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下)

第六章?欲擒故縱,力避出現(xiàn)困獸猶斗之勢
?1.在卡米盧斯指揮下進行過一場交戰(zhàn)之后,高盧人需要船只渡過臺伯河去,元老院投票同意把他們送過河,也同意為他們提供食物。后來,又有一次,當高盧人需要通過龐普汀地區(qū)時,也為他們提供過暢通無阻的道路。這條路后來就起名叫“高盧通道”。
?2.當兩位西庇阿都遭殺身之后?,軍隊將最高指揮權授予了羅馬的一名騎士提圖斯·馬爾奇烏斯。馬爾奇烏斯成功地將迦太基人包圍了起來。迦太基人發(fā)誓要為雪恥而死,作戰(zhàn)更加兇猛。馬爾奇烏斯見此情形,撤下了幾個步兵支隊,留出空間令敵逃脫。等敵人漸漸分散開時,再將他們殺了個雞犬不留,此時攻殺對他的部下危險不大。
?3.蓋猶斯·凱撒將一些日耳曼人團團圍住,這些日耳曼人由于身處絕境便瘋狂地拼死作戰(zhàn)。于是,凱撒下令放其逃脫。等他們逃散時,再去攻擊他們。
?4.羅馬人在特拉西梅諾湖被圍困,他們奮勇死戰(zhàn)。漢尼拔網(wǎng)開一面,給羅馬人逃生的機會,但當羅馬人剛一逃散,便遭覆滅,而他自己的部隊并無多大損傷。
?5.被馬其頓國王安提柯團團圍困的埃托利亞人饑餓難忍,他們決心要突圍出去,即使戰(zhàn)死也在所不辭。安提柯為他們讓出一條逃生之路。他在平息了他們這種狂熱的銳氣之后又從背后向他們攻擊,并一舉將其粉碎。
?6.斯巴達人阿格西勞斯在與底比斯人作戰(zhàn)時發(fā)現(xiàn)敵人因受到地形條件限制而陷人困境,出于絕望他們正在瘋狂地拼死奮戰(zhàn)。據(jù)此,阿格西勞斯松開了他的隊形,為底比斯人留出一條逃生之路。但當他們正試圖撤走時,他又重新包圍他們,從背后襲擊他們,而自己的部隊卻并無傷亡。
?7.執(zhí)政官格奈烏斯·曼柳斯作戰(zhàn)歸來時發(fā)現(xiàn)羅馬人的營帳已被伊特魯里亞人奪占。于是,他讓衛(wèi)隊把所有的出口都堵死,這就激怒了敵人:既然都被封鎖在營帳里,他們只有決心死戰(zhàn),如是他自己也難免在戰(zhàn)斗中身亡。他的副官察覺到這一情勢后開啟了一個出口,以此為伊特魯里亞人提供逃生的機會。但當伊特魯里亞人都擠到這個出口來時,羅馬人便來追殺他們,在急速趕來的另一位執(zhí)政官費邊的支援下一舉殲滅了敵人。
?8.薛西斯戰(zhàn)敗,雅典人想毀掉他的大橋??,泰米斯托克利阻止這樣做。他解釋說,對于他們來說,與其逼迫薛西斯在絕望中拼死奮戰(zhàn),不如將其趕出歐洲。他又派出使者去見國王??,向其說明如不迅速撤走,他將面臨何等樣的危險。?
?9.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進攻一座城池。他察覺到城里的居民已將各處城門緊閉,出于情勢急迫正在英勇抵抗,于是他為他們提供了逃生的機會。
?10.同一個皮洛士,在他的許多有關兵法的指令中勸告說窮寇勿緊追。這不僅可以避免敵人出于走投無路而進行拼死反撲,而且也可以使他們嗣后更樂于撤退,因為他們深知勝利者也未必非置他們于死地不可。
第七章?不露敗績
?1.羅馬國王圖盧斯·霍斯蒂柳斯有一次參加同維愛人交戰(zhàn)。阿爾班人丟下羅馬軍隊不顧,沖上鄰近的山丘。這一行動使我軍處境險惡。圖盧斯于是高聲呼喊,說是他下命令讓阿爾班人這么干的,目的是把敵人包圍起來。這吼聲在維愛人心中引起恐懼,可卻給羅馬人增添信心。他用這個計謀扭轉了交戰(zhàn)的局勢。?
?2.戰(zhàn)斗剛一開始,盧奇烏斯·蘇拉的副官在一支人數(shù)相當不少的騎兵隊伍簇擁下跑到敵人那邊去了。蘇拉即時宣稱,這是按照他的命令干的。如是,他不僅使他的部下避免了驚慌失措,而且還使大家對這一安排會產生何等結果寄于某種期望而受到鼓舞。
?3.也是這位蘇拉,當他派出去的一些輔助部隊遭敵人包圍并被消滅之后,擔心這次災難會使他的全軍陷于驚慌失措。于是他宣布,是他故意把這些輔助部隊派到危險地帶去的,因為他們密謀倒戈。如是,他便以加強紀律作幌子掩蓋了一次非常明顯的失敗,而且使士兵們深信他所進行的這一切都是事實,從而激勵了部隊的士氣。
?4.當國王西法克斯的使者以他的名義告訴西庇阿,不要指望能跟他聯(lián)合一起從西西里渡海去阿非利加時,西庇阿擔心,如果與外國聯(lián)合的希望落空,他部下的士氣會受到打擊。于是迅即打發(fā)這些使者離去,一面廣為傳播是西法克斯特意派人前來與他洽議聯(lián)合事宜的說法。
?5.昆圖斯·塞多留正在作戰(zhàn)。有一次,一名蠻夷來向他報告說,伊爾圖萊烏斯給打敗了。他一劍刺進那蠻夷的胸膛,因為他怕傳令兵將這個消息走漏出去,他部隊的士氣會垮下來。
?6.雅典人亞西比德在交戰(zhàn)中受到阿拜多斯人的逼攻,處境艱難。忽然,有一名傳令兵朝他飛馳而來。當傳令兵來到他跟前時,他發(fā)現(xiàn)那人臉色陰沉,于是不讓他當著眾人的面報告帶來的消息。當他們單獨到一處時,他獲知他的艦隊遭到法爾納巴佐斯都督的包圍。他把這條消息封鎖起來,既不讓敵人知道,也不讓他的士兵知道;一面停止了這里的交戰(zhàn),一面迅速調兵營救他的艦隊,并對他的友鄰給予支援。
?7.當漢尼拔開進意大利時,有三千名卡佩塔尼人開小差。他深怕部隊中其余的人也會受到這一做法的影響,便宣布這三千名卡佩塔尼人是他放走的,而且還又放走了一些從事一般工作的人,以使大家更加相信他所說的是真情。
?8.盧奇烏斯·盧庫盧斯發(fā)現(xiàn)他原來的輔助兵力馬其頓騎兵突然全都向敵人那邊跑去了。他命令號手吹響號角,并派出騎兵分隊去追擊逃跑者。敵人見此情景以為戰(zhàn)斗開始了,便向逃跑者投擲標槍。于是,馬其頓人覺得敵人并不歡迎他們,同時還正受到剛擺脫掉的那些人的追擊。他們無奈只好投身一場真正的戰(zhàn)斗,向敵人猛撲過去。
?9.波斯人的將領達塔米斯,在卡帕多西亞與奧托弗拉達提斯作戰(zhàn)。他得知他的一部分騎兵逃跑了。他命令部隊里其余的人隨他一起去追趕他們。等他一追上那些逃跑者,就立即表揚他們,說他們在求戰(zhàn)心切方面比他還強烈,并要求他們勇敢地去攻擊敵人。
?10.當羅馬人在戰(zhàn)斗中被迫放棄土地時,執(zhí)政官提圖斯·昆克蒂烏斯·卡皮托利努斯假意聲稱,敵人在另一翼側已被擊潰。他借此使他的部下勇氣倍增,進而贏得了勝利。
?11.格奈烏斯·曼柳斯正與伊特魯里亞人交戰(zhàn)。他的同事,負責指揮左翼的馬爾庫斯·費邊負了傷,其部隊開始后撤,因為他們想像執(zhí)政官已被殺害。這時,曼柳斯面對已被突破的防線鎮(zhèn)定自若,他截住后撤的騎兵分隊,高喊他的同事馬爾庫斯·費邊依然健在,而且已經在右翼得勝。他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恢復了他的部下的勇氣,進而奪得了勝利。
?12.馬略正與辛布里人和條頓人作戰(zhàn)。他的工兵有一次不慎把營寨的地點選在一個水源被蠻夷人控制著的地方。當士兵們要求供水時,馬略用手指著敵人說:“那就是你們應該得到水的地方?!笔艿饺缡枪膭拥牧_馬人立即把蠻夷人從那塊地方趕走了。
?13.提圖斯·拉別努斯在法薩羅戰(zhàn)役他的軍隊戰(zhàn)敗之后跑到都拉基烏姆去了。他在那里來了個真假混和:他沒有隱瞞這次戰(zhàn)役的結局,但又散布說,雙方的運氣因凱撒身負重傷而相差無幾。這么一來,他使龐培方面的其他支持者充滿信心。
?14.馬爾庫斯·加圖乘一艘戰(zhàn)艦無意之中在安布拉基亞登上陸地,當時埃托利亞人已對聯(lián)盟艦隊實行封鎖。盡管他身邊無軍隊,但他還是用喊聲和手勢發(fā)出信號,以造成他是在召喚他的軍艦迅速前來的印象。他那副一絲不茍的神態(tài)使敵人感到驚恐,就好像他假裝用手勢從近處召喚來的軍隊顯然已在開來了一般。埃托利亞人出于害怕羅馬艦隊的到來會使他們覆滅而撤銷了封鎖。親妹妹不如干妹妹?2019-12-05?14:45:29
第八章?傾全力,振士氣
?1.在塔克文國王與薩賓人遭遇交戰(zhàn)時,塞爾維烏斯·圖柳斯還是個年青人,他發(fā)現(xiàn)那些旗手作戰(zhàn)很不像樣,于是便從一名旗手手中奪下一面旗幟,朝敵人堆里扔去。為了奪回這面旗幟,羅馬人兇猛地戰(zhàn)斗,以至他們不僅重新奪回了這面旗幟,而且也打贏了這一仗。?
?2.有一次,執(zhí)政官富留斯·阿格里帕的翼側被沖垮,他從一名旗手手里奪下軍旗,朝赫爾尼基人和??巳硕阎腥尤ァ_@一行動使戰(zhàn)局得以扭轉,因為羅馬人以最大的狂熱奮勇攻擊,奪回這面軍旗。
?3.執(zhí)政官提圖斯·昆克蒂烏斯·卡皮托利努斯把一面軍旗朝敵人(法利希人)堆的中央扔去,隨即下令他的軍隊將其奪回。
?4.擁有執(zhí)政官權柄的軍事護民官馬爾庫斯·富留斯·卡米盧斯,有一次,當他的軍隊退縮不前時,抓住一名旗手的手,直把他朝沃爾斯奇人和拉丁人堆中拖去,于是其余的人都不得不羞愧地緊隨其后了。
?5.佩利尼人薩爾維烏斯在波斯戰(zhàn)爭中也曾這樣做過。?
?6.馬爾庫斯·富留斯截住他的后撤回來的軍隊。他宣布,他只接待勝利者入營。如是,他讓他們重新回去戰(zhàn)斗,并取得了勝利。
?7.在努曼蒂亞,西庇阿看到他的隊伍正在退卻,他宣布:不管是誰要是回營去,就把誰當作敵人。
?8.獨裁官塞爾維柳斯·普里斯庫斯曾下令舉著軍團旗幟與法利希人作戰(zhàn),并命令處決遵守命令猶豫不決的旗手。士兵們懾于這一實例,便都向敵人撲去。
?9.騎兵將領科爾內柳斯·科蘇斯在與菲登埃人作戰(zhàn)時也曾采用過同樣的辦法。
?10.塔克文的騎兵在同薩賓人交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猶豫畏怯,他下令卸下他們的馬勒,給他們的馬匹加上踢馬刺,并讓他們穿越敵人的作戰(zhàn)線。
?11.在薩謨奈戰(zhàn)爭中,執(zhí)政官馬爾庫斯·阿蒂柳斯見到他的部隊正在撤出戰(zhàn)斗,紛紛逃回營地避險。他派出一支部隊去攔截這些逃兵,并宣布他們必須首先跟他和所有忠誠的公民決一雌雄,不然就回頭去跟敵人作戰(zhàn)。就這樣,他讓這些人全部返回去參加戰(zhàn)斗了。?
?12.當蘇拉的軍團面對由阿爾凱勞斯指揮的米特拉達悌的軍隊開始潰退時,蘇拉手持一柄出鞘的長劍沖進第一道作戰(zhàn)線,對他的部隊說,如果有人問你們,你們是在什么地方遺棄你們的將軍的,你們就回答說:“正當他在彼奧提亞戰(zhàn)役中戰(zhàn)斗的時候。”這席話使軍團戰(zhàn)士感到羞愧,于是眾人一心地跟著他向前沖去。
?13.被神化的尤盧斯的部隊在蒙達退卻時下令將他的坐騎牽走,他就像一名步兵一樣大步沖向前線。他的部下深感羞愧離棄他們的統(tǒng)帥,于是重新投入戰(zhàn)斗。
?14.有一次,腓力擔心他的部隊會頂不住西徐亞人的攻擊,便把他的最可靠的騎兵部署在尾部,告知他們不允許他們隊伍中的任何人撤出戰(zhàn)斗;如果有人硬要退卻,應予就地處決。宣布這一決定后,就連那些膽子最小的人也寧肯與敵人戰(zhàn)死,也不愿亡命于自己人的刀下。如是,腓力終于贏得了這次戰(zhàn)斗。?
關于交戰(zhàn)后的計略
第九章?若戰(zhàn)斗順利結局,如何了結未竟之戰(zhàn)
?1.蓋猶斯·馬略在戰(zhàn)斗中擊潰了條頓人,戰(zhàn)斗結束時業(yè)已入夜,他圍住殘敵扎下營寨。他吩咐一小部分人不斷地高聲吶喊,使敵人處于戒備之中,不得安眠。如是,第二天他就較易殲滅沒有得到休息的敵人。
?2.克勞狄烏斯·尼祿在從西班牙到意大利途中與哈斯德魯拔率領的迦太基人遭遇。尼祿戰(zhàn)勝了迦太基人,他把哈斯德魯拔的腦袋扔進了漢尼拔的軍營。漢尼拔因此悲痛欲絕,軍隊則斷絕了得到增援的希望。
?3.盧奇烏斯·蘇拉包圍了普勒尼斯特城。他將在交戰(zhàn)中被殺死的普勒尼斯特的將軍們的腦袋挑在長矛上,向遭圍困的普勒尼斯特的市民展示,以此挫折了他們頑強抵抗的決心。?
?4.日耳曼人的首領阿米尼烏斯也曾這樣做過。他把被他殺戳的人的腦袋挑在長矛上,并命令部下將其送到敵人陣前去。
?5.多米蒂烏斯·科爾布洛包圍了提格蘭諾塞爾塔。看來,亞美尼亞人準備頑強抵抗。科爾布洛將俘獲的貴族瓦丹杜斯處決,并用投石器將他的腦袋射進敵人的營地。那顆腦袋正好落在當時蠻夷人正在議事的會場中央。當眾人目睹這番景象(被認為是一種不祥之兆)時,無不驚愕萬分。于是決定盡速投降。
?6.錫拉庫薩人赫莫克拉特斯在戰(zhàn)斗中擊敗了迦太基人。他擔心他捉獲的俘虜數(shù)量太多,無法對其經心看管。因為戰(zhàn)斗一結束往往會使勝利者一方產生縱酒狂歡的欲望和逍遙疏怠的情緒。于是,他詐稱敵人的騎兵將于次日夜間前來偷襲,以此激起眾人的警覺,并成功地使之對俘虜?shù)目词乇绕剿馗咏浶摹?br/> ?7.也是這位赫莫克拉特斯,在取得一些勝利之后,也是出于這個原因,他的部下自負至極,將一切禁令、約束全然置之腦后,沉溺于泥醉麻木之中。為此,他派出一名叛逃者到敵人營地去散布說,錫拉庫薩人到處設有伏兵,勸阻敵人切莫撤離。敵人因擔心中埋伏不敢離開營地。赫莫克拉特斯就這樣留住了敵人。翌日,當他的部下恢復正常之后,他對敵人就不那么仁慈了,戰(zhàn)事就此告終。?
?8.當米太亞德在馬拉松重創(chuàng)波斯軍,雅典人還沒有來得及歡慶他們的勝利時,他就命令他們火速趕去支援市鎮(zhèn),因為據(jù)悉波斯艦隊正朝市鎮(zhèn)駛去。他趕到了敵人頭里,他的部隊立即登上城頭,頓時城頭上站滿了勇士。波斯人納悶,心想雅典的兵力竟如此充足,他們在馬拉松遇上一支軍隊,此刻在城頭上面對他們的又是另一支軍隊。于是他們急忙掉轉船頭,返回亞細亞去了。
?9.當邁加拉人的船隊在一天夜間載著拐騙來供祭祀刻瑞斯?用的雅典婦女中途抵達埃萊夫西斯時,雅典人庇西斯特拉圖跟他們打了起來。庇西斯特拉圖毫不留情地屠殺敵人,替自己的鄉(xiāng)親們報這拐騙之仇。他讓雅典士兵打扮成被抓來的婦女模樣,登上那些俘獲到的船只,然后便朝邁加拉駛去。受到這個場面蒙騙的邁加拉人滿以為是他們的自己人出航得勝而歸呢。人們奔走相告,急匆匆前去迎接他們,秩序大亂,隨身又都沒有攜帶武器。就這樣他們又一次被打得落花流水。
?10.雅典大將西門在塞浦路斯島附近擊敗了波斯人的艦隊。他們用從俘虜那里奪得的武器裝備自己的部隊,又登上蠻夷人的船只,去迎戰(zhàn)攸里梅敦河附近潘菲利亞的敵人。波斯人認出這些船是他們的,根據(jù)站在甲板上的人所穿的衣服看,來人也確實都是他們衛(wèi)隊的士兵。如是,在同一天之內他們遭到西門的兩次突然襲擊,一次在海上,一次在陸地上,而且兩次都吃了敗仗。
第十章?見兔顧犬,亡羊補牢
?1.提圖斯·狄第烏斯在西班牙作戰(zhàn)。有一次,他打了一場非常艱苦的仗,這一仗一直打到夜幕降臨時才收場。雙方死亡人數(shù)都很多。他想出一個主意:趁夜間先把己方的一部分尸體埋掉。翌日,西班牙人也來辦這件事,發(fā)現(xiàn)他們這方面死的人要多于羅馬人,按照這樣計算他們確實是打輸了這一仗。于是便同意了羅馬指揮官提出的條件。
?2.羅馬騎士提圖斯·馬爾奇烏斯擔起了率領(西庇阿)在西班牙的軍隊殘部的責任。?他發(fā)現(xiàn)近處有兩座迦太基人的軍營,彼此相隔不過幾里地。他激勵他的部下,并于深夜襲擊了臨近的一座軍營。由于敵人因勝利而忘乎所以,未有任何防備,馬爾奇烏斯的突襲大獲全勝。敵人營中竟然連一個通報這個失敗消息的人也沒有剩下。馬爾奇烏斯只讓他的部隊稍事休息,就在當夜,趁著他所創(chuàng)戰(zhàn)績的消息尚未傳播出去之前又對第二座敵營發(fā)起攻擊。如是,他兩戰(zhàn)皆捷,殲滅了迦太基人的兩處營地,從而把失去的西班牙行省重又奪還給羅馬人民。
第十一章?堅定動搖分子的信心
?1.普布柳斯·瓦萊留斯在埃皮達魯斯沒有足夠的守備部隊,因此總擔心當?shù)氐木用癖承抛鱽y。他決定在離城較遠的某個地方舉行一次體育競賽。當居民們幾乎傾城而出前去觀看比賽時,他緊閉城門,不讓埃皮達魯斯人回城,直到他從他們的頭面人物中取得幾名人質為止。
?2.格奈烏斯·龐培對哈奧森斯人持懷疑態(tài)度,擔心他們不肯讓守備部隊進駐。他提請他們允許他的傷病員在他們那里養(yǎng)病治療。他讓最強壯的士兵裝成傷病員,以此占領了城市,并控制了局面。
?3.亞歷山大征服了色雷斯,準備動身去亞細亞,怕起程后色雷斯人會拿起武器鬧事。于是,他令對失去自由耿耿于懷的王公、官員全都隨他東去,說這是他給予他們的一種殊榮。他讓那些平庸無能之輩負責統(tǒng)管留下來的平民百姓。這樣一來阻止了那些得恩寵的官員們不去從事任何變異,而平民百姓由于失去領導人也就更無所作為了。
?4.當安提帕特發(fā)現(xiàn)伯羅奔尼撒人的軍隊聽說亞歷山大駕崩的消息之后要聚眾前來危及他的權柄時,假裝并不知道他們此來的目的。他還對他們特來支援亞歷山大抗擊斯巴達人一舉表示感謝,并說他將把此事寫信稟報國王。可是,他又說,由于現(xiàn)下他并不需要他們的支援,所以請他們先行回去。這樣也就擺脫了這一新生情況對他造成的威脅。
?5.當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在西班牙作戰(zhàn)時,一次,女俘中有一名絕色的貴族少女被帶到他跟前來。那女子的姿色使所有在場者為之傾倒。西庇阿極盡心地將她保護起來,并將其送還給她的名叫阿利喬的未婚夫,而且還把那少女的父母以女兒贖金的名義送給西庇阿的錢財作為結婚賀禮轉贈給這位未婚夫。整個部族深受這一慷慨的俠義行為所感動,決定與羅馬當局結成同盟。
?6.對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也有過類似的傳說。有一次,他俘獲到一個美麗絕頂?shù)呐?,那女子與鄰近的一個部落的頭領已訂婚約。亞歷山大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但自己卻是十分地克制,連看都不曾看過她一眼。后來,當這位少女被送還給她的心上人時,作為這種善意的回報,亞歷山大贏得了整個部族的愛戴。?
?7.凱撒·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皇帝就在那次因征服日耳曼人而得此尊號的戰(zhàn)爭期間,在庫比人地區(qū)建造了一批要塞。事后,他下令凡在修筑工事的范圍內遭損壞的莊稼一律照價賠償。如是,辦事公道的美譽使他贏得了全體人民的歸順之心。
第十二章?為將者對自己的部隊失去信心時,為穩(wěn)住陣腳應做些什么
?1.當沃爾斯奇人準備攻擊執(zhí)政官提圖斯·昆克蒂烏斯的軍營時,昆克蒂烏斯只留下一個步兵大隊擔任值勤,而讓其余的部隊都去休息。他還命令司號兵騎上馬,一邊吹號,一邊繞著軍營轉圈。他用這種顯示力量的辦法把敵人與自己隔開一定的距離,并使對方整夜處于十分緊張的狀態(tài)。次日天剛破曉,他突然出擊,敵人由于徹夜未得成寐而疲憊不堪,于是他輕易地將他們擊潰了。
?2.在西班牙時,昆圖斯·塞多留在騎兵方面遠不如敵人,敵人信心十足地徑直向他的工事逼來。于是,他連夜挖出許多壕溝來,并把作戰(zhàn)線部署在這些壕溝之前。隨后,當騎兵按慣例奪路向前沖進時,他把他的作戰(zhàn)線后撤。敵人緊追不舍,結果都掉進了溝壕,因而大敗潰輸。
?3.有一次,雅典指揮官卡雷斯正在等待援軍來到。他擔心敵人會在援軍抵達之前認為他兵力單薄而向他的營地發(fā)起進攻。于是他命令在他指揮下的一部分士兵夜間從營寨背后出去,回來時則要盡可能讓敵人看清他們的走向,以造成已有新生力量來到的印象。這樣,在期待的援軍來到之前他就用意想中的增援部隊堅定了自衛(wèi)的信念。
?4.有一次,雅典人伊菲克拉特斯扎營在一片平地上。他獲悉色雷斯人夜間要下山來搶劫他的營地;他還得知下山的路只有一條。于是,他悄悄地把他的隊伍拉了出去,部署在色雷斯人必經之路的兩側。當敵人前去襲擊他的營地時,營地上依然燈火不滅,其實這只是少數(shù)人在那里點燃的,以造成似乎主力大部都還留在營內的印象。如是,伊菲克拉特斯得以從側翼攻擊敵人,并將其擊潰。
第十三章?退卻
?1.高盧人在與阿塔羅斯交戰(zhàn)之前把他們的金銀財寶如數(shù)交予忠誠的護衛(wèi)者,并指示一旦他們的軍隊在會戰(zhàn)中敗北,便把這些金銀財寶撒滿一地,讓敵人爭相去搶奪。如是,他們自己便能更易于逃遁。?
?2.敘利亞國王特賴豐戰(zhàn)敗之后,在他撤退的一路上撒滿了錢物。安條克的騎兵因忙于搶奪這些錢財而遲誤了戰(zhàn)機,他也就成功地退走了。
?3.昆圖斯·塞多留在戰(zhàn)斗中被昆圖斯·梅特盧斯·庇護擊敗。他認為有組織地撤退未必安全,于是下令他的士兵分散撤走,并告訴他們重新集結的地點。
?4.盧西塔尼亞人的首領比里亞托采用塞多留將部隊先化整為零,又集零為整的辦法擺脫了他所處的困境和我軍對他的威脅。?
?5.當波爾森那的軍隊緊逼著霍拉提烏斯·科克萊斯的時候,科克萊斯下令他的部下迅速撤過橋回城。為了不讓敵人窮追過來,他還命令把那座橋梁炸毀。在進行這一切的時候,他本人就像衛(wèi)兵一般守在橋頭,阻擋迎面過來的敵人。后來,爆炸聲告訴他橋梁已被炸毀,他便縱身跳入河里。盡管他身上多處負傷,精疲力竭,但還是帶著兵器游到了對岸。?
?6.阿弗拉尼烏斯在西班牙的伊萊爾達附近離凱撒而去。當凱撒對之緊追不舍時,他扎下一座營寨。于是,凱撒也扎下營寨,并派遣他手下的人出去搞糧秣。這時阿弗拉尼烏斯突然又發(fā)出了撤離的信號。
?7.安托尼正設法擺脫安息人對他的緊逼,但每當破曉時分他拔營起程時,他那退卻中的部隊總要遭到蠻夷人的箭矢之害。因此,有一天,他讓他的部下直到臨近正午時才回營,以此給人造成他已扎下一個久駐營地的印象。等安息人對此已不再疑惑并撤離時,他立即利用這一天余剩下的時間不受干擾地開始了他的井然有序的行軍。
?8.腓力在伊庇魯斯吃了敗仗,為了不使羅馬人在他退卻時將其殲滅,他請求實行休戰(zhàn),以便埋葬死者。結果,哨兵們都放松了警覺,腓力趁此逃之夭夭。
?9.普布柳斯·克勞狄烏斯在一次海戰(zhàn)中為迦太基人所擊敗。他深知必須突破敵人的圍困,于是下令余下的二十艘艦只裝成勝利者的姿態(tài)駛進。迦太基人還真以為是我方在遭遇戰(zhàn)中占據(jù)優(yōu)勢。如是,克勞狄烏斯反倒使敵人畏懼起來,因而成功地撤走了。?
?10.有一次,迦太基人在海戰(zhàn)中失利,想擺脫掉尾隨其后、緊追不舍的羅馬人。于是假裝他們的艦只忽然擱淺在沙灘上,似乎真的再也無法開動了。迦太基人用這個辦法使勝利者顧慮重重,深怕自己的兵船也會遭到同樣的不幸,因而迦太基人留下了一條退卻的生路。
?11.阿特萊巴特人康繆斯敗于神一般的凱撒之手,從高盧逃往不列顛。當他抵達海峽時正好遇上順風,但卻已是落潮時分。盡管艦船都被擱淺在沙灘上,他還是下令把帆都揚了起來。跟蹤而來的凱撒從遠處看到鼓滿了風的帆船,心想康繆斯已經逃出他的掌心,取著一條遠走的航路離去了。他也就放棄了追殲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