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得起蘋果耳機,卻選擇國產(chǎn)平替?沒想到大家想法是這樣
| hello~我是你們的der(得兒)一個愛好數(shù)碼、喜歡談論時事熱點,挖掘性價比東西的宅,der友們點個關注叭!
曾幾何時,der 周圍的小伙伴都喜歡用 AirPods、原裝的磁吸無線充電器......
可最近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周圍越來越多小伙伴居然換用白牌產(chǎn)品,在 der 印象中,這些貼牌貨不僅質量不行不好用,而且還可能是山寨仿造貨嗎?

問了幾個特別鐵的朋友才知道,原來我們所看不起的這些白牌產(chǎn)品,早已經(jīng)過那極度內(nèi)卷的市場不斷升級,做工還行,價格也便宜很多,性價比遠比品牌強得多,還被很多人譽為“國貨之光”。
所以今天 der 就和大家聊聊,為什么現(xiàn)在大家買電子產(chǎn)品,不再傾向于大品牌,反倒越來越傾向于“國貨之光”了?

消費升級與降級
der 記得是好幾年前,當時可以說是個消費升級的時代。
拿手機為例,那個時候的百元機千元機市場,不僅有“中華酷聯(lián)”這類大品牌,還有紅米、魅藍等新興品牌,更有各種山寨機,價格真就幾百塊錢、千元出頭,可以說是非常激烈。
正所謂有競爭就有進步,國產(chǎn)百元機千元機在配置上也越來越內(nèi)卷,雖然價格高了點,但體驗不會落下。其中很多白牌和小品牌的機子已經(jīng)做不下去,甚至連大牌也開始做做樣子,反倒是大家眼中的“屌絲”小米紅米,都直接做到對標別家旗艦機去了,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消費升級,大家也愿意買單。

反觀現(xiàn)在的旗艦手機,以前 1999 元就能買到,如今廠商們紛紛打著沖擊高端,已經(jīng)消費升級到 3、4000 塊錢才能買到一款旗艦機,最重要大家居然也都已經(jīng)習以為常。
有錢當然可以隨便買,但一個疫情,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大家也有所目睹,在荷包已經(jīng)不再那么充足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可以對標旗艦機的紅米,還是咬咬牙花更多的錢買三星呢?

于是,越來越多人已經(jīng)不再追崇消費升級了,反倒消費降級和平替更受歡迎。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既然消費降級了,自然就得有其它產(chǎn)品可以頂替才行。
但 der 知道,肯定會有很多人不愿意讓自己特別的將就,于是就會花盡心思的尋找性價比的平替產(chǎn)品,漸漸的喚醒了大家的比價意識。

說到比價吧,當然不能拿大品牌和街邊山寨貨比,價格上是贏了,但這贏的沒有意義。所以 der 這里就把比價分為三種:品牌之間、品牌與白牌(貼牌)、白牌與雜牌。
首先就說品牌之間的比價,絕大多數(shù)品牌仗著自己出名,往往溢價非常高,如果說你有別家沒有的功能或者配置還好,但明明同樣的功能和配置,你的價格就是要比別人高,大家也不是傻。

就拿前段時間安克發(fā)布的氮化鎵充電器來說,明明在充電領域安克和倍思都很牛,可安克一個充電器賣 500 多塊錢,反觀隔壁倍思 200 塊就能買到很好,甚至在某些人性化設計方面還要更好。
所以同樣是上百瓦的氮化鎵快充充電器,雙倍價格下的使用體驗差別不大,相比之下大家更多的持觀望態(tài)度,倒不如選擇性價比高的更穩(wěn)一點。

然后就說品牌與白牌之間的比價,這里比較經(jīng)典的就是蘋果的 AirPods 耳機了。
曾經(jīng)的 AirPods 耳機讓很多人望而止步,沒想到華強北只需十分之一的價格,不僅做工比越南產(chǎn)的好,而且音質好、有降噪、有彈窗、續(xù)航更久......甚至還有支持無線充電,最多也就降噪模式和通透模式差了點。
花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擁有蘋果 AirPods 不相上下的體驗,對比之下自然買華強北性價比更高,剩下的錢買其它不香嗎?
最后就是白牌與雜牌之間的比價,要注意的是,der 這里說的雜牌,是那些沒有品牌的山寨品。
遵循著一分錢一分貨的原則,基本上很多雜牌的產(chǎn)品都在比爛,它們沒有其他技術優(yōu)勢,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價格——用更低的成本做到“能用”的級別,這也難怪很多人說山寨貨是電子垃圾。
所以雜牌不在大家所考慮的范圍,完全沒有比價的必要性。

除了比價以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雖然花大錢用大品牌用著很舒服,但花一半的價格也可以實現(xiàn)平替,用著也不會不舒服。
正如最近比較火的“雪糕刺客”一樣,20 多塊錢的鐘薛高確實讓你吃得爽很多,但 3 塊錢的綠舌頭同樣也能讓你吃得很爽,既然同樣能吃得爽,但為什么要多花 20 塊錢吃感知不強的鐘薛高呢?

所以說,現(xiàn)在人們的消費觀念發(fā)生了改變,在大家比價意識下,產(chǎn)品直接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些性價比較高的品牌或者白牌顯然符合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