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

《道》十六章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溫故而知新,再一次不厭其煩地回顧一下前面十五章。
第一章——開門見山地論道;
第二章——談“無為”;
第三章——進一步談“無為”;
第四章——論道的無邊無際的無上特性;(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第五章——講了兩個故事,進一步深入論證了“無為”;
第六章——論證了道與母性之間的關(guān)系;
第七章——道之天長地久,道的天地?zé)o私精神;
第八章——上善若水之道;
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之道;
第十章——論證魂魄與身體之關(guān)系猶如道德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
第十一章——以輪子、杯子、房子論有無之間的關(guān)系之道;
第十二章——以五官論道,強調(diào)為腹不為目的靜心寡欲之道;
第十三章——靜心寡欲是為珍愛身心,如此方才可能為天下,托天下;
第十四章——論道,恍恍惚惚;
第十五章——德道古人的核心特征:“靜之徐清”、“動之徐生”、“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如何修道。
其實,關(guān)于如何修道,前面的章節(jié)中老子已經(jīng)很多次地闡述過,但是純理論地闡述如何修,修至明道的境界,第十六章尚還是首次。
文字描述太枯燥,我們根據(jù)老子在《道》十六章的描述,試著畫個修道流程圖。
讀完《道》十六章,看過流程圖,即便不能修行至明道的狀態(tài),我們至少也可以恍然大悟一點:難怪所有人都知道寬容是一種善舉,是一種良好的修行表現(xiàn),但就是做不到,原來是因為寬容之前還有艱難的五步修行。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76737/
我讀《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的評論 (共 7 條)
-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讀完《道》十六章,看過流程圖,即便不能修行至明道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