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思維的涌現(xiàn),是社會制度逐漸完善的標志
去中心化思維的涌現(xiàn),是社會制度逐漸完善的標志
2021-06-16
基本上做互聯(lián)網(wǎng)的人都會去讀一本書——《失控》,這本書里主要就會說兩個字“涌現(xiàn)”,簡單來說也就是去中心化。
這本書,就讓我想到了另外一本書《長尾理論》,我感覺這個是基礎(chǔ),而《失控》則是另外的存在,完全的腦洞產(chǎn)品,完全的是開腦洞的存在,讀過的人都會被開很多腦洞,因為你會感覺這本書的很多思想會打破你之前的認知,而這些認知則是你做互聯(lián)網(wǎng)的一個提升。就像是《長尾理論》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認為是很傻的存在,但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卻有了光芒,而《失控》的很多理論也是如此,會讓你感覺以往的學習有點不對勁,至少在精英階層的都并不對勁,至少在一開始,你會感覺是和華爾街以及格林斯潘的理論相駁,所以才會開很多的腦洞!
其實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格林斯潘主要說的是人,精英理論,而《失控》主要說的是偏物質(zhì)的,雖然很多時候也是以人為本的。
《失控》簡單來說就是去中心化之后的涌現(xiàn)效應,記得以前我看《海賊王》的時候,我就有一個感覺:什么是團結(jié),就是每個人做好自己,相互有所交流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相互幫助,重點是做好自己。

這樣的思想在國內(nèi)是很不受人理解和待見的,就像是為什么國內(nèi)會有支付寶,而國外沒有。其實并不是沒有,只是有了也做不起來,畢竟這個是在相對不成熟的階段下的產(chǎn)物。因為你的金融系統(tǒng)不成熟,金融體系內(nèi)的都是躺著賺錢,所以才會有蛋糕的出現(xiàn),別人才會來搶。而對于金融系統(tǒng)成熟的,是沒有蛋糕的,是每個人只做自己的事情的,所以也就不會形成大規(guī)模的一體系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在做每個人該做的事情。
舉個例子,蘋果公司,很多人都說蘋果代工是我們的,所以我們牛等等。這個是一個方面,但是更主要的是,別人不需要,在他們的市場里面,蘋果只要做蘋果就可以了,其他的交給其他人做,這樣他們就會專注做蘋果,那么你就不可能出現(xiàn)其他的相抗衡。的確你什么都會做,那么你的經(jīng)歷就會分散,那么你就很做到最好,因為你以自我為中心,你認為你就是應該是最好最大的,反而卻做不了最好最大!
但是,這個也只是說說而已,畢竟這個會涉及到壟斷啊,還有就是當市場不是這個想法的時候,你會很容易死,因為很多其他的行為你完成不了需要別人完成,那么別人一搞你,你就死了,沒有誠信體系,沒有市場的支持,這樣的做不出來,所以我們才會是這個樣子。
去中心化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基礎(chǔ)思維,因為每個人只要做自己的那一個階段,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化就會成功,就像是算法一樣,不要想著都對,只要一些簡單的算法相互制約和相互補充,一個機器人和思維就出現(xiàn)了。
《失控》里面就說了,當你給一個機器人一個完整的大腦的時候,他是死的,因為他處理不過來,而且各個地方不協(xié)調(diào),所以生物還是牛的。但是當你給機器人一些簡單指令的時候,他反而是活的,因為他只要執(zhí)行最簡單的就可以了,每一個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你不要告訴一個不太聰明的人遇到什么要有什么樣的去見反應,你應該告訴他,不要做什么,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他很聰明,因為他只要做不要做的事情,不用動腦子去想應該做什么……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