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墾荒者
高樓林立的安置小區(qū),常有戴著草帽,舉著鋤頭,滿臉皺紋,胡子拉碴的老人安靜地走過。他們眼瞅著不少曾經的良田長出一人高的草來,心疼;他們眼巴巴的看著菜價一個勁的漲,心急。于是拿起不曾生銹的鋤頭、犁耙,來到以前是農村,現(xiàn)在是城市的邊緣,墾荒、種菜、除草、施肥、收割。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叫他們“城市墾荒者”,也許應該叫他們“城市里的農民”,或者“農村里的市民”。
我未曾看到他們對于自己的勞作有絲毫的羞愧,而是理所當然、理直氣壯。每一季的收獲帶給他們的是無限的歡樂和自我的滿足。為什么搬進了年輕人夢寐以求的高樓,還不肯把用了一輩子的鋤頭扔掉?或許那是融化在血液中的記憶,或許那是對土地的一種刻骨銘心的留戀,或許那是對“自我”的一種悠然自在的肯定,或許是對生活的一種身不由己的抗爭。
時常有些老人,未拆遷時,在房前屋后種上些絲瓜、扁豆……挑糞鋤草,倒也逍遙自在,健康長壽??粗鴰状诵量嘟ㄔ斓姆孔愚Z然倒掉,淚撒黃土;搬離生活了一輩子的田地,住進高樓,卻手腳不便,腦子糊涂,不久于人世。離開土地的滋潤,人生變得索然無味,怎能不水土不服?
偶爾聽到一些墾荒者,冒著炎炎夏日,到田地里去除草、栽苗,一頭栽倒在路邊,再也沒有起來,和土地融為一體。這樣的故事引來的是長長的嘆息:唉,真不值得……這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那蔥蘢蘢的菜地,那黑黝黝的泥土本身就是他們永恒的歸宿。
也許他們?yōu)榱嗽谀憧磥碛邢薜牟隋X,也許他們無組織無紀律壞了規(guī)矩,也許他們東一塊西一塊毀了城市的形象。但他們給整個城市帶來了蔥翠,帶來了金黃,帶來了生物的多樣性。有了他們,我們不必趕上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路去看一季的菜花,不必擔心那些邊邊角角補種什么樹,擺些什么花。
城市墾荒者是時代的產物,農村變城市,一切都是政府在主導;農民變市民,只是身份在改變。在他們的靈魂的深處,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更是他們精神成長的樂園。(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城市墾荒者,也許是這個城市最后的一群農民,是這個城市最后的一首挽歌。
面對他們,我唯有投以寬容的眼光,鞠以深深的一躬,因為你我都是農民的孩子。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63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