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一旦抗病毒治療就是一輩子嗎?楊主任說句實話!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的治療是針對病因治療,即針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療。目前抗病毒藥物只能最大程度抑制病毒復制,比如常用的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等藥物,使病人體內(nèi)的乙肝病毒達到無法測出,能夠控制肝炎,避免反復發(fā)作。很多患者朋友在面對抗病毒治療時總會比較糾結(jié),害怕一吃上抗病毒藥物就要一直吃。
真的是這樣嗎?吃上藥就真的停不下來了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門診上我們也接診過患者,實現(xiàn)了臨床治愈,達到了停藥的條件。
乙肝為什么主張抗病毒治療?
肝病專家楊麗華教授指出,乙肝的任何階段,只要有適應癥,都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的目的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減輕肝損害,及時的使用抗病毒的藥物抑制乙肝病毒,就能夠預防肝炎的反復發(fā)生。
第二、防治肝硬化:抗病毒以后能預防肝炎的反復發(fā)生,當然也就減少了因為肝炎、肝損害反復出現(xiàn)而導致后期的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發(fā)生。
第三、降低肝癌發(fā)生率:針對一些有癌癥家族史的患者,早期進行抗病毒治療,也能夠有效減少肝癌的發(fā)生概率或者發(fā)生時間。
第四、緩解并發(fā)癥:乙肝的抗病毒治療,也能夠有效的緩解因為肝臟損害而帶來肝外的一些并發(fā)癥,比如門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腹水、脾腫大等并發(fā)癥。
所以大家如果是符合抗病毒治療的要求,建議大家都要積極的干預,避免產(chǎn)生不良的后果,否則后悔莫及。如果停藥的話,最好是能夠達到功能性治愈這樣一個狀態(tài),或者說治療期間病情非常的穩(wěn)定,病毒一直是檢測不到(高靈敏),肝功能正常,影像學、肝硬度全部都是正常的,所以在停藥的時候一定要做評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