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男子醉酒,跑到亡妻墳前哭訴,白蛇:明晚你再來
昏黃的破舊木屋里,一男子蓬頭垢面地坐在炕頭,雙手環(huán)抱著膝蓋,雙眼空洞無神,不言不語。
一扇縫隙足足有拇指寬的木門被人拍得震天響,中年婦人的哀求聲從早到晚就沒斷過。
可門內(nèi)抵著裝滿書的大木頭箱子,她想撞門也撞不動,唯有苦苦哀求,希望屋里頭的人能給她開門。
可李平安始終一言不發(fā),似乎對外界之事充耳不聞。
門外的李母急得眼淚直流,最后還是李父從外面趕回來,這才動手拆開了木門。
望了一眼縮在角落里的兒子,他反手就給了妻子一個耳光。

李母捂著半邊臉剛想與他拼命,可一想到,兒子還坐在屋內(nèi),都已經(jīng)三天不吃不喝了,她這才住手。
那可是她的命心肝吶,可千萬不能有什么閃失。于是便暫時忍了這口惡氣,先去安慰李平安。
哪知李平安一見她,就立馬雙目圓瞪,無聲地抹了一把淚水早已干涸的臉后,起身就搖搖晃晃地往屋外走去,全然不搭理正為了他著急上火的婦人。
“兒啊,等等為父,我跟你一起走!”李父瞪了妻子一眼后,追著兒子去了,留下李母一屁股跌坐在院子里,號啕大哭。
就在幾日前,李平安還有一個完整的家。
妻子王氏賢惠善良。夫妻倆成婚兩年,他卻未能保護好她,讓她受盡委屈,最終落得個意外身死的下場。連同她腹中胎兒一起,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自從王氏嫁來他們家,沒有一日懈怠。無論家里的大小事,還是侍奉公婆,她都盡心盡力,毫無怨言。
可就是這么一個好兒媳,李母卻容不得她。三天兩頭地挑她錯處不說,有時甚至還會動手打她。
李平安懦弱愚孝,覺著母親管教媳婦是天經(jīng)地義,雖心疼妻子,可也不敢反駁。為此王氏沒少傷心流淚。
但傷心難過后,她依舊堅強面對,重復著舊時女子的悲哀。
此事直到王氏懷孕后,李母才稍稍收斂了些,有時還會關心幾句,但也是逼著王氏吃不愛吃的東西,美其名曰:補孫子。
每回王氏夜里跟丈夫訴苦,李平安都會心疼地將她擁入懷中,但安慰的話中,卻依舊是在勸妻子忍讓順從。

哪知正因為如此,才在日后釀成無法挽回的大錯,讓他悔恨不已。
那日,王氏因長期勞累,導致懷孕快五個月時,突然見紅。
她怕胎兒有閃失,于是將剛在小河里洗好、還沒來得及晾曬的衣物放在院子里,想進屋去叫李平安出來幫忙晾曬。
得知妻子見紅,李平安也是心急不已,于是準備跑去請郎中,可王氏卻堅持讓他先將衣物晾曬好。
她太害怕婆婆了,要是被她回來看到衣物沒晾,鐵定又是一頓臭罵。想著想著,王氏就忍不住掉起眼淚來。
最近她明顯感覺自己變得脆弱了很多,總?cè)滩蛔∠肟蕖7讲旁谛『舆?,她邊捶打著衣物,莫名其妙的就哭了起來?/p>
哭聲把她自己都給嚇了一跳,埋怨自個兒怎么變得這么矯情了??赡芫褪且驗樾那椴缓茫艜绊懥撕⒆影??她如是想到,眼淚又開始不受控制起來。
“別哭,桂娘你別哭!”李平安心疼的替她輕輕擦著眼淚,哄著她:“好好好,我先去晾衣服,然后再去請郎中,都聽你的,好不好,快別哭了?!?/p>
李平安也是真心疼妻子的。背著李母,他也常常偷偷幫妻子干活兒。他這人就是太過迂腐,不敢忤逆李母半句,哪怕是錯的,也不敢反駁。
他哄好王氏,忙跑到院里去晾衣服,可好巧不巧的,李母就挎著竹籃進來了。
見兒子在院中曬衣,兒媳卻不見蹤影,心里的火氣頓時就升騰而出,扯著嗓子就開始叫罵起來。

李平安忙向她解釋,說自己媳婦兒方才洗衣服動了紅,如今肚子不舒服,在屋里躺著。
他想著晾完衣服了就去請郎中來瞧瞧,李母一聽,放下籃子急匆匆地沖進媳婦屋中,不多時,就聽到一個響亮的耳光聲從屋內(nèi)傳來。
“哎呀娘!你怎么又打她啊,她還懷著身孕呢!”李平安急了,忙扔下手中尚未來得及晾曬的衣服,朝屋內(nèi)跑去。
他慌忙上前,一把擁住捂著半邊臉哭泣的妻子。從手指邊緣都能清晰看到紅腫起來的拇指印,他頓時心疼極了。
“這個懶婆娘,不打會上天!”李母雙手插著腰,破口大罵道:“就這一點點紅,也要當回事兒?你們沒聽說過嘛,懷男胎本來就會孕中動紅,怎的?這倒成了你偷懶的借口了?我看你是懶得沒邊兒了!”
“還、還是請郎中來瞧瞧吧,萬一……”
“你一個大男人,別跟著摻和,該干嘛干嘛去!”李母不等李平安說完,就不耐煩的道:“要不是看在她懷了我金孫的份上,看我今天不打死她,哼!還不起來去晾衣服,等著享清福呢!”
李母罵罵咧咧地去了廚房,待她一走,李平安就開始安慰妻子,問她還能不能走動。
王氏一聽,哭得越厲害了。片刻過后,她看向李平安,終于忍不住說了一句:“你要是能硬氣些,或許我也不會遭這么多罪了。”說完便慢慢下床,往院里去,李平安要扶她,也被她用手推開。
晾完衣服,王氏就去廚房做飯了。
只是這一頓飯做下來,眼淚不知道流了多少,卻在吃飯時,又被李母大罵了一頓,說她不知柴米油鹽貴,把鹽不當數(shù),是想咸死她不成。
王氏默默扒拉著碗里的米飯,紅著眼眶沒有作聲。直到半夜,李平安起夜沒見到她,這才慌了起來。
屋里屋外找了個遍,依舊沒找到,他慌忙敲開李母的房門,說王氏不見了,這時李母都還在罵她不省心,脾氣大,居然還學會離家出走了。
可罵歸罵,她也怕出事。畢竟出了事不好跟親家交代,更何況她肚中還懷著她的金孫呢!于是披上衣服趕忙去找,母子倆卻在半路碰上了隔壁的老漢張老頭兒。
這張老頭兒自從老婆死后,孤家寡人一個,平素最愛與人飲酒吟詩,每回都要喝得酩酊大醉,才會披星戴月而歸。
只是今夜他卻十分清醒,甚至還很慌亂,在見到李平安母子時,他更是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一個勁兒地用手比劃著,好半天才說出幾個字來,“快、快!水、跳水,你媳婦兒……”
李平安再傻也聽出來了,這是在告訴他,王氏跳水了,于是一路狂奔往村頭的小河邊跑去。
李母上了年紀,腿腳慢。此刻一聽兒媳婦跳水了,嚇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想跑也跑不動了。還是張老漢費勁拉了她一把,她才晃晃悠悠地站起來。
不等去河邊,她的大嗓門就開始嚎了起來,一時間,鬧得全村上下雞鳴狗吠。家家戶戶都點燃油燈出來查看,還以為村里進賊了呢。
最后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這才知道,原來是村西頭李家,李平安的老婆跳河自盡了。
一時間,所有人睡意全無,一窩蜂地往小河邊趕去。
村里懂水性的,都像下餃子似的往河里鉆,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王氏就被打撈了起來。
只是任憑李平安如何呼喚,始終不見有回應。郎中把脈后,搖了搖頭,表示已經(jīng)回天乏力,李平安始終不肯相信,妻兒已經(jīng)離去的事實。
由于王氏是尋的短見,又還懷著身孕,村里老人說,怕是會怨氣太重,鬧得全村上下雞犬不靈,于是提議立即封棺土葬。
可李平安說什么也不肯撒手,就這樣死死抱著妻子,絲毫不聽勸。
最后還是李母呼天搶地地,讓十來個大漢一齊上前將人拉開,不顧兒子的哀求,草草將人給葬在了亂墳崗上。
李平安的精氣神也仿佛瞬間被抽走了一般,很快就昏死過去。醒來后,他便整日將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吃不喝不睡覺,想要以此來贖罪。
最后還是李父放下手中活計,從外地趕回來,拆開兒子房門,李平安這才瘋狂地往外面跑去。
他是一刻也不想再看到自己的母親了,因為一看到她,他就想到自己的愚孝和懦弱無能,害死了妻子和那尚未出世的孩子,他悔??!
看到兒子徑直往亂葬崗跑去,李父趕忙一把拉住了他,勸說道:“兒啊,切莫做傻事?。∧阋窍氩婚_,我和你娘怎么辦?你要是真想贖罪,那就應該好好活著,王家就桂娘一個獨女,她如今不在了,你難道不應該贍養(yǎng)他們終老嗎?”
李平安終于停下腳步。方才被他悄悄握在手中,藏在袖子里的剪刀無聲滑落,落在了濕軟的泥土上,仿佛扎進了他的心里,令他痛得無法呼吸。
想到前幾日,岳父岳母那肝腸寸斷的樣子,他就止不住地流淚發(fā)抖。
是啊,二老說,這輩子也不會原諒他們李家,自己也根本不配得到他們的原諒。可代替妻子照顧他們的責任他是萬萬不能卸下的,他必須振作起來!
眼看天色漸晚,父子倆去到鎮(zhèn)上酒館,將各自的委屈和心酸和著酒咽下。很快兩人就喝得酩酊大醉,可心中的苦悶卻似乎并沒有得到半分的疏解。
將李父安排在鎮(zhèn)上客棧睡下,李平安卻酒醒了大半。他怎么也睡不著,于是又想大喝一場,以此來麻痹自己,想要得到短暫的解脫。
他提著酒壇子一路邊喝邊走,去到那個白天都讓人頭皮發(fā)麻的地方。
他踉蹌來到一座新墳前,就著月光撫摸著木頭雕刻的墓碑,“亡妻王桂香之墓”幾個黑字就像著了火一般,燙的他心里刺痛。
在這荒無人煙的歸宿之地,他哭得不能自已。

他向妻兒訴說著自己對她們的思念,懺悔著自己的懦弱無能,害得她們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直至今日,他才恍然醒悟。
原來對父母,并不是百依百順才算孝順;也不是言聽計從才是他們的好兒女,做人應該要有底線。
真正的孝順不是一味的愚孝,凡事都該有個度,心中也要有桿秤,“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可父母也非圣賢,圣賢尚有過錯,何況是父母?
人若不正三觀,又如何正家規(guī)?李平安這才意識到,其實逼死妻兒的,并非母親,而是凡事都讓妻子忍讓的他?。?/p>
他的悔過之言句句發(fā)自內(nèi)心,就連樹梢小憩的寒鴉都被感動得發(fā)出陣陣哀鳴,可他說桂娘,再也醒不過來了!
李平安就這樣哭訴到了大半夜,不知是酒勁上來了還是累著了,很快就靠著墳頭睡了過去。
畢竟幾天幾夜不吃不喝不睡覺,他終于還是撐不住了。
只是沒過多久,他就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里夢見一條大白蛇從妻子的墳里鉆了出來,對他說道:“你明天夜里再來吧,到時把墳挖開,你的妻兒就能活過來了。”
“你說的可是真的?”李平安在夢里問它。
只見白蛇點了點頭,道:“不瞞你說,我就是你們即將出世的孩子。這是我飛升前最后一次歷劫,因為王氏曾救過我一命,所以我才選擇投胎來做她的兒子,侍奉她一世,就當報恩了?!?/p>
白蛇還說,它如今法力低微,所以當時只能護住王氏最后一絲氣息。
它已經(jīng)用靈力供養(yǎng)她四日了,只等明日此時,王氏就能徹底醒來。不過必須要有人守在此處,只等時辰一到,立即開棺救人,要不然,王氏就會被憋死。
白蛇說完,便化成一道白煙鉆進墳里,李平安頓時就醒了過來,他對這個夢深信不疑,于是決定就等在這里,等明日時辰一到,立即開棺。
可轉(zhuǎn)念一想,又怕自己一個人力氣不夠,于是思考一番,趕忙下山去鎮(zhèn)上找李父,待他酒后醒來,已是第二天正午了。
父子倆吃完飯就拿著工具往亂葬崗去了。有村民遇見,也只當他們?nèi)グ菁劳跏希]有多想。
夜里子時一到,父子倆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趕快挖。”
于是,兩人立馬起身,很快就挖開了尚還松軟的新泥,很快棺材就露了出來。
因為質(zhì)量堪憂,倒是很輕松就別開了,棺蓋一開,父子二人立即就激動的屏住了呼吸,果然,隨著王氏一聲輕吟,人很快就醒了過來。

她愣愣地望著丈夫和公爹,之后慢慢回憶起了一切,悲傷的同時,也深深自責起來。
她埋怨自己的自私,竟害得孩子尚未看一眼這個世界,就要隨她回歸塵土。所幸自己再次活了過來,這一刻,她的心思越發(fā)地堅定了。
只是王氏說什么也不肯再回那個家里去,甚至想同丈夫和離。哪知李平安也像換了個人似的,再也不勸她忍讓了,而是十分大氣地告訴她,自己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王氏帶著疑惑被他一路抱著下了山,公爹早已推來了獨輪車,一人推,一人扶,一路帶著她往鎮(zhèn)上而去。
望著尚未完全收拾好的小四合院,王氏頓時感動落淚。
李平安告訴她,自己已經(jīng)在父親的幫助下,買下了這里。以后,這里便是他們的小家了。
原來這些年,李父一直在外做木工,倒是賺下了一些銀兩。
除了被李母搜刮走的那些,他還悄悄存下一筆,早就有了要為兒子買房,讓他們出來單住的想法。
他以前對李氏一直忍讓,是因為看到她為這個家的付出,帶大孩子操持家事不容易,便不想同她計較。
只是李氏越發(fā)的變本加厲,不僅讓兒子對自己百依百順,就連老伴也是如此,就更別提新嫁來的兒媳李王氏了,那更是她的一碟小菜。
李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如今正好兒媳孫兒死而復生,他也為自己當初的猶豫不決而后悔。
現(xiàn)在老天既然給了他彌補的機會,他必定要好好保護好他們。
次日,李母就從旁人口中得知,兒媳婦死而復生的消息,她高興得直拍大腿,卻沒有半分為兒媳。她高興的是,她的金孫竟然還活著,怎能不令她興奮?
只是聽說兒子帶著媳婦到鎮(zhèn)上安了家,她就氣不打一處來。
覺著那小狐貍精一活過來就又來跟她搶兒子,實在是太過分了!于是趕忙跑到鎮(zhèn)上,準備再逞她的婆母威風。
只是這次不止是兒子,就連自己的老伴也不再向著她,兒子甚至說,她若是來賀喜的,他歡迎,若是再來欺負人的,那就請她離開。
氣得李母哭哭啼啼的,就將兒媳李王氏告上了衙門,說她唆使丈夫不敬婆母。
傳喚那天,里正和亭長都親自去了,縣老爺?shù)弥麄円患业亩髟?,打手一揮,說了句:“清官難斷家務事”便退堂了。
這下李母沒了倚仗,又哭又鬧,最后被里正強行讓人給帶回村里,生怕她再去丟人現(xiàn)眼。
就這樣,在大家的看管下,直到李王氏產(chǎn)下一名男嬰,村民們都沒放李氏離開院子,生怕她再去搗亂。
只是李王氏心軟,覺著這樣對待婆母總歸不好,于是主動像丈夫提起,想讓李母來看看孩子。
李平安也覺得,母親應該悔改了,于是便親自將人請來,可還沒兩天,她又開始各種作妖,氣得李平安又親自將人送了回去,揚言說,再也不認她這個娘。
李父更是在孩子滿月后,又去外鄉(xiāng)做事了,一年到頭要回來,也是回鎮(zhèn)上,再也不愿再看李氏一眼。
時間一長,李氏也開始反省自己,覺得自己往日做得實在太過分了些,于是主動與兒子兒媳修好。
李平安和妻子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不過兩人都硬氣了起來,那就是凡事不能越過那條底線,要不沒得商量。
李氏見想作也作不起來了,也就慢慢消停了,幫著他們一心帶娃,讓夫妻倆只管去操持新開的小店。
李父也留在了家里,父子倆開了一家木工行,由于手藝過硬,人又踏實誠信,生意漸漸好了起來。
李王氏也經(jīng)常會去店里幫忙,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就連李母都不得不說:“原來,‘家和萬事興’是真的哩!”
她發(fā)誓,日后再也不胡攪蠻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