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賊王》出品方與小冰合作:首個AI虛擬人上線日本版“微信”

這一次,動漫人物真的被“拽”進了現(xiàn)實。
她叫蘿卜子?(Roboko),是最近大火的動漫《我與機器妹》的主人公。

但現(xiàn)在,你不僅只是在動漫里能看到她了。
只要你有LINE(日本版微信),就可以在現(xiàn)實中直接與她對話!

能和心愛的動漫角色聊天,想想就很刺激呢~
蘿卜子是怎么走進現(xiàn)實的?
這次走進現(xiàn)實的蘿卜子,其實是一個AI虛擬人類。
她在現(xiàn)實中的表現(xiàn),不論是性格或是說話語氣,都跟動漫里如出一轍。
而在現(xiàn)實版蘿卜子誕生的背后,是兩大“實力派”的強強聯(lián)手:
《周刊少年Jump》:隸屬集英社旗下,《海賊王》、《火影忍者》等家喻戶曉動漫的出品方。
小冰(日本團隊):“AI少女獨角獸”,在NLP、計算機語音、CV和AI內容生成等方面,有著較強實力。
據(jù)日媒的報道,雙方在近日已經(jīng)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
而正值《我與機器妹》連載一周年之際,作為慶祝,他們便讓蘿卜子走進了現(xiàn)實。

那么具體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就離不開小冰沉淀已久的AI技術——小冰框架。
用“真假難辨的超級自然語音”來形容它,可以說是不足為過了。
具體而言,這個框架的背后主要包含以下技術:
實現(xiàn)長程語音交互的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
提高小冰對于對話內容、領域和節(jié)奏控制力的共感模型
融合了全雙工語音交互、實時視覺與核心對話引擎的多模態(tài)交互感官
讓小冰唱歌像真人一樣的V6版本人工智能歌曲DNN模型等等

而與同行相比,小冰框架最大的差異化在于,它是一個“session-oriented”的人工智能框架。
框架中的各部分技術共同為“交互全程”目標服務,而不僅僅關注并優(yōu)化局部。
比如,在核心對話引擎方面,技術的研發(fā)及迭代方向是為更有效地預測、保持并引導對話,而不是僅僅實現(xiàn)回應。
在語音方面,框架關注語音交互的質量與體驗是否能支持長時間的混合交流,而不僅僅是將文本內容轉為語音。
小冰已完成A輪融資,估值達10億美元
這次與集英社合作的“大動作”,是小冰近期宣布新一輪融資之后,首次對外披露日本市場的最新進展。
而這次的融資,讓小冰的估值直接飆升到了10億美元。

據(jù)了解,本輪融資由高瓴領投,五源、Neumann、IDG、GGV紀源資本,以及上輪投資人北極光與網(wǎng)易跟投。
2014年問世的微軟小冰,是全球承載交互量最大的完備人工智能框架之一,技術覆蓋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計算機視覺及人工智能內容生成。
為了加速發(fā)展,小冰團隊于2020年7月從微軟獨立。
并于去年11月完成了數(shù)億元的Pre-A輪融資。
加上此次A輪的完成,也就是說只用一年時間,小冰的估值已經(jīng)達到超獨角獸規(guī)模。
小冰還表示,更多創(chuàng)新,九月年度發(fā)布會見。
One More Thing
最后,在“破次元壁”這件事上,還有一個小彩蛋。
就在昨天,《蠟筆小新》制片人生田英隆正式加入小冰日本公司,成為產品團隊一員。
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在團隊“實習”了四個月,與年輕同事們一起塑造AI Beings的角色性格。
而除了此次上線的蘿卜子之外,集英社和小冰還有計劃繼續(xù)合作,讓更多動漫IP里的角色走進現(xiàn)實。
(搓搓小手,有點激動?。?/p>
那么你希望下一個跟你聊天的動漫角色是哪一個?
路飛?鳴人?佐助?
評論區(qū)留下你心中的那個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