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章說:如果不看本章說,你可能白看了一本《秦吏》

嗯……這也不是書評。
這本書的書評大概也會咕一段時間,畢竟是一個很長、內容很豐富、很棒很棒的故事。
所以這次,我就從本章說的角度,聊聊我看《秦吏》的那些事。
本文又名:我在章說中學歷史。


其實歷史文,我一直很矛盾。
一來這是個精品輩出的品類,眾多優(yōu)質小說層出不窮,吸引著我這個雜食性的書蟲。
然而由于個人的原因,對歷史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深,以至于在當年看了一本清穿文之后我在一段時間內以為書里寫的人物關系和事件就是真實的歷史……這種感覺并不好。
于是我在那之后就對所有歷史文敬而遠之,計劃在自己了解過所有正史之后再去涉足歷史文,也因此找了二十四史、史記等史書打算閱讀……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在這個時候,一種名叫考據文的歷史文出現了。
顧名思義,這種歷史文中的各種細節(jié)都經歷過作者的辛苦考據,在歷史還原度上做的極好,特別適合我這種對歷史一竅不通并且還有些潔癖文青病的讀者。
而在某些歷史文中,除了作者本身在劇情細節(jié)中對史實非常還原之外,各種熱心且博學多識的讀者們還會在本章說里對文中的細節(jié)進行展開,宛如活的參考資料。
比如秦吏。


在這本書中,章說里有很多硬核的科普。
從一開始的“諾”以及主角的真實來歷,到貫穿故事始終的爵位等級制度,無不被書友們科普地淋漓盡致。
在書友的科普中,我不但知道了秦朝的諸多細節(jié),了解了作者寫出一段段文字背后所耗費的精力和心血,更認識了很多原本不熟悉的歷史人物。
比如我知道了家書留名的黑夫,知道了法吏典范的喜,知道了愛吃甜食的胖子科學家張倉,知道了主角那個叫趙佗的結拜兄弟活了一百多歲,知道了別樣的項羽和劉季……雖然我過了好久才知道這個劉季就是劉邦。
我還吃了國家寶藏的安利,打算有空的時候看一看這個節(jié)目。


除此之外,章說中還有很多有趣的腦洞。
讀者們會根據書中的后續(xù)劇情預測,而作者也會看這種預測,進而時不時地抄一些書評。
而更多的,卻是眾多書友對劇情的吐槽。他們中有的是對歷史熟知的大佬,會針對文中的史實開腦洞玩梗;有的則是像我這樣的單純讀者,面對專業(yè)性極強的小說內容,不由得產生了“我是文盲”的錯覺,于是吐槽的對象就變成了小說或者作者本身。
更有甚者……是從一些稀奇古怪的有異于常人的奇怪角度說出的奇葩吐槽,搞的重新翻了翻原文的我差點笑出聲來。


秦吏是個很棒的故事。
我喜歡這里活靈活現的人物,我喜歡身為歷史研究生對歷史細節(jié)極為考據的作者,我喜歡章說中那些或執(zhí)著科普或腦洞大開的書友們。
他們的存在讓我覺得看小說是一件十分熱鬧的事情,跟一群人一起看小說更是一件十分讓人開心的事情。
或許這就是本章說受歡迎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