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故事16——魏惠王吞蛭
第十六課
原文
zǐ yuē gǒu zhì yú rén yǐ wú è yě
子 曰: “茍 志 于 仁 矣, 無 惡 也?!?/p>
解 釋
孔子說:“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會去做壞事?!?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課文分析
孔子認為,一個立志成圣成賢的人,他的心是光明的,他的行為是中正的,他的品格是高尚的。他會一生追隨圣人的腳步,并時時以仁德來要求自己。他立的志是大志,是高志。他與丑惡無緣,更不會與小人為伍。我們常用“宅心仁厚”這個詞來形容一個有愛心,有慈悲心的道德君子。春秋時的魏惠王就是這樣一個仁德厚重的君王。
故 事
魏惠王吞蛭(zhì)
春秋時期的魏惠王,是一個宅心仁厚的君主。魏惠王愛吃涼拌菜,一次廚師端上來一盤涼菜,惠王發(fā)現有條水蛭(螞蝗),按當時法律,廚師要被斬首,惠王仁慈,不忍說出,就悄悄把水蛭吞了下去。由于心理作用,過后覺得肚子隱隱作痛,召來御醫(yī)問詢。御醫(yī)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伸出大拇指夸贊惠王,并說:我王勿慮,慈心能解千毒,大王不但身體無恙,還會健康長壽。魏惠王釋然。
劉玄德不舍百姓
三國時期,劉備有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劉備“三讓徐州”后,被曹操盯上。當時劉備只有幾千人駐守新野小縣城,曹操十萬大軍來攻打新野,眾將建議放棄新野轉移到徐州防守,但劉備舍不下新野百姓,百姓也愿意跟著劉備軍隊撤退。數萬新野百姓拖家?guī)Э诟鴦涑吠熘荩熊娝俣确浅B徊懿俅筌娮飞?,在亂軍中,劉備險些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劉禪(阿斗),自己的軍隊也損失慘重,可見劉備的“仁”到家了。
劉備雖敗,但收獲了人心。全天下人都知道劉備玄德,很多能人驍將都來歸附他。一時,劉備軍中人才濟濟,實力大增。逐步站穩(wěn)了腳跟,并進一步向蜀(shu)中進兵,成功占領四川和漢中,建立了蜀漢政權,實現了三足鼎(ding)立的戰(zhàn)略目標。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277762.cc/zawen/viaqd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