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碩MTI】儒家道家經(jīng)典語句(十五)

1、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釋義】以無厚入有隙,所以運作起來還是寬綽而有余地的。
2、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釋義】用火來救火災(zāi),用水來救水災(zāi),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過錯。
3、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釋義】世上一切事物,無不存在對立的另一面,無不存在對立的這一面。從另 一面看不明白的,從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說,彼出于此,此也離不開 彼。即事物對立的兩面,誰也離不開誰。
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釋義】你不知道那個螳螂嗎?舞起它那兩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圖擋住滾滾前進 的車輪。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勝任的,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本領(lǐng) 很強大。
5、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 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釋義】生長在山上的樹木,因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為能照明而被燃 燒,桂樹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 用處,而不知道無用的用處。有用有為必有害,無用無為才是福。

本文由作者原創(chuàng)授權(quán),禁止二改二傳
原創(chuàng)作者:初歆百科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