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朱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扶危濟弱,存亡死生

朱家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扶危濟弱,存亡死生
選自《史記 ? 卷124 ? 列傳64 ? 朱家》
①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史記.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1486-1487.
②韓兆琦譯注.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7347-7351.
注釋,多查詢自《漢語大詞典》《王力古漢語字典》
譯文,來自《二十四史全譯》
魯朱家者,與高祖同時。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所藏活豪士以百數(shù),其馀庸人不可勝言。然終不伐其能,歆其德,諸所嘗施,唯恐見之。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家無馀財,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陰脫季布將軍之厄,及布尊貴,終身不見也。自關以東,莫不延頸愿交焉。

用,①⒉引申為見用于世,任用。⑤介詞,表原因。--王力古漢語字典
伐,③⒈夸耀自己。⒉引申為功勞。--王力古漢語字典
歆,①鬼神享用祭品的香氣。引申為一般的宴饗。②欣喜,悅服。--王力古漢語字典
振,①舉起。②⒈搖動。⒉引申為抖。③奮起。⑤救濟。后來寫作“賑”。⑥整頓。⑦消除。⑧通“震”,震動。--王力古漢語字典
贍,①充足,豐富。②供給,供養(yǎng)。--王力古漢語字典
不贍,不足。--漢語大詞典
完采,猶兼采。謂有多種色彩。--漢語大詞典
重味,兩種以上菜肴。--漢語大詞典
軥牛,挽軥的小牛。--漢語大詞典
延頸,①⒈伸長頭頸。⒉引申指仰慕,渴望。②長頸。--漢語大詞典
楚田仲以俠聞,喜劍,父事朱家,自以為行弗及。田仲已死,而雒陽有劇孟。周人以商賈為資,而劇孟以任俠顯諸侯。吳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車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碧煜买}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云。劇孟行大類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戲。然劇孟母死,自遠方送喪蓋千乘。及劇孟死,家無馀十金之財。而符離人王孟亦以俠稱江淮之間。

商賈,商人。--漢語大詞典
資,①⒈錢財,財物。⒉引申為資本,憑借的條件。②⒈資質,稟賦。⒉又為資歷,聲望(后起義)。③⒈資助,以錢財供應人。⒉又為供給,提供幫助。④⒈積蓄。⒉引申為販賣。⒊又為具備,具有。⑤憑藉,依靠。--王力古漢語字典
任俠,①憑借權威、勇力或財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幫助他人。②任俠之士。指能見義勇為的人。--漢語大詞典
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漢語大詞典
舉事,①行事;辦事。②倡議起兵,奪取政權;起義。--漢語大詞典
能為,①后用作能有所為或有所作為之意。②本領;能耐。--漢語大詞典
騷動,①動蕩,不安寧。②特指動亂,變亂。③猶噪動。④騷擾;攪擾。--漢語大詞典
敵國,①敵對之國。②地位或勢力相等的國家。③相當于一國;可以和國家相匹敵。④猶仇敵。--漢語大詞典
六博,六簙。古代一種擲采下棋的比賽游戲。--漢語大詞典
是時濟南瞷氏、陳周庸亦以豪聞,景帝聞之,使使盡誅此屬。其后代諸白、梁韓無辟、陽翟薛兄、陜韓孺紛紛復出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