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作基肥施用
概念
本發(fā)明的有機肥具有養(yǎng)分釋放緩慢、肥效長的優(yōu)點,最適合于基肥施用。播種前,當土壤犁地時,一般稱為底肥,有的在播種時施在種子附近,也稱為肥料。這種施肥方法適合種植密度較高的作物。
施用方法
1.整層施入土壤時,將有機肥撒在表面,隨著土壤的翻耕,肥料全面施入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入土。這種施肥方法簡單省力,施肥均勻。同時,這種方法也有很多缺陷。
(1)肥料利用率低。由于采用整地推廣,一般施肥量較大,但根系只能吸收和利用根系周圍的肥料,施肥到位后根系中的肥料無法到位;
(2)容易產(chǎn)生土壤障礙。有機肥富含磷和鉀,在土壤中不易流失。大量施肥容易造成磷、鉀的富集,造成土壤養(yǎng)分失衡。
(3)在肥料流動性小的溫室,大量進行施肥技術還會影響造成污染土壤鹽濃度的增高。
2.除了大量的粗有機肥外,高營養(yǎng)含量的商品有機肥一般應用在種植坑或挖溝中,集中在根系延伸部位,可以充分發(fā)揮其肥效。根據(jù)有機肥的質(zhì)量和作物根系的生長情況,最好在離種植孔一定距離的地方施肥,作為有效的肥料,對作物根系的生長發(fā)揮作用。在施用有機肥的地方,土壤通氣性增強,根系伸展良好,根系能有效地吸收養(yǎng)分。
從肥效角度看,集中施用對發(fā)揮磷素肥效特別有效。如果將磷素養(yǎng)分直接施入土壤,有機肥中的有效磷容易被土壤固定,因此其肥效降低。腐熟的有機肥中有許多速效磷成分。為了提高其肥效,有機肥應集中施用,以減少土壤中有效磷的固定。
溝穴施肥的關鍵是在根系可以延伸的范圍內(nèi)施肥。因此,在不同的施肥位置施肥是非常重要的,應根據(jù)肥料吸收量的變化而改變施肥位置。施肥的理想方法是使肥料遠離作物的種子或根部,以便在作物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吸收和利用。
采用條施和穴施,可在進行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肥料施用量,但相對來講施肥用工成本投入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