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
中秋了,我得買對筐去。石旮旯的根成想了好幾天,終于下定了決心。
其實,根成自己就會編筐。那是他跟爺爺學(xué)的。在后山殺些荊條,放水里漚個三五天,待荊條變軟了,“起底兒”、“分錨”、“擰檐兒”,就這個程序。你說是要方的、圓的都成??扇缃癫恢辛恕:笊奖恢锌境邪?,有保安拉了鐵絲網(wǎng),還有藏獒看護,荊條不讓殺,你編啥子?可秋收將至,雖說今年旱的莊稼苗蔫了欠收,但挑紅薯、運蜀黍、再晚點地里送農(nóng)家肥都要用筐子。前幾年那對筐實在不能用了,要不是用編制袋裹住檐兒,早就散架了。每逢想到這兒,根成就懊惱。惱誰呢?他把路上的石頭子踢得老遠。
縣城離石旮旯十來里地,趕集上店根成跑過N次。今天他把箱子夾底的錢巴拉巴拉裝進小塑料袋掖在褲兜里,掂了根麻繩急著往城里趕。
翻過鷹山頭,根成在胡佛寺邊的樹蔭下小解,扭頭便見一青袍僧正對著自己合手: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恭喜施主鴻富!”說著便將一串佛珠遞了過來。
“俺不信佛,不要不要!”根成杧答。(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施主厚福鶴壽!”僧人念念有詞。
看來今天要破財了。聽人說人家給你送福不能不要。根成從塑料袋里扣出幾個硬幣解圍。
縣城里的馬路寬了。根成覺得給以往大不一樣。人行道兩邊都種了草,機關(guān)單位門前都堆了土丘,擺些大青石塊。“哎,如今的人真是吃飽了撐的!你把土堆在門前萋萋樣作什?聚風(fēng)水?這當(dāng)官類咋想?美觀么?那大青石砬子俺石旮旯到處都是,啥稀罕哩!“根成走著,看著,思忖著。
南關(guān)街原是集貿(mào)市場,如今都蓋成了商品房。集市弄哪了?問路人說搬西三環(huán)了 。這可苦了根成,走得汗流浹背。左轉(zhuǎn)右看幾圈,就一家賣竹筐的。那筐編的也算姿膩,可一問價格根成打了個冷顫,要80元。幾番討價還價,50元成交。如此一來根成的塑料袋錢包癟的只剩三塊硬幣。
“就這吧,總算買到了!“根成用麻繩穿起竹筐雙肩背起來。看看日已偏西,才覺得肚子空蕩蕩的。可三塊硬幣能買什么果腹?前邊一走遇見蛤蟆頭的老李頭賣雜燴菜,喇叭吆喝著六塊錢一碗,根成掏出錢要半碗。
“怎么吃這點,減肥啊!”;老李頭調(diào)侃根成。
“嗯嗯,早上吃多了不舒服?!备擅χ?。心、底卻告誡自己不能說沒錢了多丟人!
“呼隆隆!”巴拉菜的檔口,天邊響起一聲震雷,黑云帶著毛邊壓過來。
“要下雨了,快走!”根成背起竹筐趕路,嘴里嘟噥:
“這庚子年啥都不順,兵事疫情,旱荒水災(zāi),真要遭年饑兒不成!”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novel/vzmpb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