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看完,內(nèi)牛滿面 | 求求你真的不要錯過這本書 | 《倫敦最后一家書店》

一本一本地讀,一點一點地改變。

?? 主要內(nèi)容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德國對波蘭發(fā)動了蓄謀已久的戰(zhàn)爭,整個歐洲也都籠罩在戰(zhàn)火的陰云之中。
初到倫敦 - 就在這個時候,主人公格蕾絲和閨蜜薇芙一起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大都市——倫敦,投奔母親的好友韋瑟福德夫人。在韋瑟福德夫人的幫助下,格蕾絲來到埃文斯先生的櫻草山書店工作。雖然此時的格蕾絲并不是一個閱讀者,但她還是努力打理混亂的店鋪,希望六個月后獲得埃文斯先生的推薦信,以便她可以和薇芙一起在更好的百貨公司工作。
閱讀初體驗 - 在書店工作期間,一位英俊的顧客喬治向格蕾絲解釋了閱讀的魔力,并在離開倫敦去參加戰(zhàn)爭前送給她自己深愛的《基督山伯爵》。正是這本書開啟了格蕾絲的閱讀之路,她很快成為了一名狂熱的讀者,也第一次知道了閱讀之美:通過閱讀,可以乘坐文字的翅膀,出發(fā)去一個全新的世界;可以去學(xué)習(xí)別人的經(jīng)驗,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可以通過閱讀,來填補自己的空虛……
愛上閱讀 - 因為愛上閱讀,格雷斯在六個月的約定到期后,選擇了繼續(xù)留在書店工作,也因為她的努力付出,書店的業(yè)務(wù)日益增長。她和喬治也因為戰(zhàn)爭期間盡可能的通信,以及他們對于書籍的熱愛,兩顆心越靠越近。雖然這些看似美好,但是實際的生活卻隨著希特勒在西線的推進,越來越糟糕:人們忙著開挖建設(shè)防空洞,花園里的花變成了各種蔬菜,兒童被疏散到鄉(xiāng)下,整個倫敦實施燈火管制,城市半空懸浮著用來對抗空襲的銀色氣球......最終,空襲還是不可避免的發(fā)生。

防空洞讀書會 - 和當(dāng)時留在倫敦的大部分人一樣,格雷斯也承擔(dān)著兩份工作。白天她是櫻草山書店的店員,晚上或者空襲時,她是義務(wù)空襲防御督察員。每次躲空襲時,她都會讀書,似乎就能屏蔽外界的喧囂。而一次在地鐵站躲空襲時,她身邊的人好奇地問起了她在讀的書,她就給身邊的人講起來書里的故事,并最終在大家的請求下,靦腆的格雷斯鼓起了勇氣,為大家朗讀書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情節(jié)也牽動著在場每個人的心,讓他們的思緒短暫地離開了戰(zhàn)亂的現(xiàn)實,獲得了繼續(xù)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防空洞的讀書會,自此開始延續(xù)下去,甚至慕名而來的人還越來越多。
繼承書店 - 但是戰(zhàn)爭畢竟是殘酷的,包括韋瑟福德夫人的兒子在內(nèi),越來越多的人在戰(zhàn)爭和空襲中遇難。倫敦書店集中的區(qū)域也慘遭轟炸,很多書店被毀,大量的圖書被燒毀,好在偏僻的櫻草山書店還能幸存下來。只是不久之后,書店的主人埃文斯先生,也因為身體的疾病突然去世,而沒有家人的他,把書店和所有的財產(chǎn)都遺留給了格雷斯。書店現(xiàn)在是她的了,格雷斯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加倍努力,一定要讓櫻草山書店發(fā)揚光大。這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埃文斯先生,和所有熱愛閱讀的讀者們。
涅槃重生 - 隨著戰(zhàn)事的發(fā)展,人們漸漸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也迎來了德軍最后的瘋狂。在德軍實施倫敦轟炸的最后一個晚上,櫻草山書店也不幸受損,但是在很多人熱心的幫助下,卻奇跡般地幸存了下來,人們稱這是倫敦的最后一家書店。在破損的樓梯上,格雷斯笑中帶淚的翻開了手中的書,為大家認真地朗讀起來,所有人,也都跟隨著她,進入了一個沒有硝煙的世界。。。

?? 為什么推薦這本書
這本書溫暖、治愈,并且能夠給人以力量。
它不僅是一部關(guān)于愛情和歷史的小說,更是一部關(guān)于閱讀和書籍的贊歌。通過格蕾絲的經(jīng)歷,向讀者展示了閱讀的力量和書店的價值。
書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都非常真實和感人,很多的細節(jié)能夠突然擊中淚點,讓讀者不僅可以領(lǐng)略到歷史的苦難和人性的脆弱,也可以感受到人類對于和平、生命和文明的執(zhí)著和堅持。如果你喜歡歷史和浪漫小說,并且對書店和閱讀有強烈的興趣,或者只是單純的想要一個特別好的閱讀體驗,那么我強烈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 讀后感
在享受這個溫暖的故事,和格雷斯一起經(jīng)歷和體會人間冷暖的同時,我其實也一直在思考一些問題:一是讀書的意義;二是書店的意義。
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做讀書博主的三年來,我也不止一次的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讀書能開闊視野,能提升認知,能強化自我,等等等等。。。
這些其實都沒錯,所以我在過去一年多的內(nèi)容,大部分都漸漸轉(zhuǎn)向效率提升、時間管理、投資理財或者個人長成之類的主題,閱讀的書籍,也大多集中在這類“功利性”的內(nèi)容上。但是坦白說,如此目的性強的閱讀,收獲可能很多,但體驗并不美好。所以,大多數(shù)只能以“延遲滿足”這樣的借口來安慰自己,并且繼續(xù)閱讀下去。
直到在手術(shù)的修養(yǎng)期間,淚流滿面的讀完這本書,才又讓我找回閱讀“最初的美好”。就像格蕾絲在閱讀中能夠暫時忘掉外面的轟炸一樣,我在閱讀這本書時也忘掉了自己手術(shù)帶來的不適感,還有最近各種煩心的事情,甚至差點錯過去醫(yī)院復(fù)查的預(yù)約。

也許就像毛姆的那本書名一樣: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在南半球不算晴朗的夏末,卻被咖啡的香味和一個美好的故事包裹著,一切平靜而幸福。
所以,閱讀首先應(yīng)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它不能帶來快樂,那又為什么值得我們義無反顧的一本一本讀下去呢。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真的找回了閱讀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快樂。至于其他的“好處”,其實可以用書里喬治的話來概括。(如下)

我們能為實體書店做點什么?
除了讀書的意義之外,這本書也讓我思考了書店的價值和意義。
你上一次去逛書店,是什么時候呢?
在今天這個數(shù)字化的時代,人們真的很少去實體書店買書,而是更多地選擇了在線購書。實體書店的生存,是可想而知的難,特別是在過去三年社交距離越來越大的背景下,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真的越來越小。但是,實體書店作為一個文化場所和社區(qū)中心,仍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本書中的櫻草山書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不僅是一個書店,也是人們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場所。

我在珀斯當(dāng)?shù)刈類廴サ囊粋€咖啡館,其實也是一家書店。店里總是能看到愛書的人們組織的小型讀書會或者交流活動。所以,書店的存在,不僅僅使因為人們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和文化產(chǎn)品,也可以結(jié)識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彼此的閱讀體驗和故事。

作為一個普通的閱讀愛好者,面對實體書店的生存壓力,我們其實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可能只是多去一次書店,多買一本書,就像書中的讀者幫助格雷斯一磚一瓦的重建櫻草山書店一樣,貢獻一點自己小小的力量。
?? 最打動我的摘抄
“閱讀對于我來說…” 他先是眉頭緊鎖,而后又馬上舒展開,看來是到了合適的措辭,于是繼續(xù)道,“就像出發(fā)去一個全新的奇妙世界,之所以能去到那里,我憑借的不是火車或輪船,而是書上的文字讀書可以讓你體會他人的人生,了解他人的視角,讀書本身就是學(xué)習(xí),有了書上學(xué)來的經(jīng)驗,你就可以少走彎路,就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已?!八约铀伎己笥盅a充道,“我覺得,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種空感,總希望能有什么東西將其填滿,對我而言,能填補空虛的就是閱讀?!?/p>
竟然有人為了保護書而舍棄生命,最終目的是保護人的思想和生命不被肆意扼殺。
格蕾絲笑中帶淚地翻開手里的書,認真地朗讀起來,所有人駕圈隨她一起進入了一個沒有硝煙的世界。人生總是會有痛皆和無泰,墓至?xí)袩o法遏制的恐懼,但我們要明白,無論遭遇什么困難,我們始終都要有面對挑戰(zhàn)的勇氣。
哪怕是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只要我們有不屈的精神,只要有愛,只要我們還能從書中讀到力量和勝利,生活就會充滿希望。
一本一本地讀,一點一點地改變。
記住,你永遠沒辦法拯救全世界,但只要你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斷努力,就足夠了。

?? 適合人群
所有人。
真的!所有人!
?? 相關(guān)書籍
本書中格蕾絲閱讀書單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簡·奧斯汀《愛瑪》
狄更斯《雙城記》《圣誕頌歌》
瑪麗·雪萊的《科學(xué)怪人》
達夫妮·穆里?!逗麎簟?/p>
伍爾夫《海浪》
溫妮弗雷德·霍爾特比《南里丁》
喬治·艾略特《米德爾馬契》
莎士比亞《奧德賽》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
其他以書店或書籍相關(guān)小說
海蓮·漢芙 《查令十字街84號》
辛西婭·斯旺森 《書店女孩》
加·澤文 《島上書店》
肖恩·白塞爾 《書店日記》《書店四季》
馬庫斯·蘇薩克 《偷書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