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1):從騎馬砍殺到排隊槍斃
騎士在戰(zhàn)場
打仗,陣型是很重要的,你單個人的力量肯定比不上一群人啊,所以一打起仗來大家肯定要抱團,而不是單打獨斗,“組織度”是很重要的。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也就是“重騎兵單位”,就好像是人肉坦克,渾身盔甲,馬也得穿上盔甲,簡直就是“武裝到牙齒”,刀也砍不透,弓箭也扎不透,沖進人堆里就是橫沖直撞,靠這個打亂敵人陣型,削弱敵方戰(zhàn)斗力。


當然,培養(yǎng)一個騎士的成本也是很高的,所以騎士大多數(shù)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只有擁有一定財產(chǎn)的貴族才能玩得起,普通的老百姓肯定沒那個條件,頂多給騎士老爺當個隨從,打仗的時候跟在后面。
如果重騎兵向你沖過來了,你必須采取一定的行動,盡可能地減小沖擊。如果離得遠,那就用箭射,離得近就讓長矛兵頂上去,或者弄些陷阱啥的??傊疄榱吮Wo陣型的完整,必須得把沖過來的重騎兵給攔下來。長矛是對付騎兵的有效武器,想想看,寒光閃閃的長矛兵排成一排,那個尖直沖著你,等著你往前沖,確實是挺嚇人的。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歐美的電影、電視劇,老百姓起來造反拿的“武器”就是草叉子和火把。

你是一個普通的種田人,你的領(lǐng)主收你的稅太高了,你不高興了,聯(lián)合其他老鄉(xiāng)起來搞暴動,然后領(lǐng)主就指揮他手下的騎士老爺來鎮(zhèn)壓你們,這時候你手里那個農(nóng)具草叉子,不正好就可以當長矛使嘛,拿來去扎騎士老爺。
不過呢,在冷兵器時代,沒有什么絕對的手段能制裁騎士沖鋒,這也使得騎士在中世紀大行其道,成為戰(zhàn)場上的重要力量。
火器時代的“排隊槍斃”
后來騎士怎么就沒了呢?因為槍出現(xiàn)了啊,那家伙騎著馬向你沖過來,你直接站的遠遠的給他一槍不就完事了,“大人,時代變了”。
中國人比較早點出了火藥科技,后來西方人也學(xué)會了。當一種新技術(shù)出現(xiàn)的時候,一般也是人們最放飛自我的時候,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都有人鼓搗過。最開始的火器也是五花八門的,但無外乎一種模式,那就是找一段管子,引燃火藥再把小彈丸打出去。這種武器有兩種硬傷,第一點就是精度不夠,只能“指哪打哪”,彈丸飛出去之后就沒影了;第二點,裝填麻煩,得找一根棍子,從槍口把火藥捅進去,塞嚴實了,然后點火開槍,打完之后濃煙滾滾的,早期的“火門槍”還得兩個人操作。
但這東西只要打中了,就能對騎兵的裝甲造成有效的殺傷,那鎧甲被打裂了,碎片還會扎到肉里造成二次傷害,這樣一個重騎兵單位基本就喪失了戰(zhàn)斗能力。
所以這種武器的優(yōu)缺點很明顯啊,怎么揚長避短呢?大家就想了個辦法,讓拿火器的士兵排成一排開槍,形成大范圍的“彈幕”,也就是大伙一起開火,提高攻擊密度,槍林彈雨之下,怎么也不愁打不中了!于是乎,“排隊槍斃”的戰(zhàn)法就誕生了。
對面一看,喲呵,對面這戰(zhàn)法挺猛啊,咱們也來吧,戰(zhàn)斗就變成大家互相“槍斃”。


早期的火器威力和精度都不行,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是冷兵器和火器混合使用的,火槍手開火,旁邊有長矛兵進行輔助戰(zhàn)斗,這樣可以遠攻也可以近防。再后來,大家在槍上裝上刺刀,這樣長矛兵也省去了,等敵軍沖過來直接“拼刺刀”就可以了。
這一時期,“陣型”也很重要,你必須保證自己的隊伍不散架,因為只有“排隊槍斃”才有戰(zhàn)斗力,你單兵卵用沒有。兩邊火槍大方針就互相開火,你只能毫無遮攔地去面對敵人的槍口,彈丸從你耳邊飛過,你只能默默祈禱別打中自己(當時武器精度都有限),前面的被打中了就給拖下去,然后預(yù)備人員上去補上。當時打仗都是敲鑼打鼓的,軍樂手拼命奏樂就是為了鼓舞士氣,你說太嚇人了,我不打了,那可不行,督戰(zhàn)員在后面等著呢,想逃?一長矛就扎上去了。
等消耗的差不多了,指揮官就判斷是否往前沖鋒了,要是全軍沖鋒,那就是收起槍來,大家排好隊往前走。你說,敵人還在射擊??!那可不管,你丫給我走就行了。你說那別齊步走,用跑的不行嗎?你身上那一堆裝備很沉的,跑過去就沒力氣了,還打什么?而且兵荒馬亂的,你一跑起來隊伍散了怎么辦?少廢話,聽命令,齊步走!


不過后來槍的精度越來越高,也有了準星,可以瞄準了,所以這種笨拙的大方針也就慢慢被淘汰了。
騎士的衰落
騎兵這兵種一直到二戰(zhàn)都還存在呢,只不過笨重的重騎兵實在是扛不住槍林彈雨,比較早地退出歷史舞臺,雖然后來出現(xiàn)了應(yīng)對火槍的“胸甲騎兵”,但面對越來越強大的火力,也很難再執(zhí)行沖鋒作戰(zhàn),對面拿機槍一轉(zhuǎn),你再牛X也寄了。所以騎兵更加重視機動性,更多地執(zhí)行一些突襲、包抄、迂回的任務(wù)。
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我們要知道,訓(xùn)練一個重騎兵的成本是很高的,不僅是裝備比較貴,你訓(xùn)練各種戰(zhàn)斗技巧也要花好多年的時間。但訓(xùn)練一個普通的拿槍的步兵成本可太低了,發(fā)你把槍,開兩槍就可以上戰(zhàn)場了,讓你上你也行,你說我打不準,沒關(guān)系,你往前開槍就行了,哪那么多廢話!如果戰(zhàn)事吃緊,就要開始“抓壯丁”了,抓來的壯丁一般都是隨便訓(xùn)練一下,就拉上戰(zhàn)場了。這么看,騎士訓(xùn)練多年的搏殺技巧就成了笑話,騎士階層也就默默消亡了,不過貴族的“尚武”精神倒還是保留了下來。
這么看,火器在社會變革方面也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被小市民用火藥炸得粉碎。
PS:本文只是淺談,并沒有太過深入地研討,也沒有涉及過多細節(jié),大家隨便看看就行了。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出處不詳,侵刪。
雜談(1):從騎馬砍殺到排隊槍斃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