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為何選中63歲姚崇?唐玄宗為何背著眾宰相偷見姚崇?(一)
一位63歲的老者突然之間在夜晚時分被召到了驪山行宮當中來見唐玄宗。這個老爺子那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唐朝四大名相房杜姚宋之一的姚崇,姚崇見唐玄宗怎么還偷偷摸摸的?這個事兒沒那么簡單,唐玄宗剛剛要放出風把在外地的姚崇調回來當宰相之后,馬上以張悅為首的功臣群體就開始四下聯絡來阻礙這件事情了。
首先打頭陣的是御史大夫趙延昭,專門上書說姚崇這個人出現各種各種什么樣的問題,這個彈劾之間選擇的就非常蹊蹺。這還不算完趙彥昭的彈劾沒有發(fā)揮作用。緊接著殿中監(jiān)姜皎又來向皇帝請示了,見了唐玄宗的面就講說,陛下我給您道喜,您空缺的河東總管我找到合適的人選了。李隆基一聽就問了你覺得用誰合適?非常明確的回答這個位置非姚崇莫屬。姚崇這個人我通過前前后后都考察了,能文能武而且剛直不阿,他到這個位置啊一定讓您非常安心的。
聽完這一番話唐玄宗臉色就變了,這個話是你自己想的嗎?當時姜皎就懵了,這話確實是我自己想的,不是吧,這是張悅讓你來講的吧?我當初早就說過要任用姚崇,但是你們遲遲不同意,但是一聽說我要讓姚崇來當宰相了,馬上就把他推薦到河東總管了。你們這究竟是什么意思?實話實說是不是張悅讓你來的?話說到這個份上姜皎當時嚇得臉色煞白,確實是中書令張悅派我來的告訴我如何如何講,全都招了聽完了這一番話之后,李隆基心里就非常清楚了,突然間形成一個小的利益團體,它阻礙了整個王朝開展下一步的變革工作,而且更可怕的是排斥異己。
這種情況下李隆基沒有馬上碰硬,然后派人悄悄地把姚崇叫到了驪山行宮。那么有人講了張悅是個奸臣,他故意使壞嗎?其實沒那么簡單,我們看歷史人物的時候不能用簡單的奸臣或者忠臣來看待一個人,每個人的面相都是非常復雜的,一個人身上他可能做了很多壞事,但是她身上又有不少好的現象值得我們去了解。
張悅這個人不是一般人,當年他中進士的時候,可是以頭名的身份中的進士,相當于今天的高考狀元的文采能力方面也是非常突出的,在武則天的時候就已經一定的重用,而且這個人也不是沒有風骨,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就擔心別人造他的反,所以對官員方面采取了非常殘酷的手段,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手下的一個非常得勢的男寵張易之讓張悅作偽證,直接指認某個人犯罪了張悅是堅決不給張易之的面子,絕對不會誣陷任何人。而且替別人脫罪這件事情,當時在朝廷上下那是有口皆碑,所以睿宗李旦繼位的時候就重點提拔了張悅,而且讓他給太子李隆基侍讀,這就是李隆基老師的身份。
而且李隆基再發(fā)動政變,開始猶豫的時候就是他遠在洛陽,專門派人把佩刀送來,請李隆基趕緊早做決斷。但是這個張悅也有缺點,不太拘小節(jié),這個小節(jié)是什么?就是平時比較喜歡錢,比較斂財,在財務方面不僅自己收賄賂,而且還賄賂別人,身邊也有一個小的利益群體。這個趙彥昭其實在整個政變當中沒有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但是張悅就跟皇上講了,他說陛下這個人曾經參與過我們的政變密謀,跟我們兩個商量過事情,他還是起到一定功勞的,所以請陛下提拔他們。所以趙彥昭就受到了提拔,自然對張悅感恩戴德了。張悅安排他彈劾姚崇,她當然就欣然受命了。那么張悅為什么反對姚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