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腦科學日報| 15分鐘緩解偏頭痛,柳葉刀子刊發(fā)布3期研究結果
第1655期 腦科學日報
2023年2月27日
科 學 時 訊
1,Nature:果蠅磁感應關鍵元件的新認識
來源:BioArt
許多動物利用地磁場(geoMF)進行長距離旅行的導航,磁感應的機制涉及到藍光激活FAD與光感受蛋白CRY色氨酸殘基之間電子轉移反應。但是在機制上,光依賴和磁信號是如何感應和傳導仍然不甚清楚。
近日,英國曼斯特大學Richard A. Baines研究組與萊徹斯特大學 Ezio Rosato研究組合作,發(fā)現果蠅CRY蛋白C末端的52個氨基酸在缺乏典型FAD結合結構域和色氨酸鏈的情況下足以促進磁信號的接收。研究人員推翻了一直以來的所認為全長DmCRY對于光依賴的磁信號轉導的作用,取而代之是不含FAD結合口袋的C末端的52個氨基酸才是磁敏感性的關鍵。這些結果為果蠅中非典型的磁場感受器提供了新的分子機制。
2,羅承良/陶陸陽/王福俤合作揭示腦外傷致認知障礙的鐵死亡機制
來源:鐵死亡Club
腦外傷(TBI)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一般常見于前額葉皮質和海馬區(qū)受損,其病理基礎是神經元大量丟失和突觸重塑受限。前期研究表明,在腦外傷伴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腦中普遍存在著鐵代謝的異常,其腦鐵含量升高與認知衰退具有相關性,推測鐵死亡可能是腦外傷致認知功能障礙的重要機制,但其確切的分子調控機制尚不清楚,功能評估缺乏客觀的生物學指標。
近日,蘇州大學基礎醫(yī)學與生物科學學院羅承良教授/陶陸陽教授團隊,聯合王福俤教授課題組在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連續(xù)發(fā)表2篇有關腦外傷致認知功能障礙鐵死亡機制方面的研究論文。該成果為前期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上合作發(fā)表的有關腦外傷鐵死亡機制的系列研究成果。
研究指出,褪黑素可通過抑制炎癥與鐵死亡的方式減輕TBI引起的腦水腫及認知功能障礙,而IL-33抑制可以抵消褪黑素的保護作用,揭示褪黑素可以通過激活MT2/IL-33途徑的方式抑制TBI后炎癥反應與鐵死亡。此外,TrkB通過激活PI3K/Akt/Nrf2/Fth信號通路減輕TBI后認知功能障礙的鐵死亡調控新機制,解析了腦外傷后TrkB、鐵死亡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系,為TBI病人的康復治療與預后評估提供了新思路。
3,Mol Psychiatry:PTSD不緩解可能與右側海馬CA1亞區(qū)初始體積較低有關
來源:梅斯神經新前沿
許多研究已經調查了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與海馬和杏仁核之間的關系,因為這兩個區(qū)域都與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和病理生理學有關。雖然在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患者中,這兩個區(qū)域的體積變化一直被觀察到,但尚不清楚這些是否反映了創(chuàng)傷前的脆弱性特征或創(chuàng)傷后疾病的后天后果。
近日,耶魯大學醫(yī)學院Ziv Ben-Zion等對普通醫(yī)院急診科(ED)收治的成年平民創(chuàng)傷幸存者進行了縱向小組研究。研究結果支持特定海馬亞區(qū)的體積異常作為與急性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未恢復相關的早期脆弱性特征的作用,提示特定海馬亞區(qū)初始體積較低與PTSD不緩解有關。它進一步表明,在創(chuàng)傷暴露后的前14個月內,海馬和杏仁核亞區(qū)的體積穩(wěn)定,因此不支持創(chuàng)傷后關鍵的第一年這些腦區(qū)進行性、應激相關萎縮的觀點。
4,Google研究團隊發(fā)表ICRA論文分享:基于視覺機器人操作學習的獎勵
來源:CAAI認知系統(tǒng)與信息處理專委會
深度Q學習簡稱DQN,讓我們的機器人能夠完成那些之前看似遙不可及的視覺任務,但目前DQN的表現仍然受到了計算復雜度來源的限制。近日,Google機器人研究團隊發(fā)表ICRA論文,展示了Rewarding Machine(RM)對于深度Q 學習(DQRM)在基于視覺的機器人操作任務中的優(yōu)勢。
RM將任務分解為一個抽象的層次,通知機器人關于任務完成的當前階段,并通過密集的獎勵引導他們。論文證明了RM可以幫助DQN學習每個抽象狀態(tài)下的最優(yōu)Q值。
5,Neurology:降低糖尿病患者失智癥風險的藥物
來源:阿爾茨海默病
近日一項新研究發(fā)現,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糖尿病藥物吡格列酮后比未服用該藥的人更不容易發(fā)展為失智癥。在有卒中或缺血性心臟病病史的人群中,這種結果最為明顯。這項研究并沒有證明這種藥物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患失智癥的風險。它只顯示了一種關聯。
6,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每天僅需運動6min,就能益腦、防癡呆
來源:梅斯醫(yī)學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便有了開創(chuàng)性的發(fā)現:小鼠進行滾輪運動能有效增加其大腦的海馬神經元,而這個過程與一種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的蛋白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近日一篇研究發(fā)現,僅需6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沖刺騎行),能使循環(huán)中的BDNF水平有效地增加4-5倍,對于推遲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fā)作、延長大腦的健康壽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短時間、高強度的間歇性運動,是增加BDNF最有效的方法。
7,15分鐘緩解偏頭痛,《柳葉刀》子刊發(fā)表輝瑞創(chuàng)新鼻內噴劑積極3期研究結果
來源:藥明康德
日前,輝瑞在Lancet Neurology 上發(fā)表了其藥物zavegepant的3期關鍵性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這是一種用于偏頭痛急性治療的鼻噴霧劑。該研究達到了其共同的主要終點,zavegepant治療兩小時后最煩人癥狀(MBS)成功消除的患者比例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并且在15分鐘內快速起效。
新聞稿指出,這是臨床開發(fā)中唯一同時具有鼻腔和口服制劑的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受體拮抗劑。如果獲得FDA的批準,zavegepant有望成為偏頭痛患者的一種重要的新治療選擇,特別是那些希望快速緩解或受益于替代性給藥方法的人。
8,你對自己的社交關系是否滿意?這關乎多種慢病的累積風險!
來源:醫(yī)學新視點
社交關系與許多涉及個體精神和生理層面的慢性疾病有關,也與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有關。然而,尚缺乏研究直接闡明社交關系滿意度與共病之間的關聯。近期,浙江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徐小林研究員及其合作團隊在General Psychiatry 發(fā)表研究成果,該研究顯示,中年時擁有美滿的伴侶、家人、朋友同事、社交活動關系,與將來發(fā)展為共病的風險降低有關。
審校: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