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太陽
在愛的諸多形式中,究竟何種最為有力?這個話題可謂經久不衰。
有人大約會推崇寄托家國的現實型;他們列舉著一位母親心中純粹的愛與希望,或是一位騎士保家衛(wèi)國時至高無上的驕傲。又有人可能會認同充滿悲憫的利他型;緣于一個崇高靈魂在面對困厄之人時內心所表露的憐憫,或是一位社會活動家揮動著高于他們自身的大旗時展現的無私。而再有人可能崇尚互相珍重的契約型;只因在伴侶們一生一世的相伴中,他們如此深刻而親密地認知著彼此,從而漸漸地變得善解人意并成長起來。
然而無論每種愛的內涵如何,人們開始慢慢認同所有的愛都充滿力量——它包容一切,它活力無限,它充滿魔力。
而正是因為這種包含所有的愛,太陽1照耀地球以柔暉。因為包容,她予這顆行星以溫存,千百年來哺育著其上的萬千生命——自勤勞的細菌為復雜的生命形式奠定基礎時開始她便一路注視,直到如今聰慧的人類永無止境地展現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之時。太陽深深地愛著這一切生命,不論它是何種形式。
然而怨恨者出現了。
他是她的一個同類,年長于她。他的領土中很幸運地擁有兩顆而非一顆衛(wèi)星孕育出了生命之花。然而他傲慢而暴躁,遠非太陽的同道之人。在他那遍布海洋的Rythlos星上,生靈沒有進化出能夠仰望他光輝的感光結構或眼球,于是他一擊而下,因為這微末之事煮沸了這個生機勃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天寒地凍的Tmtes星上的極端微生物們雖然擁有著復雜的心智和習得能力,卻從未發(fā)展出足夠高的智力和邏輯來虔誠贊頌他們太陽的恩賜。因此,他們同樣為他的惡意所吞噬。
怨恨者嫉妒太陽。
輕視她。
他對她小心翼翼呵護的世界不屑一顧,眼見她因為那些復雜多變的原住民更加美麗而憤懣不平。當那兒的支配物種對她的崇敬傳遍寰宇,將對她的歌頌長久地傳遞到他們的同胞身邊時,他怒火中燒。于是怨恨者將他的怒火指向了地球,帶著滿心的輕蔑與刻薄,開始全神貫注地向它移動。
太陽在怨恨者開展他那些卑劣的活動時留意到了一切,并警覺起來。盡管她知道生命向來頑強,可以在一次次滅絕事件中向死而生,但怨恨者的到來所帶來的將會是滅頂之災。她珍愛的生靈將會在核聚變的烈火中被悉數毀滅,在絕望的尖叫中走向死亡。
就算是她世界中最強大的研究機構里那些最聰明的,兼具神秘學和世俗知識儲備的頭腦,面對怨恨者帶來的危機也將束手無策。利用人類千百年來所完善的神秘學儀式度過這場浩劫會是一個更加為人接受的方案,然而縱觀他們的影響力,他們并不具備保護整個行星的高耗能反應中所需的能量或資源。
太陽知道自己必須做些什么。那份永無止境的愛滿溢在她心中,她開始轉變。
她散發(fā)出的溫暖將會抵御她手足所帶來的毀滅性威脅。而她流露著對生命敬意的光輝,則將賦予沐浴其中的生物一種強大如她與他們之間的紐帶一般牢不可破的免疫力。當怨恨者從鄰近的星系中橫沖直撞而來時,太陽對他無力的怨恨感到可笑,并期待著他的來臨。因為一旦他降臨于地球之上,他會發(fā)現那些生靈面對他的猛攻時不僅不會受到傷害,還會繼續(xù)繁榮昌盛下去。
畢竟說到底,愛能戰(zhàn)勝恨意。
Footnotes
1.?譯注:原文為Sol,羅馬神話中的太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