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洞庭水聞名岳陽樓
悠悠洞庭水 聞名岳陽樓
魯運江
悠悠洞庭湖,水天一色,云涌浪濤,煙波浩蕩,具有南并湘、資、沅、澧四水,北吞長江之勢,古有“八百里洞庭湖”之美聲。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的洞庭湖畔,由于湖面浩大,自古又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與武漢黃鶴樓,南昌的滕王閣并稱為江南的三大名樓。
洞庭湖是重要的南北水路交通要道,古代公路不發(fā)達,北方靠騾馬運輸,南方靠水路運輸,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北馬南舟”。古代洞庭湖水之龐大,也是楚地交通的大動脈。據(jù)考湖北和湖南這兩個省是位于洞庭湖的南北兩側(cè)而得名。
岳陽樓公園位于岳陽市城西北的巴陵山,地面海拔54.3米,東西長約130米,南北長300米,占地45畝。前瞰洞庭,背靠金鶚,面對君山,南望湘、資、沅、澧四水,北枕長江,屬于歷史悠久的一座名城。
岳陽樓建在巴陵西城門,它的前身為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東漢建安十九年(214年),孫權(quán)派諸葛瑾討還荊州未果,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lián)盟面臨破裂。次年(215年),孫權(quán)遣魯肅率萬軍屯巴丘(岳陽),在這緊要關(guān)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lián)盟,不給曹操有可乘之機,決定單刀益陽會關(guān)羽,各駐兵馬百步遠。雙方經(jīng)過會談不果,孫權(quán)馳呂蒙爭長沙、零陵、桂陽等郡,劉備怕曹操襲擊他的后方,只好與孫權(quán)講和,商定“割長沙、桂陽、江夏(半個)歸還給東吳,于是罷軍” ,緩和了緊張局勢。這就是 “單刀赴會”的故事。隨后孫權(quán)劃湘江以北,并置漢昌郡,魯肅任太守, 三年刀槍入庫,江東安定。孫劉聯(lián)盟因此能繼續(xù)維持。(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為了抵擋關(guān)羽,陸口、巴丘(岳陽)、湘北都屬魯肅防區(qū)。為了練出精兵強將的水師,魯肅就在洞庭湖邊的城頭上,修建了檢閱水軍的閱軍樓,樓臺臨岸而立,共三層,登臨縱目,氣勢非凡,能將氣象萬千的洞庭湖景色,盡收眼底。后民諺有“悠悠湖水望角樓,東吳魯肅巴山筑。樓閣屹立洞庭頭,眼望君島拒關(guān)侯?!边@就是岳陽樓前因的來歷。
魯肅在位的七年其間,使得江東穩(wěn)定安寧。巴丘人民稱魯肅為“賢人”;在他逝世后,人們把魯肅陵墓建在了離岳陽樓的500米處,墓頂有六角亭,還修了廟祠。在進陵墓的門坊石柱上,刻著晉人陳壽在《三國志?吳志》中稱贊魯肅的“威恩大行”四個大字,兩旁柱聯(lián)為“扶帝燭曹奸,所見在荀彧上;侍吳親漢胄,此心與武侯同?!?/p>
盛唐時閱軍樓無存,玄宗時,有位張說(667—730年),字道濟,又字說之,洛陽人。開元四年(716年)由相州刺史貶岳州時,借擴修閱軍樓,以寄情消愁。樓成之后易名為“岳陽樓”。張說就常與才士登樓賦詩,自爾名著。以后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劉禹錫、孟浩然等著名詩人相繼登樓詠詩;特別是李白在唐開元十三年(725年)“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曾多次泛舟洞庭湖、岳陽樓、君山島,遺留下了優(yōu)美的詩篇墨寶,使得岳陽樓名聲遠播。
在千余年間,岳陽樓幾經(jīng)興廢,屢建屢毀,歷盡滄桑,前后共修葺了三十余次。文因樓而生,樓以文而名。岳陽樓聞名天下,其真正的功勞還在滕子京和范仲淹兩位文豪大儒。滕子京,號宗諒,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與范仲淹同舉進士,慶歷三年(1043年),因遭誣陷謫守巴陵,慶歷四年(1044年)他以張說為表率,承前制,重修了岳陽樓,使其更雄偉壯觀。樓伴湖顯得更美麗,依山建樓俯視更雄壯。樓落成后,滕子京給同拜進士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xué)家范仲淹(989—1052年),寄去一封《求記書》和一幅《洞庭秋晚圖》,懇求范仲淹為岳陽樓作記。遠在千里之外鄧州花洲書院的范仲淹,為重新修竣的岳陽樓巧筆撰記,但他不是以樓的雄偉華麗視觀作記,而是以悠悠洞庭湖的美景來敘情,寫下了名傳千古的《岳陽樓記》。全文三百六十余字,可稱行行金玉,字字珠璣;其哲理精深,語言鏗鏘,氣勢磅礴,匠心獨運,堪稱曠世絕筆。尤其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言,激勵著中華兒女“思榮辱,知使命,心懷天下,先憂后樂” 的英雄氣概。此記匾幅刊于岳陽樓二層。從此后,元、明、清各代詩人名家,為岳陽樓留下優(yōu)美詩文四百六十余篇,使岳陽樓成為了一座“詩文樓”,名震天下。特別是以范仲淹《岳陽樓記》和杜甫的《登岳陽樓》詩,成就最高,但在影響力上范記又勝于杜詩。現(xiàn)今“岳陽樓”三字為我國文豪郭沫若撰匾,岳陽樓三層的匾牌杜甫詩《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戌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睘槊珴蓶|主席的親筆書法作為鎮(zhèn)樓之寶。
在華麗雄偉的岳陽樓下有一門,門洞通向洞庭湖邊魯肅點將樓臺,洞長38米,寬2.1米,高3.18米,上鐫有“岳陽門”三字;公園內(nèi)還有“五朝樓觀”,也就是唐、宋、明、清建造的原岳陽樓原型比例縮小模型,接下來可游覽仙梅亭、朱德撰的“懷甫亭”、龍芽花、草船借箭、雙公祠(滕子京和范仲淹)、南極瀟湘、岳陽天下樓、呂仙祠(呂洞賓)、北通巫峽坊、巴陵勝狀、歷代名人臘像館、小喬墓、醉仙閣、長廊文化亭、岳陽歷代名人詩碑林等。廣場上還有豐富的大型壁雕畫圖、獸獅、后羿射巴蛇、岳陽樓新景區(qū)記、汴河街等多種不同類型的建筑組成的游覽景點。特別是巴陵勝狀的兩旁圓柱上刻有“岳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的對聯(lián),格外引人注目;在南極瀟湘坊兩石柱上刻有;“南極瀟湘千里目,北通巫峽萬重山。”一下子把游人從瀟湘千里目帶到巫峽萬重山的境界,真是絕筆好聯(lián)。在小喬墓的外墻壁進口處刻有蘇東坡手跡;“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雄姿英發(fā),” 墓內(nèi)幾經(jīng)修復(fù),曾挖掘一副畫像和一雙繡花鞋。在小喬墓的右旁,有處思喬居,門柱對聯(lián)是;“故國神游香草遠,雄姿人去大江東。” 房內(nèi)掛著小喬美姿畫像,兩邊對聯(lián)是“知兵慧助人中杰,待婿情同月里仙。” 在小喬塑像旁也有“銅雀樓臺空鋪夢,金龜夫婿最知兵” 的對聯(lián);還有一門上方為“銅雀空鎖”橫聯(lián) ;兩邊對聯(lián)為“姐妹何曾鎖銅雀,江山今始固金湯。” 此多楹聯(lián)都表明小喬與周瑜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anwen/vekb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