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本質(zhì)是自我肯定機制外包!處處畏首畏腳,女孩會喜歡你才怪!
導語:自卑的人想要找到自信,首先要了解一個概念——價值判斷。它影響著人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謂的社交恐懼癥,自卑,內(nèi)向,不合群,都和它有關。

籠統(tǒng)地講,價值判斷是指你和你周圍的人的意識和潛意識里的價值觀和社會生活中的事件之間的一種印證。
別人罵了你,你會生氣會難受。因為在你的價值判斷上面,對方是在攻擊你。當一個人沒有自信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對自己做價值判斷。
有所謂“社交恐懼癥”(非病理性)的人是不是這樣的?只要一進入到群體,就感覺被群體審判,特別在意群體對他的眼光。因為,根據(jù)他自己的群體意識,他做的不好。他的群體意識和他的自我意識沖突太大。
一、為處理好這兩種意識的沖突,我們先總結下這種沖突的6個類型。
1、責任沖突
本該做的事情沒做;或者不該做的事情做了。這個就叫責任沖突。你的群體意識和個體行為之間產(chǎn)生責任沖突的時候你就會責備自己或者別人。
比如你看到一個美女,很想去(應該去)搭訕,但是沒做。這個時候你就會很自責,覺得自己沒用。
自己貶低自己,拼命地否定自己,自我攻擊,這些情況就是群體意識對個體意識的一種審判。這樣你會難受。長期自我攻擊就會讓你自卑。
2、觀點沖突
你跟別人不同意的時候,你倆可能會吵起來。但是當你自己不同意自己的時候,你就會迷茫。
很多時候迷茫就是這樣來的,這個人跟你說要這樣做,那個人跟你說要那樣做,你怎么做都不大對的時候,你就會迷茫,不知道怎么辦。這也不行,那也不好,不知道應該怎么做。
3、利益沖突
你干了一件坑了自己的事,然后自己特別后悔,就覺得自己之前真的好傻。就干這么個事情都干不好。自己想起來遺恨萬年。
4、偏好沖突
你逼著自己去干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時候,你就會煩躁。然后覺得沉悶,不知道該怎么辦。
比如說,假設你平時不接觸女生,又不喜歡跟女生接觸,現(xiàn)在要跟女生搭訕。那你會發(fā)現(xiàn)你很可能講不到三句話就想跑。如果你自己這樣硬撐下去,或者說別人逼你繼續(xù)下去的話,你就會很煩躁。
5、價值沖突
面對要做的事情覺得它沒意義。
舉個例子:你心里可能會想,女生接觸,我付出這么多還可能沒有回報,那還不如去打個游戲更有意思。因為你覺得這個事情對你沒有價值,得不到什么結果。
價值沖突會造成懶散。
6、審美沖突
對看不上的事情有排斥和厭惡的反應。
比如有的人就覺得上街去跟女生搭訕太低級了。
這里總結的六種沖突都是一種自我沖突,就是你的群體意識跟你個人行為之間的沖突。

二、群體與自我意識的沖突:來源和影響
當你長期脫離群體的時候,你的自我意識就會膨脹,就只會想著我今天怎么樣才舒服,我想要什么,我怎么爽怎么來,只會去強調(diào)自己的欲望;而淡化自己的群體意識,漸漸忘記跟別人說話要怎么說,跟人接觸的時候應該怎么做,會變得說話做事不顧他人感受。
那些喜歡去刷屏的人,喜歡自說自話的人,這就是典型的自我意識膨脹??偨Y起來只有三個字——“我想要”。他不會去管別人的。他在那一刻只想著我就想要;完全不考慮別人。這種人就像巨嬰一樣。
所以一旦自我意識膨脹,它就會跟群體意識起沖突,有時甚至會吞沒你的群體意識。
很多人,在他們的自我意識剛剛開始膨脹的時候,可能還會時不時的想一想,自己這樣說這樣做好不好,合適不合適。
但到后來就去tmd了,不管了。我tmd愛怎么講就怎么講,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只管自己爽了就行。
人一旦進入這種狀態(tài),那什么自卑、社交恐懼癥這些東西立刻就跟隨而來了。因為如果你的自我意識霸占了你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你很多時候很難被人接受,容易跟人起矛盾和沖突。
你會覺得怎么屁大點事情,我又沒做錯什么,別人怎么就要生那么大的氣?
自我意識一旦膨脹,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容易毫無征兆的與人發(fā)生矛盾,很難對別人的憤怒產(chǎn)生同理心,更不能理解別人對你的負面反應。
自我意識過度膨脹的人,你們會發(fā)現(xiàn)他看上去大大咧咧的,但他心里其實是很不自信的。自負的人往往也自卑。
而由于自負、脫離社會造成的自卑比單純的自卑更可怕,因為對這種群體意識為零的人,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你和他已經(jīng)沒辦法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