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史記·魏公子列傳》講了什么

[前言]
《史記·魏公子列傳》居七十列傳第十七篇,主要記載了“戰(zhàn)國四公子”其三——信陵君魏無忌的事跡。
?
[信陵君魏無忌]

?
信陵君,姬姓,魏氏,名無忌,戰(zhàn)國時魏國人。魏無忌為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異母弟。魏昭王去世后,魏安釐王繼位,魏無忌被封為信陵君。
?
信陵君為人仁厚,禮賢下士,士人爭相前來歸附,以致門下食客三千。諸侯知道信陵君賢能,且門下賓客眾多,十幾年間不敢出兵謀魏。
?
有一天,信陵君和魏安釐王在下棋時,北部邊境傳來趙軍進犯的消息。魏王放下棋子,打算召集大臣商量對策,信陵君則勸阻魏王,說趙王是在打獵,并非要進犯魏國。過了一會兒,邊境又傳來消息,原來趙王真的只是打獵。魏王非常吃驚,詢問信陵君為何知道趙王動向,信陵君告訴他自己門客中有能人,能及時獲取趙王行動信息。從此,魏王對信陵君非常忌憚,不敢把政事交給自己的這位弟弟。
?
魏國有一位七十歲的隱士侯嬴,在都城大梁的夷門做守門小吏。信陵君聽說此人后,前往拜會,并將侯嬴奉為上賓。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年),秦昭襄王派兵圍攻邯鄲。平原君夫人魏氏(信陵君姐姐)多次寫信給魏安釐王和信陵君求救,魏王派大將晉鄙率兵十萬救趙。但因魏王畏懼秦國,因此魏軍名為救趙,實際只是在觀望。平原君派往魏國的使者不斷,并責備信陵君見死不救。信陵君多次向魏王請求救趙,但魏王始終不聽。信陵君只好請來自己的門客,約車百乘,打算到趙國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經(jīng)過夷門的時候,信陵君見到侯嬴,告知自己的打算,侯嬴獻出“竊符救趙”之策,并舉薦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助其一臂之力。在奪取晉鄙兵權后,信陵君重整軍隊,率兵八萬前去救趙,最后,秦軍撤退,趙國得救,趙孝成王和平原君親自前往郊外迎接信陵君。信陵君派將領率兵回魏國,自己則與賓客留在了趙國,一呆就是十年。
?
魏安釐王三十年(前247年),秦軍大舉伐魏,魏國形勢危急。魏安釐王派使者請信陵君回國,但信陵君猶豫不決,經(jīng)過門客毛公、薛公勸說,信陵君終于決定回國?;氐轿簢?,信陵君被封為上將軍,率五國聯(lián)軍將秦軍擊敗,并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軍閉關不敢出。秦莊襄王派人前往魏國,向晉鄙賓客行賄,使其在魏王跟前詆毀信陵君。魏王果中此反間計,最后將信陵君罷免。信陵君因此謝病不朝,并晝夜飲酒,縱情女色,于四年后去世。
?
秦國得知信陵君死訊,派蒙驁舉兵伐魏,攻下二十城,并設置東郡。此后,秦國逐漸蠶食魏國土地,十八年后,秦滅魏。
?
[后記]
太史公對信陵君評價很高,說他“名冠諸侯,不虛耳”。此外,劉邦對信陵君也敬重有加,每次經(jīng)過大梁時,都會祭奠他。
?
——2023.3.30
?
拋吾磚,引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