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第一篇
——我的《大學語文》老師
我大學讀的數(shù)學系,這是我至今都引以為傲的一個決定。
高中時期的我,幾乎沒什么數(shù)學天賦(因為大家都說學數(shù)學是需要天賦的),卻意外的在高考中取得一個連我自己都無法想象的分數(shù),最后幾經(jīng)輾轉(zhuǎn)我進了K大的數(shù)學系。
抱著各科60分萬歲的心態(tài),大一我真沒把心思花在專業(yè)課上。我唯一的興趣就是每天待在圖書館,看書寫作。
對于理科生來說,《大學語文》絕對不是一門受歡迎的課,但對于我這個“特殊的理科生”來說,《大學語文》卻是極珍貴的,課上我可以不必理會繁雜的數(shù)學符號和公式,坐下來安靜地聽老師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我的《大學語文》老師,是一個個子不高,擁有一頭美麗的卷發(fā),從來不笑,喜歡穿平底鞋的女生。她說話總帶著異樣的神情,給人一種不太容易親近的感覺,這是我對她最初的印象,是一種不算太好的印象。但她的課,我還是極認真聽講的。(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那段日子,我專注地看一部叫做《刀鋒1937》的連續(xù)劇,可能光聽片名就覺得怪嚇人的,片子講的是1937年前后有關(guān)上海灘的軼事。我很欣賞片中有個叫龐德的角色,演的是上海灘的“老大”,雖明知這是虛構(gòu)的一個人物,但因為太入戲,覺得那個時期的上海灘就應(yīng)該存在一個龐德這樣的人,否則連歷史也會覺得不完整。于是課間便鼓起勇氣,問道:“老師,你知道龐德嗎?”,我也不知道那時候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勇氣走到她的面前,明知十之八九是得不到好臉色的,果然她很生氣,說我怎么這么不禮貌,這么冒失地問老師問題,諸如此類的回答,具體的也記不清了。我敢說,在《大學語文》課上提問的人,除了我不會再有第二個了??赡芩X得我問的太突然,她一時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或者是覺得我打亂了她講課的思路吧,反正當時是尷尬到了極點,我的心里也帶著一絲的委屈。
后來,我漸漸地忘了此事,但語文課我仍舊還是很認真。臨近期末了,我們的《大學語文》不是主課,是不必組織統(tǒng)一考試的,只老師安排考查。我們考查分兩個部分,交一篇自己寫的文章,還有就是全班組織一次模擬招聘,評委就是語文老師。文章自然難不倒我,至于模擬招聘也是輕輕松松就完成了。在大家都為結(jié)束一門課程而歡呼雀躍的時候,我的心里卻有些不舍?!洞髮W語文》結(jié)束了,意味著我的大學課堂失去了唯一的顏色,我不喜歡數(shù)學是事實,不喜歡面對那些自以為是的數(shù)學家發(fā)明的一套一套的理論也是事實,但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說:別了,我的語文!
沒過幾天,我們交上去的文章批改之后被送了回來,大家都饒有興趣地討論著自己的分數(shù),到我的時候,大家都很驚訝,我交上去兩張紙,發(fā)下來卻多了好幾張。夾在我的文章兩張紙之間的是有關(guān)龐德的非常詳細的資料,至此,我才知道原來我問的龐德居然確有其人,不過不是上海灘的“老大”,而是美國的詩人。雖然不是我想象中的龐德,但我因此了解了詩人的龐德,他的生平際遇,他的作品,以及他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力。
看到這些資料的時候,我真的感動到無以言表,我以為老師早像我一樣忘卻了這件事,因為她當時那么地生氣,氣氛那么地尷尬,我想她決然不會把我的提問當一回事,沒想到居然幫我查找了這么多詳細的資料,并且夾在我的文章里,她怎么會知道我的名字,要知道我不是中文系的學生,并且我們上的是七八十人的大課。
后來我看了她給我的文章的評語,十個字——如此才情,為何選擇數(shù)學?她是第一個以專業(yè)的眼光肯定我寫作的人。這十個字對于我的分量,也許換做任何人都是無法感受到的,雖然她沒有直接評價文章如何,但我看得出來她是肯定的。她遺憾我沒有選擇中文,但我想或許這就是我的機會,今天有人驚訝我選擇數(shù)學,或許未來會有人驚訝我還可以把數(shù)學學得那么好,正因如此我開始喜歡數(shù)學,并且后來漸漸愛上了數(shù)學,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美絲毫不亞于文學。
時至今日,《大學語文》老師或許再也不記得這件小事,但我卻一直都記得,每每有人聽說我學的數(shù)學,覺得驚訝的時候,就會想起她,卷頭發(fā)有點怪脾氣的女生。
我慶幸選擇數(shù)學,慶幸遇見我的《大學語文》老師。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676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