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小弟—試駕吉利星越S
作者 —— 咖加用戶:InTheEastWind
“我們家沒有星越L。要不你看看星越S,星越S高配8AT的錢,放到星越L只能買七速雙離合。”——銷售告訴我,吉利分成兩種網絡,他們店沒有L系列的吉利。
想起上個周末試駕cs75plus,也是分經銷商網絡,也是銷售用變速箱作理由。來都來了,也試試吧。
外觀:魔爪粉絲狂喜
8AT版本的霧燈處,綠色裝飾條讓我想起了魔爪的商標。如果你愛喝魔爪,那這樣的設計應該會讓你心動?
靜態(tài)體驗:純正的SUV
前后兩排的座椅,感受都非常好。不過還是有一些細節(jié),值得拎出來講講。

前排的座椅體驗不錯。坐墊長度給夠了,側翼對身體的包裹很到位,肩部支撐做得也不錯。頭枕雖然形狀上是前扣的,但我坐下后,正好頂住頭枕的中下部分,頭枕不會把腦袋往前推,還可以接受。座椅不支持膝點調節(jié),好在傾角合適,對大腿的承托沒啥問題。方向盤前后伸縮范圍并不大,所以坐姿并不能放得很低,略有些遺憾。看看中控臺屏幕下方,我是誰?我是實體按鍵空調。OHHHHHHHHHHHH~!

后排座椅不能調靠背角度,不過靠背本身就很緩,腰部支撐也非常合理,不需要調。坐墊長度很足。頭枕的感覺也還行,可惜些微有些前傾了。另外腿部空間挺不錯,圖中前排座椅調得太靠后了,實際空間會比圖中大。前排座椅下方空間很高,伸腳進去很輕松??傊?,后排可以坐得非常舒展。

后備箱空間還可以,掀背的開啟方式也讓拿取物品非常方便。可惜地臺比較高,和我褲襠一樣高??赡苁且驗樽铐斉涫撬尿屲囆?,四驅系統(tǒng)占用空間大吧。這一點比較遺憾。
另外,前后排門檻都不寬,上下車很輕松,不蹭褲腿。這一點要給出明確好評??傮w而言,吉利星越S的靜態(tài)體驗是很愉快的,上下車方便,坐得也比較舒展,要給好評。
方向盤和轉向手感:挺好,挺干脆
首先方向盤的握感是比較舒服的,縫線處沒覺得割手。左右各一圈多的轉向比非常運動,只要你是這個轉向比,我們就是好朋友。方向盤的阻尼和回正力矩的標定比較到位,轉彎、調頭的時候都挺順手。

不過轉向的中心區(qū)存在一個非常小的虛位,虛位里的阻尼明顯要小一些。為什么要故意標定一個虛位呢?說到這個問題,我注意到了一個細節(jié):這車即使是兩驅版本,也提供了陡坡緩降的功能。難道說,是考慮到有人會把這車開去非鋪裝路面,甚至輕度越野。為了越野時候的舒適度,故意標定了一個虛位?
考慮到它只有頂配才是四驅,我想,星越S多數買家都不會開這車去越野。如果不跑非鋪裝路面,那這個虛位有點大了。
踏板及動力總成:平順性挺好
試駕車是頂配,銷售說是沃爾沃T5同款的2.0T發(fā)動機,并且匹配了愛信8AT變速箱。另外頂配車型還搭載了四驅系統(tǒng)。
油門和剎車的腳感都可以給出不錯的評價。踏板回饋力和動力剎車力的變化都很線性,并且是互相匹配的。剛上手就可以開得比較習慣,不需要花時間去適應,挺好。
很多愛信8AT都容易出現(xiàn)123檔頓挫的問題。不過星越S的平順性做得比較好。標準模式下,較慢起步時,仔細感受,才能發(fā)覺到換擋的動作;較快起步時,就幾乎無感了。運動模式下,1234檔的換擋動作感知比較明顯,但不能算頓挫。這個平順性表現(xiàn)讓人滿意。不過總體來說,這臺車的響應并不快,降檔的積極性比我(看到外觀后產生的)預想低。另外變速箱的結合也不是特別干脆。

普通模式下,急剎車的感受很好,加速度變化細膩,不會把乘客突然往前甩。運動模式下,急剎車的表現(xiàn)也挺流暢,但降檔動作會比較明顯,相比普通模式就沒那么平滑了。
可惜,我還是找出動力總成的破綻了。急踩油門(tip in)工況下,轉速的爬升并不快。另外,收油門后再立即給油,在踩踏深度超過當初收油那個點后,才會有響應。這是為什么呢?我猜是出于油耗方面的考量。變速箱可能把“踩踏深度超過當初收油的點”,當作用戶要提速的判斷標準了。如果沒踩過那個點,變速箱就在想著維持擋位或者升檔。
底盤濾震和支撐:不錯,可惜側傾大了些
不得不說,星越S的側傾控制弱于我的預期了。平心而論,星越S的側傾并不小。較高速度過彎時,后排乘客上身會很明顯地傾斜,后座靠背也沒有強調包裹性,舒適度有所欠缺。
再說說濾震。小振動的過濾沒有什么問題。中等和較大震動的過濾還不錯,沒有沖擊感,不過因為底盤硬朗的風格,濾震的效果并不是絕對的柔和??赡苁亲裱思皖I克的老傳統(tǒng),星越S的路感保留得比較多,有些密集,我不太喜歡。試駕過程中沒發(fā)現(xiàn)余震,這點要給出好評??傮w而言,它的濾震是明顯的領克味,比較硬朗,而不求絕對地抹平震動。這樣的設計,確實帶來了運動的感覺。但我不需要一個很快的賽道圈速,我更希望星越S的濾震能夠再柔和一些。
所以,總結下來,這底盤就是一股明確的領克風味,強調運動性,并沒有把濾震做到完美。如果你能接受這個性格和定位,愿意保留路感和對震動的感知,那么你們就一定合得來。好在星越S的濾震也足夠充分,沒有沖擊感,我想,五十歲的爸爸媽媽也不會對它的濾震有什么抱怨。
NVH:胎噪不小啊
先說Noise層面,車廂對外界噪音的隔絕總體還可以,不過并不出色。噪音傳到車內之后,頻率有些低,也有一些共鳴,比較可惜。配備的固特異Eagle F1輪胎胎噪比較大。聯(lián)想到大眾ID4用的也是這個輪胎,胎噪也挺大,沒用這個輪胎的ID3和ID6胎噪表現(xiàn)明顯更好,恐怕只能說明,Eagle F1的胎噪表現(xiàn)確實不好。不過星越S后排的噪音不比前排明顯,第二排之后沒有明顯的噪音共振,這點可以給出表揚。
再說Vibration。副駕腳踩在那塊斜面上時,腳底會傳來頻率并不高的震動,好在幅度并不大。我也沒法推斷出震動的來源。這是個比較丟分的地方。Harshness層面,沒發(fā)現(xiàn)粒度特別大的震動,但胎噪的聲音還是挺粗糙的,感受并不好。
所以總體來說,這車靜謐性還行吧,但并不算好。如果買8AT車型,輪胎尺寸會是235/50R19,我查了,米胖子3ST沒有這個規(guī)格。想通過換輪胎來降噪,得多費點功夫了。
總結:學霸的小弟,成績也不錯

副駕印著的CMA標志,仿佛在強調這臺車的出身——我的兄弟們都是學霸,成績很棒。星越S也確實和其他CMA平臺車型是同一個調調,靜態(tài)動態(tài)完成度都比較高,動力總成的標定也比較充分,繼承自學霸哥哥們,水平確實不錯。8AT的次頂配,很對得起15.77萬的指導價。用CMA平臺打造一臺SUV,也一定對拔高吉利品牌形象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總結一下,試駕的星越S次頂配,值得買,并且我推薦買淺灰色或者紅色,檔次感會比白色更強。雙離合版本沒試過,就沒法給出購買建議了。不過在這里夾兩個私貨:一是店保的機油不便宜,大概是為了推開“終身免費機油”的策略吧,如果你要買,建議認真思考一下終身免費機油的方案。二是這車要加95號汽油,如果你經常短途或擁堵行駛,或者行駛里程較長,95和92的差價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