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時間和意義
新文化運動的時間是1915-1923。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fā)起的一次“反傳統(tǒng)、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時間
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fā)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采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化運動視為一場對政治、社會學術思想與文學藝術各方面影響重大的啟蒙。
2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1、在文化氛圍上,打破了封建舊文化的統(tǒng)治地位,以改良過的歐美新文化替代了舊文化,進一步啟迪了民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對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層次。
2、在思想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國現(xiàn)代文人自由主義思想,并使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共產(chǎn)主義并列為現(xiàn)代中國三大思潮,其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更是主導。
3、在政治上,為中華民族培養(yǎng)了一大批關心國事、圖存圖強的現(xiàn)代人才,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第三條道路”政治勢力,對鉗制當政者專制沖動,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貢獻。本文由101教育整理發(fā)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