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樣考上名古屋大學的。

王同學
標簽:國內一本畢業(yè)/N1/托福80/大學專業(yè):財務管理 準備時間:半年
大家好,我這次合格的是名古屋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終于上岸啦!
其實我最開始來是打算學經營學的,但是我覺得了解過之后,因為我本科是學財務的嘛,和經營也是有關系的,但是聽了太多廣告決定還是去各個試聽,試聽過挺多家,致遠當時聽了會計和經營,綜合下來感覺的致遠是最靠譜的,主要是講的細,我當時糾結了一下還是繼續(xù)了自己的原專業(yè)。其實會計不是像大家以為的做賬的這樣一個專業(yè),尤其是研究者的話,會計也有很多比較有趣的領域,所以我覺得學會計還是挺有意思的。而且因為我最早給自己的目標就是半年就可以上學,想著考不上就回國賣保險去,于是這個目標實現的時候超級開心的!
筆試
名古屋大學的話也是要先筆試后面試,筆試合格了之后才可以面試,而且期間大概會隔一個星期左右。然后名古屋的外國人考試的話一年只有一期,就是在冬天考試的。會計專業(yè)的筆試的話,就是財務管的財務會計一道題,還有管理會計道題,然后要做這兩道題。第三個可以是本專業(yè),也可以選其他專業(yè)的題都是可以的。然后一般每個人面試的時間都是半個小時。
面試
面試當時是三個教授,其中兩個是,第一志望和第二志望的教授,面試里這兩個人應該是會出席,然后還有一個其他的教授。
面試的時候,其實我很緊張,也怕教授不按套路出牌。雖然他也是分閑聊部分和研究計劃書的部分,但閑聊部分問的問題就感覺比想象中的奔放,比如問我我來了日本半年在做什么,你為什么來到東京,為什么來到東京的語言學校,為什么是這個語言學校。之前準備的好多問題都是和計劃書和為什么從東京來名古屋這種問題的,真沒想到教授對于我的語言學校這么有興趣,不過還好語言學校的問題也比較輕松,就說說日常在干什么就行。然后因為我本專業(yè)跟會計比較相關,所以他也有問我大學期間專業(yè)課學到了什么程度,有沒有學過英文的專業(yè)課,類似于這樣的一些比較常規(guī)的閑聊問題。因為我自己日語口語不是特別好,所以面試前我也很怕,一直很擔心會不會連問題都聽不懂,算是有驚無險啦。

關于備考
復習的話,因為我自己的日語是在國內當初是憑興趣自己學的,所以感覺不像科班出身那么好。我覺得復習的話就是背書還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日語不好的人,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寫出自己想的東西時,前面背誦打下一點基礎是有用的,是語言方面的背誦不是只靠背誦去吸收知識,因為我有段時間跟著練過去問,有那種本來這個答案我心里是知道的,但是就是用日語寫不出來,當時感覺真是很著急。
而且背書的時候我覺得,就感覺經過了大學之后,很多人都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我自己就是這樣。我覺得我上4年大學之后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所以我會比較建議一邊背一邊寫,塾里的教材的關鍵詞好好記住,因為整理的很細致,也給我也省了不少力氣,到后面就可以跟著老師的提示去梳理知識框架,這樣會比較有效率。
分享給大家
我的心態(tài)在備考前兩個月時常爆炸,經常就是如果我考不上了,我就準備回國賣保險。感覺自己才來了半年嘛,一方面覺得自己日語實在不是很好,所以就一直很擔心,也導致當時學管理會計學本書的時候,覺得看的云里霧里,而且像名古屋大學的考試,只有兩道題可以選,如果你有道題不會寫的話,那就基本學校沒戲了。特別特別感謝我的班主任甘老師,做著飯也不忘問我情緒好點沒,給我講了很多她當時的備考心得,我合格的消息都是她發(fā)給我的,真心感覺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奮斗。
要說放松方法的話,我個人用的多的比如聊天和看小說,但這種方法就不建議大家去嘗試,只是我個人比較適合(笑)。聊天我總是找蘇老師或者我的班主任,能排解一下心里的壓力。我覺得像蘇老師真的是非常的負責,而且老師專業(yè)性真的很強,包括我面試之前,他單獨給我排了一次模擬面試,把我的都是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了,雖然當時感覺慘不忍睹,但是理過一遍真的神清氣爽,事實也是除了語言學校的問題,其他都是準備過的這些。
計劃書這里還是建議大家一早準備,像我是和蘇老師一起從找這個這個テーマ開始,一步一步的講該怎么找,然后哪些方向比較有意思。包括找到之后一起討論到底值不值得寫。雖然這個過程會有點痛,但是回想起來感覺這個過程中進步還是挺多的,也因為這個過程中也自己看了很多文章然而也漲了很多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