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邏輯學》必須用什么作為科學的開端?
開端是邏輯的,因為它應當是在自由地、自為地有的,在純粹的知中造成的。于是開端又是間接的,因為純知是意識的最后的、絕對的真理。邏輯是純科學,即全面發(fā)展的純粹的知。
在一般的判斷當中,判斷與實在性之間有著對立(1+1=2,但是這個篤定確定性和這個材料1+1=2,是對立的),而在絕對的知中,它和實在性就是一體的,它本身就是絕對的實在性,其認知的材料就是其確定性本身。但是也從而失去了一切知識,變成了匱乏的知識。
絕對的知揚棄了與他物和與中介的一切關系;它是無區(qū)別的東西;于是這無區(qū)別的東西自己也停止為知;當前現(xiàn)有的,只是單純的直接性。而這種單純直接性的真正名稱是純有:有,沒有任何進一步的規(guī)定和充實,什么也不是。
開端必須是絕對的,它于是不可以任何東西為前提,必須不以任何東西為中介,也沒有根據(jù)。因此,它必須直截了當?shù)厥且粋€直接的東西,或者不如說就是直接的東西本身。正如它不能對他物有所規(guī)定那樣,它本身也不能包含任何內容,因為內容之類的東西會是與不同之物的區(qū)別和相互關系,從而就會是一種中介。所以開端就是純有。
由這樣一種洞見認為一個絕對真理必須是一個結果,一個結果必須預設一個原初真理,有了這個原初真理才能避免無限倒退。這種洞見導致了:哲學也只是個只能伴隨著某個假定的有問題的真的東西作為大前提,這種洞見使得哲學的思辨只能是個摸索。
在邏輯學的意義上,對于“進展、真正的進步”是什么:就是認知模式的范式改變(探索真理的過程同樣就是探索真理方式的變化過程,真理就是真理顯現(xiàn)方式的變化)
當我們討論開端的時候,我們會認為開端是不可回溯的,第一個,但又不得不,不斷向前回溯,這種不斷向前回溯的同時,又不斷取消其回溯性,的兩難性的困境,就是開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