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反思:人人都向往孫悟空,我卻活成了豬八戒
? ? ???從《西游戲》一開始,我就討厭豬八戒,打小就討厭,看著熒幕前的二師兄退縮的樣子,我對二師兄在西游中的天天要回高老莊等日常做法,是真的討厭。
? ? ? ?如果說存在即合理,作為讀故事的人,其實是很少去質(zhì)疑故事的一些基礎(chǔ)問題的,我也從未思考過,“老爺子當年為什么要讓這種拖后腿的人加入西游?”因為,我也僅僅是通過影視了解了這個故事而已。
? ? ? ?曾經(jīng)的我,只是讀故事,聽人講故事,之后崇拜了一只猴子,未想其他;然而隨著時間的增長,我逐漸學會了摸魚、躺平、甚至游戲里都像個咸魚一樣。。。猛然間,我凝視著這樣的自己,這樣的我,和二師兄真的有區(qū)別嗎?
? ? ? ?當我假設(shè)了“結(jié)婚問題,住房問題等現(xiàn)實問題”對標“西游”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也只想當二師兄。這使我不禁想起了當初的那個孩子,那個曾多次嘲笑‘準備回高老莊的二師兄’的那個兒時的自己,不僅陷入苦笑。多年以來,我自以為我嘲笑的是二師兄,原來,我笑的竟是自己。
? ? ? ?然而,“我活成了二師兄”“我活成自己所討厭的人”這種這樣的思路,可以自嘲、反思自我,卻絕不是正確的人生導向。
? ? ? ?這樣的想法,人人都會變成二師兄,難免會掉到自我悲哀的坑里孤芳自賞,自我哀怨。然,前人對《西游記》的解讀,還有著這樣的解讀:西游一開始就只有唐僧一人,師徒四人不過是唐僧心中不同的人格。
? ? ? ? 孫悟空,就是唐僧的心中的那個猴子——心猿,心猿意馬,那是每個人都拴不住的自己,為了西游,唐僧給這樣這樣的自己戴上緊箍咒;豬八戒,那是作為一個人在面對西游與西游之中種種困難時,那個最真實的自己,他代表了唐僧作為人的惰性與貪念,在西游中,面對這樣的自己,當以八戒;沙僧,便是那個任勞任怨,也是最透明和沒有存在感的自己,如同每個人所修煉的基本功一樣,必要且必須。所謂基本功,就是你讀書的時候,并沒人夸獎你,你做了好事,也無人問津,那是每個人屬于自己的該做的事情,即使無人知曉、無人稱贊也該做好的事情。
? ? ? ? 如果帶著這樣一種理解去看《西游記》,這部作品仿佛我又看不懂了,但仿佛我有看懂了??床欢?,是因為我仍是二師兄,西天仍長路漫漫,我卻找不到那個連天都敢通個窟窿的大師兄,這樣的我,自卑且懦弱;看懂了,卻發(fā)現(xiàn),我只看懂了唐僧的西游,卻不是我的西游。
? ? ? ?這世間,自哀自怨,恨天罵地,人心浮躁,牛鬼蛇神,看那些滿滿的妖怪(負能量)多如牛毛。若日日夜夜只是向往孫悟空踏碎凌霄,恨自己活成個豬悟能,不學著沙悟凈專心致志,企圖翻個跟頭到大雷音寺,那這西游和唐僧又有什么關(guān)系?
? ? ? ?西游是每個人的西游,按“西游記自始至終只有唐僧一個人”這個觀點,唐僧才是主角,那么人人都可以是唐僧??v使自己沒有白龍馬,騎著小毛驢,唱著歌,一路朝西,也終會走到大雷音寺。
我有一只小毛驢,
我從來也不騎,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
我手里拿著小皮鞭,
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嘩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我的那本《西游記》已經(jīng)不是兒時模樣,我也不會再去嘲笑八戒,因為,那正是我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