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端午節(jié)
歲月的老人在時光的追趕下,無所顧忌地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把一群群歡樂的同學(xué)少年,分別送到了成家立業(yè)的天命之年。美好的回憶猶如一部不停轉(zhuǎn)動地錄像機,時常把我?guī)Щ氐絻簳r的幻影之中。
那時的我,總期望著天天迎大年,日日逢小節(jié)。吃好的、穿新的、玩奇的,只有那屈指可數(shù)的幾天,成了我希冀的天堂,放飛的天空。
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端午節(jié)算不上什么大的節(jié)日,但中國人守時令、重節(jié)氣、講傳統(tǒng)的規(guī)矩,在民間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傳承了下來。于是,端午節(jié)在我童年的記憶里也是一個十分甜蜜的夢幻。然而,幾十年過去了,這夢也隨著歲月的更迭和時光的輪回,漸漸地讓我對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不衰的習(xí)俗,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從教科書上,我知道了屈原是我國最早的大詩人。曾極力主張彰明發(fā)度,舉賢授能,東聯(lián)齊國,西抗強暴,在同反動的貴族子蘭、靳尚等人斗爭中,遭讒割職,被長期流放到沅湘流域。處于對人民生活的一腔赤情,對黑暗現(xiàn)實愈益不滿,加之楚國的政治腐敗,迫感無力拯救楚國的危亡和政治理想的無法實現(xiàn),便投汨羅江而盡。人們?yōu)榱思o(jì)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將一種用糯米做成的食物——粽子投入到汨羅江里,告誡魚兒們來吃粽子,不要蠶食忠良旳尸骨。這個習(xí)俗也一直沿承下來,以示慰籍這位讓人崇敬的大詩人。
從我懂事的那天起,端午節(jié)就是一個極富神秘色彩的節(jié)日。我清楚的記得,粽子是個奇怪的三角型食物。母親用一種特殊的葉子,包上一種特殊的米,做成一種特殊的食品。那時,我不知道這粽子是如何加工出來的,更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樣神話般的傳說。于是,在我童年的追憶里,最期盼過的節(jié)日一是盼著春節(jié),能過足放鞭炮的癮,穿上喜歡的新衣裳,吃上幾天白米面的年飯;二是盼著過端午節(jié),既能感受端午神秘的色彩,又能吃到雞蛋和品味母親親手包的粽子。后來才知道,那葉子是葦葉,特殊的米是糯米。
如今,母親離我們而去已近百日。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總有一種酸楚之情難以言表。和大家一樣沒有兒時吃粽子的那份熱切感受,象征性的吃個粽子就算是把節(jié)過了??偢杏X那粽子含情不濃,寓意不深。當(dāng)我靜下心來,反復(fù)追憶母親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一生的勤勞、一生的無悔、一生的奉獻。那滿頭的銀絲,那滿臉的皺紋,那佝僂的身軀,就是母親勞累一生的寫照。(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如今,一切都變了,沒有呼啦的火焰吹起,沒有彌騰的熱氣升起,沒有清香的粽味飄起,再無法見到母親那熟悉而忙碌的身影;更無法吃到老人家親手包的粽子。然而,母親那無私的關(guān)愛和慈祥的面孔每每想起,總讓我念情涌動,酸楚不禁。
每每見到商店里那各種各樣的粽子,兩角的、三角的、四角的、扁的、長的;夾肉的、包蛋的、什錦的;南來的、北往的,真是應(yīng)有盡有,滿目精品。但它只能勾起我對母親的思念和寄托,卻永遠找不回盛滿母親情懷的粽子,也永遠吃不到母親為我剝好的粽子,更感受不到端午節(jié)那種親和感,那份溫存感。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要到了,僅借此文,在緬懷自己的母親同時,也追憶那些為所有兒女操勞一生的————偉大母親們?。?!
寫于2014-5-:15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3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