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期間】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日本潛艇(上)
之前看I-24號潛艇的信息的時候?qū)@個開始感興趣的,想著淺淺寫一篇在這過程中也可以了解到更多東西因此就有了這一篇。內(nèi)容主要為歷望審核大大可以看看再做決定。

甲標的”袖珍潛艇(M-14、M-21 和 M-24)各配備兩名船員,進入悉尼港擊沉了庫塔布爾號補給船(HMAS?Kuttabul)上導致了21名水手遇nan。

在日本襲擊悉尼(港)事件發(fā)生后的幾天里,澳大利亞新wen部全天候監(jiān)k日本的廣播,但直到 6 月 5 日才收到與悉尼港襲擊事件有關的公共廣播。

截獲的廣播:5 月 31 日,“”di國”海軍用小型潛艇襲擊了悉尼港。"我們"成功入港并擊沉了一艘軍艦。

盡管麥克阿瑟的總部在 6 月 1 日發(fā)表了一份簡短聲明,但有關襲擊事件的第一份詳細報道卻是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廣播。
當關于襲擊事件的最初的消息來自墨爾本而非悉尼時,這還引起了悉尼媒體的憤怒(是吧挺有意思)。當時的海軍部長因不允許悉尼發(fā)布關于此次襲擊的消息而在眾議院遭到猛烈抨擊時,馬金先生(此時土澳的海軍部長)回答說:“人們認為提前宣布是不可取的,因為敵艦可能仍在附近。”(你本地沒報道,幾百公里外的墨爾本卻是報道了。。英美的廣播也報道了。。)

作為對日本襲擊悉尼的回應,此時的澳大利亞副總理弗朗西斯·福德在議會發(fā)表了以下講話:
公眾不應自滿地認為這是R軍在這片水域發(fā)動的最后一次襲擊。他們(R軍)企圖通過突襲使戰(zhàn)爭更接近澳大利亞的工業(yè)中心。我們所有的部門應該清楚要永遠保持警惕的絕對必要性。它應該成為我們?nèi)w人民全心全意合作進行全面戰(zhàn)爭的新動力。

弗朗西斯·福德的話是對的。6 月 3 日,佐佐木阪急將軍(Hankyu Sasaki)指揮的潛艇之一:I-21號潛艇(參加過偷襲珍珠港)開到了距悉尼 40 英里處的水面,并用火炮襲擊了澳大利亞輪船時代號。輪船本身沒有武裝,在遭受襲擊后他們的船沒啥事并于次日抵達了新南威爾士州第二大城市:紐卡斯爾。

同一天的晚上 11 點 30 分,在時代號遭到襲擊后不久,I-24擊沉了從紐卡斯爾到懷阿拉的澳大利亞散貨船(這時候鐵酋長號被用來運鐵礦石)鐵酋長號(Iron Chieftain?)。鐵酋長號(Iron Chieftain )于6 月 3 日晚上 10:00 從紐卡斯爾起航,在波濤洶涌的海中只能以 6 節(jié)的速度航行。在距紐卡斯爾港 27 英里處,I-24號潛艇浮出水面并向鐵酋長號發(fā)射了一枚魚雷,并且擊中了它的左舷。

滿載著可樂的鐵酋長號(Iron Chieftain?),在五分鐘內(nèi)就沉沒,包括船長和總工程師在內(nèi)的12 名船員遇nan。

其中一名幸存者、海軍炮手西里爾·喜來登 (Cyril Sheraton) 在《悉尼先驅(qū)晨報》(Sydney Morning Herald) 上對鐵酋長襲擊事件作了如下描述:
魚雷擊中時,我穿著睡衣和值班大衣站在炮旁。我試圖用火炮還擊,但沒有機會。船長和三副在艦橋上注視潛艇五六分鐘后,船長大喊“Hard a'rightboard(右滿舵)”。但是魚雷在船轉(zhuǎn)向前就擊中了。我可以在左舷看到 200 碼外的潛艇。當船在我身下沉沒時,我被拖上了木筏。船沉沒后,潛艇繞著我們的筏子轉(zhuǎn)了一圈,我們以為我們可能要被機槍掃射了,所以我們就躺著不動。潛水艇也離開了,只留下了在黑暗中漂流的我們。

當鋼鐵酋長號沉沒的消息傳到悉尼時,海軍少將穆爾黑德-古爾德(Muirhead-Gould)下令關閉了悉尼和紐卡斯爾的港口,禁止港口內(nèi)的船只出海,并警告已經(jīng)出海的船只要以“Z字形”行駛。

反潛船賓格拉號(HMAS?Bingera)從悉尼啟航去尋找幸存者,并帶走了一些船員,其中包括上面提到過的海軍炮手西里爾·喜來登?(Cyril?Sheraton)?。30 小時后,另外 25 名船員劃著救生艇上岸了。

在二副布雷迪的帶領下,救生艇救起了他們可以在水中看到的所有人。當找不到更多的幸存者時,他們開始在洶涌的浪潮中劃船,他們輪流劃槳與取暖。在幾個小時后,海浪減弱,情況變得好了些。男人們開始唱歌以鼓舞士氣,但不久后他們就停止了因為能不能回家還是個未知數(shù)呢。他們繼續(xù)默默劃船。

30 小時后,他們終于抵達悉尼北部離The Entrance約一英里處。由于不熟悉該地區(qū),布雷迪向天空發(fā)射了信號彈,但當?shù)貪O民并不理解這啥意思沒有理會兒。當救援遲遲未到時,他們只能在疲倦、濕透和寒冷的處境下慢慢地劃上岸。

6 月 4 日黎明,在鋼鐵酋長號(Iron Chieftain)沉沒 6 小時后,I-27號潛艇在前往塔斯馬尼亞海域的途中浮出水面并襲擊了加博/蓋博島 (Gabo Island)以南 35 海里處的澳大利亞輪船巴旺號(SS Barwon)。

潛艇用火炮開始攻擊,隨后一枚魚雷在巴旺號(SS Barwon)旁爆炸(沒擊中)。魚雷爆炸產(chǎn)生的金屬碎片落在船上,但沒有對船只造成損壞或人員傷亡。巴旺號(SS Barwon)成功逃脫了。我在查資料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了有海外網(wǎng)友在這艘船上當過二副不過是在1960年代末

同一天下午 4 點 45 分,I-27號潛艇用魚雷擊中了滿載著錳礦并準備開往紐卡斯爾的澳大利亞輪船鐵冠號(Iron Crown)。

鐵冠號(Iron Crown)在一分鐘內(nèi)沉沒并帶走了包括船長在內(nèi)的 37 名船員(有5名船員逃脫)。當一架澳大利亞哈德遜反潛機突然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時,I-27號潛艇被迫緊急下潛離開這里。

查資料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對姐弟分散了80年就是因為這事,他們的父親和船一期沉了,母親不在了,他們兩個未成年還沒人監(jiān)護所以直接送孤兒院然后被領養(yǎng)到了兩個不同的家庭直到鐵冠號被發(fā)現(xiàn)時他們才再次相見。

澳大利亞海軍當局對日本潛艇活動的增加和對盟軍船只的頻繁騷擾感到極度緊張。6 月 4 日,澳大利亞海軍委員會決定暫停所有從澳大利亞東部和南部港口出發(fā)的商船航行。日本海軍的政策是限制潛艇指揮官可以向特定目標發(fā)射的魚雷數(shù)量。商船和驅(qū)逐艦只分配了一枚魚雷,巡洋艦保證三枚,戰(zhàn)列艦和航空母艦則可以發(fā)射三枚以上的魚雷。由于這項政策降低了擊沉商船的可能性,佐佐木命令他的潛艇部隊在襲擊商船的時候用甲板炮攻擊,以節(jié)省魚雷。

當佐佐木的潛艇部隊發(fā)動破壞行動時,盟軍飛機繼續(xù)在海上搜尋潛艇襲擊者。在此期間,有許多關于潛望鏡的目擊報告。然而,他們并不知道這些其實是佐佐木的潛艇部隊為了迷惑他們而投放的”誘餌潛望鏡“。
這些”誘餌潛望鏡“是用涂成黑色的長竹棍制成的,竹棍的頂端附有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的鏡子。在水面以下,有兩個清酒瓶綁在誘餌潛望鏡上(沒找到圖)。玻璃瓶里一半裝著沙子,一半裝著柴油。瓶子(和填充物)的重量會使竹棍在水中直立漂浮,一旦瓶子在炸彈或深水炸彈攻擊后破碎,油就會浮到水面,讓敵人相信攻擊成功。
據(jù)報道,6 月 6 日上午,一架荷蘭飛機在悉尼東南 8 英里處發(fā)現(xiàn)了一個”誘餌潛望鏡“,但是他們也當潛艇給打了。在看到海面漂浮的柴油后他們離開了并報告上級他們成功損壞了一艘潛水艇。還有一個”誘餌潛望鏡“后來被一名漁民撈了上來,并將其交給 海軍少將穆爾黑德-古爾德(Muirhead-Gould)的下屬進行檢查。

同樣在 6 月 6 日,22 歲的飛行中尉希區(qū)柯克(Hitchcock?)在紐卡斯爾以北的威廉鎮(zhèn)/威廉斯敦 (Williamtown) 駕駛哈德遜反潛機與臨時拼湊出來機組人員(包括一名基地醫(yī)療官)一期起飛搜尋敵方潛艇。在悉尼以東 80 英里處,高度2,000 英尺的高空飛行時,空中炮手莫頓中士發(fā)現(xiàn)了一個潛望鏡。希區(qū)柯克突然下降到 500 英尺并開始攻擊,但不小心將所有的炸彈都拋出了,炸彈都落在潛望鏡的后面。希區(qū)柯克駕駛著哈德遜反潛機在該海域上空盤旋了半個小時。

他回憶道:雖然看到有氣泡浮上海面,但沒有看到油因此他認為他沒有成功擊中潛艇,但報紙報道卻不這么認為,他們稱希區(qū)柯克和他的機組這次成功擊沉了一艘R軍潛艇。希區(qū)柯克告訴作者,報紙的報道起到了鼓舞士氣的作用,他和他的劇組人員在短時間內(nèi)名聲大噪。在悉尼港襲擊事件發(fā)生后的幾天里,居民們開始恢復正常的日常生活。不過當佐佐木的潛艇部隊中斷了對盟軍貨船的襲擊行動并將注意力轉(zhuǎn)向恐嚇平民時,悉尼民眾的情緒從憂慮變成了恐慌。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