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怪談]“它”的情報
(一本用完了的筆記,以藍色打底)
[不宜直視的]
據(jù)我觀察,獅子園區(qū)的山羊和吃下兔子血的假獅子、兔子園區(qū)吃下虛線的兔子、大象園區(qū)的兔耳人、該死的兔子周邊,都!他!媽!會!變!形!一旦遇上變形的場面,盡量不要直視,除非你打算放棄思考
[黑衣]
黑衣員工都是受污染的人
受污染的人認知向“它”靠攏,“它”對某些事物的偽裝無所遁形?!八睍眠@一點辨別受污染的程度
受污染的人眼中,大象是兔耳象(這就是為什么大象園區(qū)的保安會說大象會吃人,看大象的人不會,不看大象的人也不會?。他是在不告訴你大象園區(qū)存在兔耳象的前提下,告訴你看見不是大象的生物的人不安全),藍色是黑色(“它”大概是色盲)
受污染嚴重的話,會渴望人肉。這也就是為什么黑衣員工會騙虛線吃
[兔子]
兔子是受污染的人變的,渴望人肉
如果在兔子園區(qū)以外的地方被發(fā)現(xiàn),會被引到獅子園區(qū),被獅子咬死
吃下人肉后會變成山羊
[山羊]
山羊是吃下人肉的兔子或在海洋館或大象園區(qū)吃下被騙游客的大象變的,通常以人的形態(tài)被目擊
人類的外表是山羊的偽裝,其本質(zhì)已然不是人類,即使把它弄出動物園把它治好,它也只會變成動物。至于變成什么動物?這取決于它覺得自己是什么
山羊?qū)θ巳馍习a,且無法食用其他食物,即使變成了其他動物。經(jīng)常從其他游客手里騙虛線吃(也有可能會直接搶,但總是搶不過)
山羊是“它”的傀儡。事實上,山羊、兔子、水母都是“它”的傀儡,但只有山羊有一定智商
實際上,山羊可能并不真實存在,有關山羊的一切都是從被污染者的只言片語中湊出來的
[猿猴]
猿猴是進入猿猴區(qū)的兔子變的,進入猿猴區(qū)的兔子是在兔子區(qū)目睹兔子吃下虛線后變成戴兔子耳飾的人的畫面的黑衣員工變的
不知為何,猿猴區(qū)還沒有被越來越多的猿猴撐爆,只能猜測在停電中“它”在海洋館的時候管理動物園的組織做了點手腳
猿猴基本上不會傳播污染,我想這也是動物園背后的組織會把污染嚴重的人弄到猿猴區(qū)的原因
[大象]
海洋館溺死的大象是大象園的大象,大象園的大象是兔耳人(帶兔子耳飾的人,實際上那耳飾他媽的就是兔耳)變的,兔耳人是半山羊,半山羊是兔子園區(qū)吃下虛線的兔子變的,兔子園區(qū)的兔子是被樹蔭中的“它”襲擊的人?有待證實
剛變成大象時有可能襲擊人類,如果長時間不襲擊人類,會認為自己就是大象,然后會變得很佛系,然后“它”就會痛哭一場,然后大象園區(qū)就會解封
[獅子]
不會襲擊人類,會咬死兔子,但不會把兔子吃掉
在被污染者眼里和猿猴是同一玩意兒
山羊如果同時注意到了四只及以上的獅子則會變成獅子(這就是為什么要聽到四只獅子的吼叫才能離開。如果聽到了四只獅子的吼叫還能離開,那證明你不是山羊)
似乎是被動物園訓練出來的,在這個該死的動物園里充當海關
[山羊獅子]
獅子園區(qū)的假獅子則是認為自己是獅子的山羊,被兔子血潑中后啃咬自己,再次變山羊
當它啃死自己后,尸體會變成兔子,與其他兔子尸體混在一塊,被員工收走 認真的?你見過?
[水母]
干涸的水母是被“它”從海洋館帶到動物園充當光源的發(fā)光水母,基本都是在海洋館水母區(qū)休息的紅衣員工變的,也有被園長騙到辦公室里當替罪羊的黑衣員工。多虧了它們的犧牲,海洋館重新成為安全區(qū)
[海洋館]
海洋館是“它”不喜歡的地方,燈光昏暗且環(huán)境封閉,如果沒有停電的話“它”基本是不會來的
想要進入海洋館,有兩個途徑,途徑一是在完全沒有意識到動物園的情況下進入,途徑二是在動物園中被污染到一定程度,認知向“它”靠攏,“它”對海洋館的隱蔽失效可以進入
海洋館0:30至6:00,那些完全無污染、看不到動物園的游客(以下統(tǒng)稱為海洋館游客)和紅衣員工進入海洋館。此時的海洋館游客和紅衣員工可能會被受污染的動物園游客(簡稱動物園游客)(這個點還沒有離開動物園的動物園游客多半是廢了)污染,所以無論是海洋館游客還是動物園游客都必須在半小時之內(nèi)離開
6:00至16:00,大象被投入海洋館成為污染源,這個時候更不能在這待太久,不然會越發(fā)覺得山羊肉可口
16:00至0:00,大象要么溺死,要么吃下游客成為山羊,海洋館游客和紅衣員工基本不會在這個時間來,海洋館成為真正的安全區(qū)。這時動物園游客可以在這里休息,消除污染。即使是在零點進來也有足足半小時的時間消除污染。消除污染后,與動物園有關的記憶會逐漸消失(難怪動物園員工只能睡宿舍)
[守則]
游客守則和員工守則虛線處都他媽的有人肉
游客守則虛線的作用是混淆“它”的認知、將兔子園區(qū)的兔子變成半山羊;員工守則虛線是將變成半山羊的兔子引到大象園區(qū)(由于兔子也是色盲,它會把藍衣員工辨別成黑衣員工,于是就這么傻乎乎的被藍衣員工騙到了大象園區(qū))
員工手冊上第15條后面還有一些字, 這些字由稀薄的人血書寫,只有那些被污染到一定程度,對人的血肉特別敏感的人才能看見
[海洋館門口的告示]
海洋館門口有告示,只有被污染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看到,其原理我已經(jīng)說過
海洋館門口的告示是為了保護受污染的人、將受污染的人轉(zhuǎn)變?yōu)樵澈锒O立的?此處存疑
[認知]
正常人要有正常的認知,污染者要有扭曲的認知。污染到一定程度,卻保持著正常人才有的認知會被“它”“重點關照”(正常人才有的認知包括:大象是一種體型巨大、有著扇子一般的耳朵、鼻子很長、腿粗得像柱子的生物,而且不是白色的/猿猴區(qū)只有一條路/海洋館不存在/海洋館里游泳的是大象/藍色不是黑色等。盡管有些認知也是被扭曲過的)
[兔子周邊]
兔子周邊是被施加過污染的,在普通人眼里就是兔子周邊,在污染者眼里就是……臥槽,我想不起來了(#?Д?)!考慮到黑衣會幫忙收拾,可能是山羊肉。不太可能是兔子血,有的黑衣已經(jīng)山羊話不能接觸兔子血
在沒有污染的地方,兔子周邊會在一個月內(nèi)消除污染,恢復原樣,恢復原樣時,會對周圍的人造成大量污染,這就是為什么13歲到17歲的孩子在購買兔子周邊后一個月內(nèi)要丟掉
[攝像頭]
損壞的攝像頭也是同一個道理,攝像頭被污染過了,污染一個月消除,消除時造成污染
[游戲]
動物園是“它”的獵場,絕對沒有被污染的人看得見海洋館而看不見動物園
進入動物園,即意味著游戲開始。進入動物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外界受到輕度污染進入動物園(這種污染一般來源于變成動物的被污染者、兔子周邊),一種是在海洋館被污染,能夠認知到動物園的存在
離開動物園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沒有被嚴重污染正常離開,另一種是在安全時(對于被污染者而言,安全時段大約在16:00到次日凌晨6:00)的海洋館消除掉對動物園的認知,在無法意識到動物園的情況下離開
不是人類無法離開動物園,被污染嚴重無法離開動物園
離開動物園后,會逐漸消除掉有關動物園的認知(難怪還沒有暴露→_→)
動物園1:15至6:00除了園長和員工,就只有被污染的人了。動物園1:15至6:00有可能會停電,停電應該是人為的,據(jù)我猜測可能是為了營救因為失誤得在辦公室呆13小時的園長
[它]
不知道長什么樣子
據(jù)推測,應該和▇▇▇▇▇有關
喜歡光亮還有兔子,在陰影中行動。討厭封閉的環(huán)境(動物園里滿足這個條件的只有海洋館還有園長辦公室。所以16:00至0:00海洋館是被污染者的避難所,園長辦公室是園長的安全區(qū))。白天呆在兔子園區(qū),如果兔子園區(qū)有兔子變成了半山羊,會跟著半山羊的影子進入大象園區(qū),并嘗試讓半山羊登dua郎;晚上會往有光亮的地方竄(一般是園長辦公室外邊,停電的時候會去海洋館拿發(fā)光水母,然后回到動物園)
一定程度上依靠別人的自我認知來判斷物種(因此,一片能擾亂認知的▇▇就足以讓“它”放松警惕。說起來我好像吃了13還是14片來著?看來得洗個胃了)
心智……姑且算作幼兒園水平吧
不知道為什么,只要有人變成山羊,就會高興的不得了,笑聲比哭還難聽
如果被“它”注意的話,將無法正確的認知人類。如果發(fā)現(xiàn)了“它”的跡象,盡量不動聲色地離開
更正:山羊不能與兔子血接觸,假獅子被兔子血潑中后會直接變成兔子,虛線內(nèi)是山羊肉,山羊也許有救,也許沒救。
猿猴園區(qū)的兔子不是黑衣員工,是“它”的載體。當猿猴區(qū)第二條路出現(xiàn)兔子,是“它”在尋找黑衣。通過猿猴的相貌,黑衣可以判斷“它”是否離開。山羊在第二條路會變成猿猴。
兔子園區(qū)的兔子并不來源于獨自站在樹蔭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