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鼻叭诵列量嗫喾N了樹,挖坑澆水,手都磨破了,本想著樹大了,繁了,茂了,能夠享受一下蔭涼,吃上一兩個樹結(jié)下的果子。前人栽樹的時候一定有所期待,所以再苦再累還是種下了樹。
樹長大了,枝繁葉茂開花結(jié)果,坐在樹下?lián)u著蒲扇吃著果子的不是前人,而是后人。
在“忘卻的救主就要降臨”之前我懷著哀痛和悲涼寫下這些意義微渺的字眼,心里一直感念那些不幸被大災難奪去了生命的人們。
我曾在一篇作品上讀到關(guān)于“唐山大地震”的一個驚人的不為人知的事實,作者和作品名字都忘了。這么多年過去了,也許唐山人都不愿意再去提那次觸目驚心的傷痛。誰愿意撕開已經(jīng)愈合的傷口啊!“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笨墒菤v史的教訓又怎么能夠重蹈覆轍,歷史的事實又怎么能夠人為輕易抹殺——唐山大地震事前確確實實是被預測出來了!因為預測人員人微言輕沒有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所以我們死了那么多的人。因為個別人的疏忽職守,心不在焉造成數(shù)十萬人的傷亡,數(shù)十億元的財產(chǎn)損失,也許諸君可以去翻看余華的小說《夏季臺風》,小說背景便是唐山大地震。
這就像一個雷,瞬間炸蒙了處于雷區(qū)的所有人。對于沒有經(jīng)歷大災難的人來說是無法體味刻骨銘心揮之不去的傷痛的。面對自然,人是多么地渺小無力,生命如此脆弱不堪。天崩地裂的那一刻,哭喊、嚎叫,發(fā)自內(nèi)心的哀痛和祈禱,愿死難者安息,愿劫后余生的同胞堅強!然而災難過后,我們因為過度地去關(guān)注災難本身帶給我們的傷痛,卻忽略了對于災難反思和追責。當我們從沉痛中醒來應當追問:為什么沒有人通告說會有大地震呢?為什么沒有人做好應急措施呢?為什么那些豆腐渣工程是如此不堪一擊呢?為什么同樣是大地震,我們死那么多的人,位于地震帶上的國家卻不用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
遑論天災人禍其實都是能夠防患于未然,我們脆弱的生命應該受到保護,應該避免受到傷害。但是誰來賦予人民予安全,誰應該擔負起這個責任?(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們還是死了那么多的人,依然付出了慘烈、慘痛、慘不忍睹的代價。當我們通過電視、報紙、網(wǎng)絡……看見那些抱著自己親人:孩子,妻子,丈夫,父親,母親無助地嚎叫哭喊的人們,心都要碎了;當我們看見那些英勇地同災難抗爭的人:官兵,醫(yī)療人員,志愿者,新聞工作者以及紛紛捐款捐物伸出援手的人們,憋著眼淚在眼睛里打轉(zhuǎn)兒。
但是關(guān)于大地震的全部事實,我們了解多少?媒體公開了我們應該知道的事實,但是還有多少事實是不為人知的呢?作為一個中國公民,必須呼吁政府公開真相,民眾必須了解真相。
天災面前,人力的確如風中落葉,渺小無力。人力不能左右天災,可是能夠提前做好防護,比如說修建不會垮塌的房屋,不會傾倒的校舍;比如說富麗堂皇的辦公大樓的一捆鋼筋和幾袋水泥,就足夠一個農(nóng)民修建一間更為穩(wěn)固的民房;比如說一有風吹草動,一有災難征兆就有人提醒民眾做好防范措施,就有“相關(guān)人員”、“相關(guān)機構(gòu)”做好應急策略以防萬一。
天災難防,天意難測。還是有推諉的理由,可是人禍呢?
在我的筆還未觸及到那些血淋淋為之下淚的畫面我已經(jīng)在心底里雙手合十,愿去往天國的不幸的人安息。他們是所有尚且活著同胞的恩人。
劉興雨的雜文《很遺憾,我只能犧牲一回》:“如果犧牲了生命,能夠換得丑惡絕跡、壞制度廢除,或多數(shù)人免遭苦難,就像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一圈圈漣漪,當然很好,如果人能毫發(fā)無損,就讓不合理的現(xiàn)狀或制度改變,豈不更好。怕是如落葉飄轉(zhuǎn),了無聲息?!?寥寥不到百字,可是這段話卻是如此深刻地寫畫出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公民的悲哀。我想到“戊戌六君子”,想到譚嗣同“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那是一百多年前的舊事了,那是一百多年以前的愛國壯舉。難不成劉興雨先生在一百多年后還是不得不選擇效法先烈,“流血而成”乎?
神州大地從來血雨腥風,鋪滿了不幸的犧牲者無辜的累累的白骨。無論是戰(zhàn)爭,還是冤獄;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無論是改朝換代,還是變革圖新都要有鮮活的生命變?yōu)楸涞氖?,都要以生命作為代價換取一些真正利于人民的微風。五千年了,還像原始社會時期為了祭奠山神祈求云雨就生殺一個活人作為貢品,為了幸福“千萬人”,犧牲了多少“我一個”。我們從小就接受教育——“熱愛國家,熱愛人民。”我們一直奉行——“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人?!奔词褂行奚遣槐匾模梢员苊獾?。
小民賤命,死不足惜,請看劉震云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河南饑饉,災民3000萬蔣委員長說不救就是不救?,F(xiàn)在是新社會了,全國人民奔小康,畢竟進步了,餓死人少。但是保暖之余,還是有危險時時如暗雷就要奪去人民無辜而脆弱的生命。
誰來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當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威脅,遭受損失,誰是應該質(zhì)疑的對象?
一切破壞人民安定團結(jié)、威脅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不法分子都應該受到強烈的譴責和嚴厲的制裁,同時難道不應該也質(zhì)詢一下我們的政府是否盡了最大努力使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的威脅和損失降到最???暴徒伏法,正義得到伸張,可是人民的“公仆”們勾心斗角,吹拉彈唱之余,是否殫精竭慮全心全意竭盡所能為人民辦事,保障人民安家樂業(yè)?某一“特大事故”發(fā)生后全國人民聚焦于CCTV,于是總能聽到這樣的處理結(jié)果——某火災事故相關(guān)責任人已被處理;某礦難已依法追究相關(guān)責任人;某動車事故多名相關(guān)人員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此等等。這樣的答復讓人不由得生出這樣的疑慮:難道我們的政府只會收拾殘局、安撫婦孺,處理幾個“相關(guān)人員”嗎?難道我們只能在廢墟上建好家園,等待下一次天災人禍?人死不能復生,難道死難者的家屬因為處理幾個“相關(guān)人員”就能得到安慰,感激涕零!政府善后處理工作無疑要做好,做實,做到一絲不茍順應民心,更應該亡羊補牢,做好防范工作,未雨綢繆。
“3.1云南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案件”過去五天了,五天以來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跟進后續(xù)報道。此案不法分子已經(jīng)被擊斃,逮捕。盡管一開始案情模糊不清,即使是官方報道也是模棱兩可——“有匪徒十余人”。幾天過去了,真相大白于天下,原來有持刀匪徒八人,當場抓獲一人擊斃四人事后逮捕三人。接著就是領導人的最高指示,政府的善后處理,撫慰死傷者家屬,報告事件經(jīng)過以及原因,包括某些“專家”的分析指出以及“熱心網(wǎng)友”的善意提醒。應急措施呢?安保策略呢?受難人員具體名單呢?如果“東突分子”再次發(fā)動襲擊,我們依舊只能接受“29人遇難143人受傷”的慘痛代價?
而在“昆明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前兩天,即2月27日發(fā)生“貴陽公交車自燃事件”造成5人死亡35人受傷。不久之前,即2013年11月22日發(fā)生“黃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造成62人死亡或失蹤,百余人受傷。近年來頻發(fā)的“校園襲擊事件”也至少造成百余人的無辜傷亡,包括老師和學生。看著這些沉重的數(shù)字,每一個數(shù)字后面可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臧克家紀念魯迅生的詩歌《有的人》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卻死了?!蹦切┍徊恍見Z去了生命的人們,卻只能活在他們劫后余生的親人灰蒙蒙的記憶里。他們活下來了,然而在清明祭掃,燒紙上香的時候卻是一把辛酸一把淚,誰能體會他們失去親人的傷痛和煎熬?我不知道這些無辜的人除了被他們的親人深深悼念,是否還有人記住他們的名字?就像“南京大屠殺”無辜受難的同胞,可曾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他們應該被載入歷史的,他們血的教訓必須被后人銘記,以此為誡,避免后來人受災受難。
火災,礦難,動車事故,校園襲擊案,輸油管爆炸,公交自燃,恐怖襲擊。像演戲一般一出接著一出,是的,當在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發(fā)生一次全國震驚、舉國哀痛的人禍,在整個國家都沉浸在一片上行下效的春秋大夢里,尚且活著的人都應該感謝上帝,我們只能將我們的生命交給一個就連我們自己也不信仰的虛構(gòu)對象了。我們更應該感謝那些不幸死難的同胞們,以他們的生命作為代價,我們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迎來一個和諧安定的美好家園,并且過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然而我們的心情卻是如此沉痛不已,我們哪里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被天災人禍奪去生命,才能在天災人禍奪去生命之前時時處在國家以及政府保護之下,不再承受喪失生命的脆弱無力。
魯迅先生說:“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痹诓恍业耐琅f鮮紅,依舊讓人心有余悸之時,我們渴望看見希望,因此也期待奮然前行的猛士。
我們相信政府已經(jīng)開始行動。劫后余生,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后福?!?/p>
2014/3/6于濟南稿成,2014/3/7午修改。
按:關(guān)于“唐山大地震”的文章見2006年6月(上)《雜文選刊》吳興人《月黑風高夜的一絲星光》。
摘錄:唐山作家張慶洲經(jīng)過長時期的調(diào)查后,最近寫了一本《唐山警世錄》,向世人透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準確地預測出來了?!薄x了這篇雜文我們便能知曉位高權(quán)重的“大人物”和自以為是的“專家”們是如何讓幾十萬人命喪黃泉而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也許諸君還可以參看一下張慶洲的《唐山警示錄》。
2014/3/12補記。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627120/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的評論 (共 97 條)
- 聿銘 審核通過并說 在面對各種各樣的災難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或許只有完善改革如今的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請寫下評語推薦 問好 希望去我空間一踩
海虹:盡管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們能夠感到我們這個社會正在跳動的脈搏。向前30年,向前20年,向前10年,我們感到了中國的心臟強勁有力的搏動,而且是越來越快。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們參加軍事演習的的官兵對軍委提出了很多要求,其中涉及了很多世界軍事科技領域的前沿問題,當時有點感到是異想天開,奇思妙想。結(jié)果這些問題都納入了國家科技發(fā)展計劃,經(jīng)過科技人員二十多年的努力攻關(guān),現(xiàn)在基本上都已經(jīng)實現(xiàn)。如果沒有當初的民主,哪里會有今天的成功。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