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閑暇之余重溫了整個系列,又冒出做點紀念的沖動。作為動畫的終點,《小長門》還是給我?guī)砹四母杏|。遺憾的是,其本身的閃光點實在寥寥。即使提前個二三十年,這種主打青澀戀愛的作品估計也乏人問津。相較正傳天馬行空而不失真實感的世界觀,時間軸錯亂卻自成一體的情節(jié),無異于蒹葭比玉樹。實際上,除去支離破碎到難以自圓其說的致敬情節(jié),兩者間沒有任何確實的聯(lián)系。不能充實原作的衍生品,說是畫蛇添足也毫不為過。然而觀眾終歸會把同名同姓的角色聯(lián)系到一起。所以與其說是補償有希,不如說是滿足有希的粉絲。這大概就是該作的價值所在。
至少對我來說,不少出場人物與已有的形象無法重合。成為女主角的有希,不再有雪的韻味。即使是失憶下的人格,也只算是潔凈的棉花,沒有原先的冷色調(diào)可言。大概是太尋常的緣故,沒有獨自背負的沉重使命,也沒有震撼人心的高貴品質(zhì)。抹去外星人的設定后,只能讓有希扮演一個靦腆而笨拙的吉祥物,被眾人照顧,卻鮮有貢獻。而在春日身上,名為行動力的光輝一如既往地閃耀,而戾氣的紫外線卻散射殆盡??蓻]有一度自我放逐的孤傲,就沒有抗爭和求索的必要。早已習慣了形式和禮節(jié),理解并體諒他人的處境,能夠在普通的娛樂中獲得快樂,即使偶爾還會尋求一些別樣的刺激,也構(gòu)不成不受歡迎的理由。老實說,連非得在外校搜集同伴的理由都找不到。但也因為這種常規(guī)的善良,無法在有希眾望所歸的時候挑起事端??傊?,為了淡化矛盾,大部分角色(包括后來的佐佐木)都只是蜻蜓點水般地引發(fā)波瀾。戀情能夠如愿以償,只是因為競爭者紛紛不戰(zhàn)自退,這種勝利實在是雞肋。
盡管有失真之處,這個獨立而完整的故事還是給人以遐想的空間。至少男主性格上沒有肉眼可見的變動,會有底線地隨波逐流,卻認真而謹慎地對待感情。而且無論在哪,最終都是由阿虛一槌定音的。設想本傳中阿虛失去所有原世界的記憶,加入文學社后,有一天春日偶然出現(xiàn)在他面前并憶起七夕的往事,故事會怎樣發(fā)展?春日應該會久違地拿出勁頭,對一臉茫然的阿虛訴說抱怨,然后不由分說拉著他建立起新的組織。文靜而非怯弱的有希估計會主動摻和進去,連帶著憂心忡忡的朝倉。也許過一段時間,一個又一個老熟人被迫成為這個非法團體的一員……似乎也還有得折騰?;蛘邠Q個假設,外傳中失憶的有希就是大明神降臨,向又是一臉茫然的阿虛解說自己的身份,并給他選擇世界的機會……也許故事的走向會更加精彩,就像《約定》和《困惑》中一樣,盡管這兩部游戲也有機械地致敬的毛病就是了。而且這兩種情形下,身為第一道光的有希,未嘗不能與春日一戰(zhàn)。但想要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可就困難了。
而且以戀愛為主旨其實并不令人滿意。正傳開始時兩人顯然不適合作為學習對象。在以阿虛為契機發(fā)生嬗變后,才有推崇的意義。偏執(zhí)者與世界和解,空虛者讓自我蘇醒。我個人討厭稱之為成長或是救贖。對地上的人來說,天上的人遙不可及,反之亦然。遠觀很容易,但想要零距離接觸就得脫胎換骨。正因為如此,更像是犧牲。但在同一土地上,溫柔和雄心都只是廉價的點綴。
話雖如此,還有這個外傳對我而言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