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上“冰湯圓”的景觀
坐落于吉林中西部的洮南市四海湖國家濕地公園發(fā)生了一幕壯觀吸引住了很多網民看熱鬧:在四海湖上,不計其數(shù)顆冰球沉積在水面的冰面下,看起來密麻麻非常尤其,被品牌形象的稱之為“冰湯圓”,正逢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前夜,發(fā)生那樣獨特的“冰湯圓”園林景觀也是增加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氣氛。
經專家研究,冰湯圓的成因,主要和四海湖接連5天下的大雪有關,當時湖面并未結冰,從天上落下的雪掉落到湖面上時,形成了一種重要的凝結核——晶核。湖面開始結冰時,落下的雪和冰混合在一起。這時從西北吹來的大風把湖面上的雪吹到水里,被吹成各種形狀的雪球,在風的吹動下,聚集到了東南方向的凹岸水域,漂浮著雪球的湖水受到堤壩的阻擋,在風浪的反復作用下拍擊堤岸后又折返,雪球在這反復作用下被打磨的越來越圓,形成冰湯圓。隨著不停的下雪,雪冰一直在加厚,最終“冰湯圓”一層層被冰封在冰下,形成壯觀的“冰湯圓”景觀
關于“冰湯圓”形成的條件,網上有著多種觀點,這里就列舉其中一個,“冰湯圓”的形成可能是和近期該地區(qū)溫度模式的轉變有關。在進入冬季以來,東北地區(qū)的氣溫模式一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國家氣候中心的數(shù)據顯示,在近期的2月上旬中后期(2月6日-2月10日),我國東北多地氣溫明顯偏高,東北三省普遍偏高2-4度,局部超過4度,導致四海湖的湖水沒那么冷。但隨后,隨著冷源滲透,東北多地的氣溫開始逐漸向著偏低演變,但湖水的溫度降得沒那么快,所以岸邊的一部分湖水凍出很多小冰核,在風的作用下在湖水中翻滾,一層一層上凍,終于凍成了冰湯圓,最終在水溫下降到位后,全部被冰封在湖里。從洮南的實況氣象數(shù)據上看,確實出現(xiàn)了比較急劇的降溫,最高氣溫從2月9日前后的0度附近一路下降到近期的-10度左右,最低氣溫從-12度上下迅速滑落到-24度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