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的材料成本控制實戰(zhàn)經驗
精益生產管理

今天,重點分享一下材料成本控制的一些實戰(zhàn)經驗。?
在制造業(yè),材料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要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工作。公司買什么料,買多少料,首先取決于客戶的訂單是什么樣子的,這就要求銷售部搞明白客戶那邊的需求和最新動態(tài)是什么;公司買高品質材料還是低品質材料、買國產配件還是進口配件是研發(fā)部門在研發(fā)產品時決定的;找哪家供應商買、花多少錢買是采購部決定的;而買回的材料品質高低、交貨期是否準時又會影響到生產部門的工作、產品成本的高低……在材料成本控制的問題上,公司各個部門的工作會交錯摻雜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容易管理的事情。材料成本控制的思路總的來說有2個方面:如何降低材料采購單價和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數(shù)量。這2個方面的成本控制各擁有一個很龐大很復雜的方法系統(tǒng),本文解決的是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數(shù)量的問題。?
一. ?控制材料成本的最基本工具是“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英文縮寫為"BOM"。一般是由研發(fā)部門編制的,它包括了每種產品在生產時必須要使用哪些材料,每種材料的使用數(shù)量。這個材料消耗數(shù)量里面已經考慮了邊角料的消耗、生產報廢率和不良品率。?物料清單的組成內容有:?① 產品類別?② 產品編號?③ 產品名稱?④ 材料編號?⑤ 材料名稱?⑥ 材料規(guī)格?⑦ 度量單位?⑧ 標準用量?⑨ 材料單價(由財務人員填寫)?⑩ 材料成本(由財務人員填寫)?⑾制定人?⑿復核人?⒀審定人?當物料清單編制出來了以后,會發(fā)放到:?(1)生產管理部門:根據物料清單負責統(tǒng)籌安排生產計劃;?(2)采購部門:根據物料清單負責采購什么規(guī)格的材料,采購多少;?(3)生產部門:根據物料清單決定領用什么規(guī)格的材料,領用多少;?(4)倉庫:根據物料清單決定發(fā)出什么規(guī)格的材料,發(fā)出多少?(5)質量管理部:根據物料清單判斷什么產品用的是什么規(guī)格的材料,消耗數(shù)量對不對;?(6)財務部門:根據物料清單來核算材料成本和產品成本。?? ?物料清單一旦制定出來就不能隨便改了,如果出現(xiàn)設計圖紙改變、生產困難、客戶要求變更、出現(xiàn)新的替代材料等情況,可以修改,但是一定要書面修改,并及時的書面傳達到上面的6個部門。這種變更的書面通知有2種情況:?(1)直接下發(fā)新的物料清單,注意要標明生效日期;?(2)使用《材料規(guī)格變更通知單》,注明:?① 變更原因是什么;?② 變更內容及詳細的說明;?③ 原有原料的處理方法、用原有原料制成的半成品和產成品的處理方法。?? ?特別要注意的是,物料清單發(fā)生修改時,一是一定要用書面形式表達修改,不能口頭傳達,否則容易分不清責任,隨意性太大;二是研發(fā)部有義務及時的將修改后的物料清單分別發(fā)送到6個部門。有些公司研發(fā)人員是大爺,物料清單發(fā)生修改時只是通知到了現(xiàn)場生產人員,財務部根本不知道生產工藝、生產用料已經改變了,還得定期追著研發(fā)人員的屁股后面要修改后的物料清單,這時財務算出來的成本的準確性可想而知是多么差了。?

百家管理咨詢www.kaizenjit.com精益生產培訓
二.購料管理:材料的采購區(qū)分為專用材料和常用材料,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1】專用材料:只有某種產品才用的上的材料叫專用材料。做項目的系統(tǒng)集成公司常用以下的控制方法:?① 有訂單才去買材料,需用多少才買多少。?② 銷售人員與客戶緊密聯(lián)系,搞清楚客戶以后的訂單會有多大,以便我公司備料。?③ 經常跟客戶保持溝通,客戶訂單減少時要提前通知我公司不要再補充備料了?④ 以上3點措施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專用材料生產用不上,變成呆滯材料的情況。?【2】常用材料:很多種產品都會用得上的材料叫常用材料。控制方法:設定安全存量、經濟訂貨批量和請購點。具體做法見《制造業(yè)采購成本控制實戰(zhàn)經驗集萃》,這里不說了。?

三.如何控制材料消耗:?【1】建立定額領料制度:在物料清單上會寫明做某個產品需要哪幾種材料,每種材料的標準用量是多少。生產部門根據物料清單填制定額領料單去倉庫分批領料,倉庫在發(fā)料的同時做相應的記錄工作,扣減領料單位、領料人剩余可領用數(shù)量,領料定額用完了就不能再領了,從源頭嚴格控制材料消耗。?最好是生產部門分批領料,而不是一次領完,因為一次領完的話,材料容易丟失,而且有些材料離開了存儲環(huán)境以后,容易發(fā)生變質、生銹等損耗情況,還是分批領用妥善一些。?【2】如果領用的材料已經全部消耗完了,但是產品尚未生產完畢,則生產部門填制超額領料單,找相關責任人簽字后,再去倉庫領料,以便分清責任:?(1)物料清單的標準用量計算有誤,找研發(fā)部門工程師簽字,并修改物料清單;?(2)工人操作失誤,找車間主任簽字,由車間承擔超額消耗材料的成本,車間主任自然會去培訓員工,改正他們的錯誤操作;?(3)機床故障造成材料損壞,找機床維護保養(yǎng)人員簽字,要求他負責;?(4)原料本身的質量太差,技術指標不過關,找采購部門負責人簽字,責任算在采購部頭上;?? ?每月底將本月的所有超額領料單匯總,統(tǒng)計超額材料消耗的數(shù)量、金額和原因,報給主管生產的副總,讓他去召集相關責任人開會,想法解決這些問題,改進自己的工作,下次不要再出現(xiàn)超額領料的問題了。

四. ?材料消耗定額的制定:?【1】材料的消耗定額分為2種:?(1)工藝性消耗:在下料或加工制造的過程中,由于工藝技術的原因必然產生的材料消耗就是工藝性消耗。包括了下腳料、邊角料的消耗。;?(2)非工藝性消耗:在下料或加工制造的過程中,不是必須發(fā)生的材料消耗就是非工藝性消耗,如廢品、材料檢驗、運輸不善、保管不善等方面的損耗。?【2】原材料消耗定額的制定:?(1)公式:原材料消耗定額=單位零件凈重+各種工藝性損耗?(2)定額數(shù)據確定的3種方法:?① 技術測算:研發(fā)人員、技術人員根據加工零件的形狀、尺寸、材料類別,計算出它的凈重,然后根據工藝指導書、工藝文件的規(guī)定,確定工藝定額。適用于產量大、使用規(guī)則材料的產品;?② 統(tǒng)計分析:研發(fā)人員、技術人員根據同類產品半年或一年生產了多少數(shù)量、實際消耗了多少材料,加權平均一除即可,適用于新產品的材料消耗測算;?③ 經驗估計:研發(fā)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根據平時積累的經驗,估計出一個消耗定額;?【3】輔料消耗定額的制定:?① 與主要原材料結合使用的輔料,可按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額的比例確定;?② 與產品直接相關的輔料,可按產品單位數(shù)量、面積、重量、長度來確定。比如包裝用木箱、紙箱、塑料袋可按產品數(shù)量決定,一雙鞋配一個紙鞋盒,一件衣服10個紐扣。電鍍、油漆、熱處理等化工工藝可按產品的面積或重量計算。?③ 與設備開動時間或工作日有關的輔料,可按設備開動時間或工作日來確定。比如潤滑油、軸承、接觸器、剎車裝置、吊車用鋼絲繩等,每多長時間更換一次;?④ 與使用期限有關的輔料,可按規(guī)定的使用期限來確定。比如勞保用品、清潔用品、三角帶等,2個月換一副勞保手套;?⑤ 對于難以核算的輔料,可以按照產值的比例計算消耗定額,比如一些小零配件,每萬元產值允許消耗多少元輔料。?? ? ? ?推薦:財務人員必看的一部好書《戰(zhàn)略預算-管理界的工業(yè)革命》。《戰(zhàn)略預算-管理界的工業(yè)革命》是國內第一部走直線、全過程案例、系統(tǒng)化管理的著作!也是國內第一部敢于對財務人員承諾全過程系統(tǒng)化實戰(zhàn)效果的好書,財務人員必看!?【4】燃料動力消耗定額的制定:直接與產品產量掛鉤。每生產100件產品,允許消耗XX度電、XX噸水、XX立方米天然氣、XX立方米壓縮空氣等等。?【5】工具消耗定額的制定:根據產品的加工時間、加工數(shù)量、工具的使用期限來確定。比如量具3年報廢,鉆頭3000小時后報廢,刀具1000小時后報廢。?

五.關于代用材料、邊角料的問題:在生產上,有時會出現(xiàn)以下情況:?(1)研發(fā)人員、生產人員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邊角料可以用在某些零件、產品的生產加工上;?(2)研發(fā)人員、生產人員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材料缺料時,可以用別的材料代替使用。?這時,無論是代用材料需要去倉庫領用,還是生產部門自己利用生產剩余的邊角料,都要填寫代用材料申請單,并將此書面材料送交以下部門簽字:?(1)研發(fā)部門:研發(fā)部門簽字以保證代用材料不會損害產品質量;?(2)質量管理部:質量管理部簽字以表明他們知道了這個新情況,在檢驗時特別注意利用代用材料、邊角料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要求;?(3)倉庫:倉庫不需簽字,但是倉庫要看到研發(fā)部門的簽字才能發(fā)出代用材料;?(4)財務部門:財務部是否需要簽字,要區(qū)分2種情況:?① 使用的是代用材料:此時需要財務部的簽字同意,因為不同的材料其生產用途是不一樣的,而一個產品的售價決定了它能夠忍受的成本是多少。有些代用材料從技術上來講是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材料的,但是代用材料如果更加昂貴,從經濟角度考慮用不起、不合算,則財務部必須加以限制,不允許使用,不簽字批準。生產急需的找主管生產的副總簽字特批。?② 使用的是邊角余料:此時不需要財務部的簽字同意,因為邊角余料成本已經在原先領料的時候計入成本里了,不需要重復計算了。?但是無論是使用代用材料還是邊角余料,原有產品的成本必然改變了,必須及時通知財務部,按照新的生產情況核算成本,否則成本就失真了。

六.呆滯材料和呆滯存貨的預防管理:?? ??呆滯材料有2種,一是指材料質量是好的,但是生產用不上的閑置材料,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再次用上;二是指生產上用得上,但是因為買的太多了,暫時用不上的囤積材料。呆滯存貨是指賣不掉的存貨。呆滯材料和呆滯存貨的產生原因很復雜,因為公司很多部門的工作活動都會影響到材料管理,要想消滅呆料和呆貨,各個部門都要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以下分部門來說:?【1】銷售部:?(1) 做好市場預測和銷售計劃;?(2) 搞清楚客戶要求的產品規(guī)格、技術標準、檢驗標準、數(shù)量、外觀包裝等各方面的要求,目的是減少退貨、爭議的幾率;?(3) 銷售部要緊密聯(lián)系客戶,一旦客戶要求變更產品規(guī)格,則要以書面通知我公司;一旦客戶未來訂單縮小,則銷售部趕緊通知生產部減少備貨、通知采購部減少備料。?【2】研發(fā)部:?(1)材料設計盡量標準化,不要用的都是特殊規(guī)格的材料。因為特殊規(guī)格的材料第一是貴,采購量小,難以把采購單價降下來;第二是交貨期通常都比較長;?(2)產品設計時就正確無誤,材料利用率盡量高一些;?(3) 簡化產品設計,盡量用便宜材料、盡量使用本地材料、盡量在國內采購;?(4)研究代替材料的可行性和本材料的其他用途;?(5)制定好標準產品的校正標準,在生產不良品率、報廢率上面不要出現(xiàn)模棱兩可的爭議。?【3】采購部:材料的料源選擇、樣品核準、進料驗收、倉儲管理、退貨追蹤的方法詳見《制造業(yè)采購成本控制實戰(zhàn)經驗集萃》。?【4】生產部:?(1)做好生產計劃,保持產銷協(xié)調。這里面有2個問題:一是避免銷售人員太樂觀,結果生產出來了賣不出去;二是避免為了要提高生產效率、攤薄固定成本就超量生產,結果 市場變化了,產品過時了賣不出去;?(2)不要一次領太多的料,容易造成丟失、變質和超量生產。?

七.呆滯材料和呆滯存貨出現(xiàn)后的管理:有呆滯材料和呆滯存貨的公司,應該成立呆料呆貨處理小組,首先給每一種材料和產品設定期限,入庫后XX個月沒有消耗掉就變成了呆料和呆貨了,然后計算存貨的庫齡,去找出呆料和呆貨,填在庫存盤點表上,然后分別加以處理:?(1)呆滯材料的處理:?① 呆滯材料修改后、加工后,想辦法用到別的產品上去;?② 低價賣回給供應商;?③ 供應商不要的話,低價賣給同行其他公司;?④ 實在沒辦法只好報廢,賣給廢品回收公司;?(2)呆滯存貨的處理:?①促銷活動時打折處理、低價處理、跳樓價、揮淚狂甩;?②促銷活動時搭配出售,買了某件商品后加5元可以再買一件呆貨;?③ 促銷活動時搞贈品銷售,買一送一;?④ 如果呆貨是民用消費品,還可以發(fā)給員工當福利,比如鐘表廠給員工送鐘;?⑤ 實在沒辦法只好報廢,賣給廢品回收公司。
——? ?END? ?——
版權申明:精益爭霸尊重版權并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chuàng)作;如文章視頻、圖片等涉及版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將根據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