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能力迷宮?。ㄈ┪覀兠總€人心中。都住了一個迷宮,住了一個朱元璋
朱元璋當時聽到這個事兒是博然大動啊,當時就要殺掉整個上萬的工匠啊,工部尚書薛祥啊,那是冒死進諫啊,說只有木匠才能干這個事兒。其他的泥瓦匠是不行的,還是饒了過他們吧,就這一句話救了數(shù)以千計的工匠,所以這座投入巨大心血的中都就荒廢了。但是朱元璋雖然把都城廢了,但鳳陽的建設他卻一點沒耽誤。他繼續(xù)把鳳陽當成一個重要的城市來經(jīng)營。為了讓鳳陽更富裕啊。他做了幾件事兒,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件事兒,就是要想富先修路啊,確實他修了從鳳陽到南京的高速公路,哎,也就是當時的驛路整整設了二十站。非常的通暢,所以大大改善了鳳陽的交通環(huán)境。路修好之后啊,朱元璋第二件事就是干什么呢?
移民把大量的人員移到安徽鳳陽。朱元璋最多一次移民達到十四萬人,來填補鳳陽的缺口。在洪武年間啊,六次移民達到二十到三十萬人來到了鳳陽。而且當?shù)氐鸟v軍也超過六萬多人。緊接著,為了讓家鄉(xiāng)富裕啊,朱元璋又做一件事兒,大量減免了家鄉(xiāng)的賦稅,減免賦稅僅限于家鄉(xiāng)父老這些鄉(xiāng)親們。后來移民的這些就不算數(shù),還得照常的納稅。接下來還不算完。為了家鄉(xiāng)致富啊,朱元璋開始大修水利,他專門派兩個侯爵啊。專門去督導鳳陽的水利建設。同時啊他還鼓勵這些跟自己打天下的老鄉(xiāng)功臣們早點到老還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
經(jīng)過這一番神操作,您還真別說。鳳陽確實不一樣了,荒蕪的鳳陽啊,居民稠密,商賈云集啊,出現(xiàn)了一俊桑麻翠如洗的興旺發(fā)達的景象。但是問題來了,在朱元璋看來啊,經(jīng)過自己親自抓的一號工程,整個的鳳陽城一定會世世代代永享幸福啊。但是啊恰恰事與愿違,他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啊就是土地問題。您想想啊,鳳陽本身是個貧瘠的地方,當初最好的土地已經(jīng)被當?shù)氐墓倩氯思乙呀?jīng)占滿了。其次呢,差一點的中等土地呢被這些父老鄉(xiāng)親也占滿了。后來這些大量的幾十萬移民呢只能獲得比較差的土地,這時候怎么辦呢?
來了之后背井離鄉(xiāng)也要生活呀。于是啊他們就開始上山開荒了,大量的山林被開墾,持續(xù)的水土流失,讓淮河下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迅速的惡化,而這些湖邊的居民呢就開始圍湖造田了,把大量的湖泊填平,變成自己的農(nóng)田。雖然短期增加了耕地啊,但長期以來啊。整個的水利的循環(huán)就被給堵死了。更重要的是啊,朱元璋開始人工干預洪澤湖了,為什么呢?朱元璋老家在這兒啊,他的地勢比較低,為了保證祖靈不受影響。朱元璋當時定了水利政策,有三條,第一點,保護自己的祖靈。第二,要保證去北京的河道不受影響。第三才保護當?shù)匕傩?。為了保護朱元璋家的祖靈啊,于是啊就在高家堰這個地方掘開。洪澤湖讓大量的洪水傾瀉而下,雖然保護了祖陵,但是下游的百姓可遭了大災了,河道呢也受到了巨大的破壞。
于是在大明朝開始啊,鳳陽這個地方。大面積森林被毀,很多山林都變成了禿山和荒山。湖泊被淤塞,淮河經(jīng)常發(fā)生水患,兩岸人民是民不聊生啊。慘到什么程度呢?只要天上一降雨啊,馬上地上就變成了水鄉(xiāng)澤國。稍稍雨停了之后啊,到處都是泥藻,根本無法耕種。而且等陽光出來一曬,到處又變成了一片焦土水,根本留不住。縣志上記載啊一五八九到一六二一這幾十年時間里啊,每隔五年。就發(fā)生一次重大的旱澇災害。要說鳳陽這個地方啊,真是年年有災荒啊,十年九害非旱則禹鳳陽老百姓啊賣兒賣女,背井離鄉(xiāng)四處乞討,這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
經(jīng)常以數(shù)以萬計的人去外地開始乞討。這些人乞討的時候就唱著鳳陽花鼓走遍四方啊,真是鳳陽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黃一直到今天啊,淮河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一直不如蘇南,地區(qū),也不如山東的南部。對朱元璋來說,他根本沒想到自己的一番雄心壯志,一片好心去遇到。這樣的一個巨大的坑和想不到的后果。有人說朱元璋啊屬于太感情用事了,對家鄉(xiāng)過于熱愛啊,致富心切導致今天的惡果。但是啊遠遠不這么簡單,因為朱元璋這個人是極為理性的,很少感情用事,他能做這件事情是因為他認為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消除家鄉(xiāng)的貧困。他最大的問題在于對能力過于相信了,陷入了能力的迷宮。但是朱元璋為什么落入能力迷宮當中呢?
要說朱元璋在他成長過程當中啊。每次關鍵決策基本都是能夠做的非常正確。他做出正確決策的原因,一方面是他自己有能力,另一方面他是利用了別人的智慧,從他起兵一路勝利開始啊。聽取別人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意見,再到跟程永良的決戰(zhàn),打敗趙世成,包括跟猛元的對決,一路之上都是聽從不同人的智慧。把大家的智慧集中到自己身上,最終做出自己正確的判斷。他錯把別人的智慧當成了自己的智慧,把別人的能力當成自己的能力。他最大的能力是決斷能力,而不是真正的貢獻智慧。
當劉伯溫向他建言,千萬不要把鳳陽當成首都的時候,他一意孤行,當別人說不要大規(guī)模投入鳳陽建設的時候。他依然依依孤行,在這個能力的迷局當中,他拋開了所有人自己孤獨的前行,他必然陷入迷宮當中,無法擺脫。其實啊我們賴以成功的過程當中,都是依托別人的能力,成就了我們自己。我們慢慢的會習以為常的把這些能力天然的以為是自己的能力。
所以啊擺脫這個能力迷宮呢也并不復雜,就是開放向所有人所有信息來開放,讓更多的人走到這個迷宮里,大家共同來尋找道路。當你發(fā)現(xiàn)前方遇到問題的時候,讓更多的人幫你去探路,你才能盡快的做出一個正確的走出迷宮的選擇。其實啊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了一個迷宮,住了一個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