隊在每89摩托小時就要大修一次,這就讓坦克機械師幾乎要常駐T64坦克部隊。

T64采用了雙流式傳動,并采用了新式履帶,并舍棄了克里斯帝懸吊系統(tǒng),改用扭力桿懸吊系統(tǒng),加上在三對路輪裝上了液氣懸掛裝置,能夠讓坦克在崎嶇地形下行駛更加平穩(wěn),可以提高坦克在越野條件下的最大速度,加強坦克行進間設計的能力。
防護方面T64車體前部采用了復合裝甲,在當時蘇聯(lián)經過測試發(fā)現(xiàn)對穿甲彈和破甲彈防護性最好的就是玻璃,橡膠和陶瓷,由裝甲鋼和玻璃鋼疊加,從外到內結構為80毫米裝甲鋼+105毫米玻璃纖維板+20毫米背板裝甲鋼,炮塔則是整體鑄造加頂部焊接結構,炮塔前部35°范圍內有插入式復合物,其等效抗穿甲/破甲能力達到400/450毫米的垂直鋼裝甲,乘員艙內壁裝有含鉛防中子輻射的襯層,并在側面配置裙板或縱向魚鰭狀裝甲板。
武器方面一門2A21型52.6倍徑115毫米口徑的滑膛炮,主要由炮管,雙向穩(wěn)定器,固定在膛室部分的套管和排煙器組成,炮備彈40發(fā),主要彈種為3VBM1/5穿甲彈,3VBK4/8高爆破甲彈,3VOF18等系列破片榴彈等,一挺PKM型7.62毫米同軸機槍,備彈2000發(fā),一挺HCBT型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備彈300發(fā),12具煙霧發(fā)射器。

T64采用了液壓式隔艙彈盤裝彈機,備彈類似吊籃式安置在炮塔內炮手車長下方,且每顆彈丸都有配套的發(fā)射藥,節(jié)省了坦克裝填手的空間,減小了炮塔的正面投影,需要裝填彈藥的時候炮手只需要選擇彈種之后等待計算機選擇正確彈種即可,因為有了自動裝彈機T64的主炮射速能夠達到9發(fā)/分,且不會隨著作戰(zhàn)時間的延長而減慢。

火控系統(tǒng)由光學單目測距儀,紅寶石激光測距儀,模擬式彈道計算機,TPD-2炮長瞄準潛望鏡,TPD-1-49-23炮長夜間瞄準望遠鏡,車長晝夜合-觀察潛望鏡,TKH-3觀察鏡及紅外探照燈,火炮/炮塔控制放大器,手動/機動火炮俯仰驅動機構,炮耳軸傾斜傳感器,瞄準點注入裝置以及射擊控制面板等組成,在1600米距離上對坦克目標命中概率為52%。
主要發(fā)展各型號

T64A型坦克是T64的第一個批量生產的改進型,其首上裝甲并未改變,主要換裝了更大口徑的2A26 125毫米滑膛炮和裝填了陶瓷球的炮塔裝甲,同時還改裝了煙霧發(fā)射器和觀瞄系統(tǒng),此型號還衍生出了指揮型坦克T64AK和安裝了接觸一爆反的T64AV(抗穿甲/抗破甲能力達到了500/650毫米)。

第二個改進型號則是T64B型坦克,換裝了新型的2A46型125mm坦克炮和1A33式綜合穩(wěn)像式火控系統(tǒng),引入了電子彈道計算機,新型激光測距儀和改進的雙向穩(wěn)定器,改裝之后的坦克炮能夠發(fā)射9M112型眼鏡蛇炮射導彈,主要由在炮塔橫梁上方配有無線電指引盒,本型號的改進版本主要為簡化版本的T64B1,指揮型T64BK,T64BVK和安裝了爆反的T64BV,T64B1V。
后續(xù)隨著蘇聯(lián)解體烏克蘭和俄羅斯都分到了數量不少的坦克裝甲車,但相比于T64的老東家烏克蘭,俄羅斯分到的東西更多實力更強選擇更多,發(fā)展到現(xiàn)在T72系列,T90系列,甚至更新銳的T14坦克層出不窮,實力更差的烏克蘭只能面對T80生產數量不足的現(xiàn)實,轉而升級得到的T64,這就是換裝新型火控系統(tǒng),爆反和發(fā)動機的T64BM和T64BM2系列坦克。

除了自用烏克蘭還一度想要對這些翻新的坦克進行出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T64B1M和T64E,其中T64B1M采用了和T-80UD一樣的6TD1型二沖程發(fā)動機,并將紅外大燈布置在炮塔右側,換裝了新型利刃爆反,車長觀瞄儀和炮長瞄準鏡,基本達到了T-80UD的水平,這型坦克最違背祖宗的決定就是增加了一個炮塔尾艙,有些縫合的感覺。

對老舊坦克翻新而來的T64E型坦克更專注于治安戰(zhàn),在車頂安裝有一門遙控雙管23mm機炮,以及一門遙控12.7mm高平兩用機槍,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蘇式坦克俯仰角問題,相比成功出口的T64B1M(賣給剛果35輛,在隨后爆發(fā)的頓巴斯危機中被緊急調往前線參與對民地武作戰(zhàn)),T64E沒有獲得一輛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