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郭家灘隋墓清理簡報
西安郭家灘隋墓清理簡報
《文物參考資料》 1957年08期 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合
本會前西北文物淸理隊于1954年在郭家灘曾淸理了一座保存完好的隋墓,出土器物比較豐富。
郭家灘位于西安東郊,距城約十里浐河?xùn)|白鹿原之西麓。從出土的墓志文看,此地為隋代的大興縣址。
墓室略呈方形,室南有甬道相通墓道。墓道因工程緊急,來及挖掘,但據(jù)探墓的材料知道為長坡形。
此墓先由工程單位自墓室頂部向下挖,待挖至蠢室時才由我們淸理。墓室器物有部分已倒斜,但大部還保持原來的位置。葬具和骨架已腐蝕,又被淤土沖亂,已不知原來的尺度及位置,葬式不明,從器物的分布上推知可能為東西向。銅鏡、瓷盂、瓷瓶在頭骨附近,瓷硯在頭骨左下邊,木劍東、西放置,柄靠頭骨,玉布璜在頭骨以西,與木劍平,布在劍的右方,璜居劍的左方,玉璃在靠近西壁的地方,蝎珠散布在頭骨以西至玉瑪處。瓷罐在東壁略南,東西排列三個。陶俑分布在墓室的西南角和東南角,陶鎭墓俑面向甬道,幷毋畦墓志北面。陶武士俑兩個分站在甬道進(jìn)口的兩邊。墓志一合疊置在甬道的進(jìn)口中間。甬道內(nèi)無器物。直淸理到甬道南還找不出封門,也未發(fā)現(xiàn)其它痕跡。
出土器物,陶器類有:拱手俑三十八件,一種頭帶風(fēng)帽,外著長衣,腰束一帶,領(lǐng)角外翻,右手拱起;一種雙手合抱,合手處有一小孔,疑原來執(zhí)有物件。武士俑二件,鎭墓俑二件。
騎馬俑九件,馬俑二件,狗二件,鷄二件,羊一件,豬二件。還有陶罐、陶灶、陶磨。
瓷器類有:瓶一件,白色胎,釉很細(xì)致,涂釉部分已湃片。硯一件,胎靑色,釉裙色。四耳罐三件,其一件四耳作雙帶形,.肩部耳下和腹部有隆起的雙帶紋一周,胎白,但不及瓷瓶胎的色潔,外涂褐色釉一層。盂一件,釉淡靑色已開片。
銅器類有:四獸鏡一件,五銖錢十七枚,五字在旁有一竪杠5背面肉好,皆有邊。此錢為隋朝的標(biāo)準(zhǔn)五銖,始鑄于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殘飾條四節(jié),為一種物上之附件。
玉、料類有:雜佩如:指、璜、琨、璃、嬪珠等。各種玉器及料珠,因受淤土的沖擊散亂,出土?xí)r已不知其原來的排列關(guān)系。還有一殘塊雙股簪。
其它有:木劍一侔,長一米,兩端有銅護(hù)兩塊,劍身除幾道銅道箍外,全是木質(zhì)。墓志二合,正方形,墓蓋有篆書四行,每行四字6大隋故豫章郡西曹椽田府君之墓志銘”。
本會李子春老先生據(jù)墓志考稱:周之陳本太輝宓羲氏之墟。武王封舜后,嫣滿國于此,都宛丘之側(cè),曰胡公,以備三恪,幷妻以元女大姬。其境西,望外方,東不及明豬。自公子完奔齊,以國為氏,八世而篡齊國,從此,姜氏的齊國便變?yōu)殛愂系凝R國,也即是媾姓的齊國了。陳氏也就]是田氏,因陳、田在古時為同音字。銘文中所敘田德元之祖,即是田弘,周書有其傳,他的父親田仁恭在隋書中也列有傳。仁恭在隋封為“覗國公”,與柏雄爵土為一。仁恭死得很早,或仁恭死后,相雄始王于此土。
所述遠(yuǎn)祖子泰便是田疇,北平無終人,曾為曹操畫策,破烏丸于新城,然抗節(jié)不受爵命,年四十六而卒。三國魏志中也有他的傳,志敘田德元本人位至郡椽即已不祿,因此,關(guān)于他的晚年有何成就,不得而知(執(zhí)筆者維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