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O分析]游戲內的防具盤點 (上)


(分析資料來源僅包含刀劍本傳與GGO外傳的小說版、漫畫版以及動畫版等相關系列作品)
(分析僅為個人觀點)
(注意??,文章內容將會涉及小說未動畫化部分,請斟酌點閱)

Gun Gale Online(GGO?)雖然是做為一款FPS混RPG的VRMMO?,但RPG相關要素
(STR、AGI、VIT等六維配點,以及系統(tǒng)內的各種技能),并不是影響玩家戰(zhàn)力的唯一因素,
玩家的裝備(槍械、防具、道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這里將介紹系列作品中出現(xiàn)過的所有防具,并簡略地去分析與排名其防御程度。

(以下舉凡防彈等級、裝備名稱等資料皆以系列作品中出現(xiàn)數(shù)據(jù)為主、網(wǎng)上資料為輔)
(部分防具系列作品中并沒有切確名稱,筆者將以特征來命名之)
(以下表現(xiàn)統(tǒng)計截止至本傳第23卷、外傳第8卷與部分第9卷)
(若有遺漏或錯誤,歡迎補充與指正)
各樓層導引
【GGO防具功效、子彈穿透力介紹、測試標準】
【部分用語解釋】
【第I級別簡易防彈裝備–頭部防具】
【第I級別簡易防彈裝備–防彈背心】
【第II級別進階防彈裝備】
【第III級別宇宙戰(zhàn)艦裝甲板】
【特別介紹對光學槍防護罩】
【其他防具】

在文章正式開始之前先感謝幾位朋友:
感謝@風音日和Rabbit?建議將子彈威力具體化
感謝ドラAもん建議加入用語解釋給不熟的吧友參閱
感謝靜夜防??給予排版上的協(xié)助與建議
最后最感謝很大一部份涉及現(xiàn)實軍事裝備相關的部分是這位Tzefa?(以下簡稱T大)
替我修正與補充了許多這方面的知識,畢竟我在槍械軍事這塊領域也還只是菜鳥
今天多虧T大以及上面幾位吧友才能順利產出這篇文章!!!

正文開始

GGO中的防具功效
在GGO之中,防具具有「防御界限值」的設定,也就是單次能承受多少威力的傷害,傷害低于此界限值則攻擊將會被防具擋下(不過不代表玩家會完全無傷),但若傷害超過的話則防具將會碎裂而損壞。


子彈穿透力介紹
不論是現(xiàn)實中或是Gun Gale Online這款游戲中,子彈的威力都來自于:
對物體(人體或是木材、磚墻、鋼板等)穿透強度的:「穿透力」??
以及彈頭在被擊發(fā)出去后所攜帶的能量:「動能」
「穿透力」讓子彈能夠去擊穿一些水泥墻、土堆掩體或是防彈鋼板、頭盔…等介于彈頭與肉體之間的任何物體,并達到擊中目標的功能;而「動能」則是彈頭攜帶的、能夠在侵入人體后造成殺傷力的能量,即便彈頭被防彈衣等防具擋下無法貫穿,也會將動能傳遞出去并對人體造成沖擊。

接下來將根據(jù)以上兩種關于子彈破壞力的項目(穿透力、動能),去對GGO中出現(xiàn)過的防具去做分析,并使用GGO中幾種常見的子彈類型去做防御力測試:
9x19 mm手槍彈
5.56或7.62 mm步槍彈
12.7或14.5 mm大口徑子彈
(由前至后威力越大、穿透力越強、動能越高,以下簡易圖表區(qū)分之)


測試標準
以系列作品中出現(xiàn)過防具抵擋子彈的戲份為判斷依據(jù),并檢視防具在被子彈擊中時,透過以下兩點來對各式防具進行簡易的分級與評價。
面對子彈的「穿透力」是否會被貫穿
在不被貫穿的情況下,被「動能」影響的程度
(注1.本文僅為簡易向科普文,不會去過度深入探討相同口徑不同裝藥量的子彈區(qū)分、口徑/彈殼長度相
同的同種子彈但不同彈種、子彈擊中防具時的距離與角度、不同槍械使用同顆子彈在威力上的差異、或是子彈侵入人體造成的空腔效應…等問題,況且系列作品中也沒提到GGO有空腔效應的設定或表現(xiàn)。)
(注2.防具防御程度排名為第III級別>第II級別>第I級別;防御程度將以★數(shù)多寡來評價,并輔以☆來說明同級別各個防具的不同之處。)
(注3.防具入手難度同樣也是以★數(shù)來區(qū)別,★越多越難入手,反之亦然。)
(注4.內文中的持有者以擁有該防具的玩家為主,有使用過的其他玩家不列入。)


部分用語解釋

【BOB】


???The Bullet of Bullets的簡稱
是GGO中ZASKAR(營運公司)舉行的最強玩家淘汰賽。預賽采一對一的方式,地形、氣候、日夜、位置配置均為亂數(shù)決定,決賽則是在包含多種地形的廣大地圖上亂數(shù)配置所有玩家進行混戰(zhàn),故不管預賽或決賽都無法在賽前就調整出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裝備與能力。獲得名次的參賽者,除了游戲幣獎金外,還能選擇游戲道具或實體模型槍作為獎品,但選擇實體獎品的玩家必須在報名時填入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姓名與住址。
除了第一屆是可以自由選擇要參加美服或是日服的比賽之外,往后幾屆都僅能參加居住地伺服區(qū)舉辦的比賽,目前舉辦到第四屆。
《桐人》《詩乃》在系列作品中參與的BoB皆為日服舉辦的

【SJ】



Squad Jam的簡稱
BoB 的團隊戰(zhàn)版本,為了決定最強小隊的比賽,因某小說家(時雨澤惠一)觀看了第三屆BoB決賽的協(xié)力場面而萌生舉辦的念頭,并自資贊助讓ZASKAR辦一個「日本伺服器限定」的官方賽事。參加人數(shù)為2~6人。規(guī)則大致與BoB相同。之后也有其他人贊助再開辦。
起初第一屆因是實驗性質的賽事,且獎品過于寒酸,報名隊伍少到甚至連預賽都沒有,不過隨著舉辦的屆數(shù),除了賽事的特殊性(小隊戰(zhàn)、稀有場地、特殊規(guī)則)使得知名度提升外,逐漸豐富的優(yōu)勝獎品讓報名的隊伍急起直上,也增加了預賽和敗部復活賽的存在,并陸陸續(xù)續(xù)投入更多GGO中最新型或是稀有的強力武器和道具,同時游戲內的知名中隊也開始參賽,算是一個發(fā)展迅速的新興比賽。

【20260816游戲測試】


ZASKAR舉辦給過去SJ名列前茅隊伍參加「為檢測新制作的AI操作NPC的戰(zhàn)斗力而舉行的測試賽」之活動「20260816測試賽」之中,聲稱傾盡ZASKAR全體員工研發(fā)出來之新型游戲AI。除了強度超群外,還會配載GGO內最新型甚至未發(fā)布之強力裝備,共有7名NPC據(jù)守在攻略目標之歐式城堡內,其統(tǒng)一穿著美軍使用的多地形迷彩戰(zhàn)斗服,并穿戴了軍用頭盔和戰(zhàn)術防彈背心保護頭胸。
玩家必須在兩個小時的時限內,攻克由NPC所防守的城堡,并選擇將敵方NPC全數(shù)殲滅或是奪取毒氣彈頭來通關。
另外由于營運方認為玩家僅有一條命的話將會過于困難,故采取3條命制度,玩家戰(zhàn)死后將會在待機區(qū)域等待180秒后在距離小隊隊員最近位置復活,同時有十秒的無敵時間;另外按照作品中的描述,參賽者似乎是被轉移到美服進行游戲測試。

【野外團體戰(zhàn)】
基本上就是指本外傳中,不是在BOB或是SJ的場合發(fā)生的團體戰(zhàn)斗,通常發(fā)生于像SBC格洛肯*等安全場所以外的野外區(qū)域,其中比較主要的戰(zhàn)斗有以下這幾次:
*?設定是GGO世界觀的首都,基底是宇宙戰(zhàn)艦,SBC全稱為space battle cruiser (宇宙戰(zhàn)斗巡洋艦),包含新玩家的出生點:回憶大廳、報名BOB用的機臺所在的總督府、以及槍械商店、道具商店、玩家自營的店面…等設施都在此。

1.?本傳幽靈子彈篇第一場戰(zhàn)斗,發(fā)生在滿布舊時代建筑遺跡的巖漠《詩乃》所在的對人PK中隊對專門狩獵mob小隊進行的突擊戰(zhàn)斗,并碰到被雇用來當作護衛(wèi),持M134迷你炮機槍的玩家:《貝西摩斯》。

2.?本傳第三季動畫第一集B part原創(chuàng)的森林野外團體戰(zhàn),由《桐人》《亞絲娜》《詩乃》…等主角團在森林區(qū)域與《加百列》《POH》等人率領的對人PK中隊發(fā)生戰(zhàn)斗。

3.?外傳漫畫原創(chuàng)的荒野野外團體戰(zhàn),發(fā)生在〔SJ1〕前,《蓮》與《Pitohui》在荒野狩獵場與其他無名小隊發(fā)生的PK戰(zhàn)斗。


第I級別 簡易防彈裝備

#此分級分為「頭部防具」「防彈背心」兩大類,每一類將會包含數(shù)項防具。
(注1.這一級別的防具基本上最多只能防御到7.62 mm步槍彈的威力,再往上就會被徹底破防)
(注2.僅對作品中有足夠表現(xiàn)與資訊的防具做較詳細的分析,其他則簡單做介紹不贅述)


【頭部防具】

#該類防具包含「德式鋼盔Stahlhelme」「阿爾金頭盔」「頭套護具」「FAST頭盔」?…等數(shù)項不同頭盔。

頭盔總覽
先簡單說說頭盔這防具在現(xiàn)實中的防彈原理,畢竟根據(jù)系列作品中的描述來看,GGO的游戲機制下的頭盔擋子彈的原理和現(xiàn)實根本沒太大差別。
論防御力的話,頭盔其實比不過能正面硬剛子彈的裝有防彈插板的防彈衣,論正面被直擊的話充其量也就只能擋擋手槍彈或是爆裂物的破片(不同頭盔有不同的防彈等級,并不是每種都能擋下子彈);
但頭盔的優(yōu)勢在于其圓型的設計能夠提供弧度,這些弧度能夠將非正面射來的步槍子彈彈道傾斜并彈飛,使得頭盔不至于被穿透,另外也透過頭盔內側加裝海綿等內襯以及固定頭盔的懸掛系統(tǒng)來達到吸收部分動能避免沖擊過大的功能。
以上大概就是頭盔防彈的原理,接下來將介紹數(shù)種系列作品中出現(xiàn)過的頭部防具。

.
.
.
.

【德式鋼盔Stahlhelme】
持有者:?《不可次郎》


外型上應該是參考德國二戰(zhàn)鋼盔Stahlhelme,并以其為基底進行再設計的二創(chuàng)鋼盔,筆者向T大詢問的結果是長得像,故應該是黑星紅白(GGO外傳繪師)自創(chuàng)的。
〔SJ2正賽〕前,剛轉移至GGO中的《不可次郎》在得到《M》的金援后購買該防具,自此就變成她在這個硝煙漫布的世界常駐裝備之一。
作品表現(xiàn)
1. 〔SJ2正賽〕中,《不可次郎》闖過草原區(qū)域突進《PM4》所在的圓木屋時,遭到《Pitohui》以Savage 110BA狙擊步槍發(fā)射的.338 Lapua Magnum步槍彈(威力介于7.62 mm –大口徑子彈)擦過頭盔外側,但被頭盔的弧度彈開來,動能讓《不可次郎》頭部像被推了一下稍微往右傾斜。

2. 〔SJ3正賽〕尾聲時,《不可次郎》于巨大郵輪被炸成兩截后向船尾推進時,閃躲來自《伊娃》使用VSS狙擊步槍發(fā)射的9x39 mm步槍彈(威力介于9 mm – 5.56 mm),子彈擦過頭盔且并沒有造成任何損傷,也沒有被動能傳遞影響到的描述。
防御程度??
★☆
# 現(xiàn)實中的此鋼盔可以正面抵擋手槍發(fā)射的9x19 mm手槍彈或是.45 ACP手槍彈(威力比9 mm略大)且只會使鋼盔表面造成凹陷并無法造成穿透;作品中則有透過頭盔的弧度錯開步槍彈的彈道,進而將其彈飛的表現(xiàn)。

入手難度
★★
#雖然沒有明確說是在玩家自營店面還是一般的道具商場入手的,筆者認為雖然會比較貴,不過應該不是太難入手的防具,但可以確定的是花別人的錢(M資金)購買的。

.
.
.
.

【阿爾金頭盔】
持有者:?《BOSS》


GGO外傳漫畫版第一話中《蓮》與《Pitohui》在荒漠野外碰到的敵對小隊隊長《BOSS》所戴的頭盔。
原型是俄羅斯的阿爾金頭盔(altyn helmet),重達約5公斤,酷似安全帽的黑色外型,整體主要是由鈦合金外殼與芳綸纖維內襯組成,同時前方安裝了防彈面罩
漫畫版中的頭盔可能是《BOSS》自行客制化的,尺寸大約是現(xiàn)實版本的一半,要不就是玩家的虛擬體頭部太大導致的視覺差。
作品表現(xiàn)
1.外傳漫畫版原創(chuàng)的〔荒野野外團體戰(zhàn)〕中,面對《蓮》持P90沖鋒槍潑灑的5.7x28 mm手槍彈彈幕(威力介于9 mm – 5.56 mm),《BOSS》頭戴的頭盔透過弧度彈開了一些防彈盾牌漏防到的子彈。


防御程度
★☆
#現(xiàn)實中該頭盔可以抵御大部分種類的手槍彈在近距離的直擊,甚至穿透力在手槍彈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5.7x28 mm手槍彈都無法完全貫穿頭盔,經(jīng)過測試僅能穿透鈦合金外殼,然后在芳綸纖維內襯被擋下,而作品中則有彈開數(shù)發(fā)《蓮》的P90沖鋒槍發(fā)射的5.7x28 mm手槍彈的表現(xiàn)。

入手難度
★★
#作品中并無描述,筆者推測綜合該名玩家的打法與裝備(STR-VIT型與大量防具),以及在野外進行對人PK戰(zhàn)斗獲取高報酬的表現(xiàn)來看,該頂頭盔可能是高于頭盔類防具的平均價格。

.
.
.
.

【頭套護具】
持有者:《Pitohui》

首次亮相于〔SJ2正賽〕中后段,形似格斗運動中保護頭部周圍的科幻風格防具,雖沒有明說是什么材質,但有描述具有防彈功能以及加裝小片防彈板,以及比一般頭盔更輕的重量;另外其并非完全覆蓋住整個頭部,在前45度與后45度兩處都是鏤空的,以便馬尾能夠在稍低的位置露出。
筆者推測,鑒于《Pitohui》的裝備入手與使用習慣,此頭盔可能屬于需課金的特制頭部防具,但防彈能力應該不超過一般頭盔的范疇。
作品表現(xiàn)
1.?〔SJ2正賽〕中,在圓木屋中《MMTM》小隊隊長《大衛(wèi)》使用M9-A1手槍發(fā)射9x19 mm手槍彈擊中《Pitohui》的頭套,子彈被擋下同時沖擊力讓其頭部往后仰。(動畫原創(chuàng))


.
.
.
.

【FAST頭盔】
持有者:?7名NPC


〔20260816游戲測試〕由守城的NPC們統(tǒng)一配戴
全名為Ops-Core Future Assault Shell Technology Helmet (未來突擊外殼技術頭盔簡稱:FAST頭盔)
美國開發(fā)生產的戰(zhàn)斗頭盔,其左右兩側均設有導軌可供使用者安裝通訊設備、耳機、手電筒等裝備,正面中央也有固定座透過適配器來安裝夜視儀或是攝錄器材,以此提供戰(zhàn)術優(yōu)勢
防彈等級則可以正面抵擋9x19 mm手槍彈。

.
.
.
.

頭盔總結
雖然不是所有頭盔都能給予非常強力的防護功能,但有總比沒有好,結合現(xiàn)實中的設計與系列作品中的表現(xiàn)來看,除了能正面擋下一些常見口徑的手槍彈與破片外(對應GGO中的手槍與部分沖鋒槍等槍械、破片手榴彈與榴彈…等爆裂物噴濺的碎片),透過外型的圓弧也能一定機率地彈開非直射的步槍彈(對應GGO中的突擊步槍和狙擊步槍),光是能有效地保護頭部這塊傷害倍率較高的要害,其實效益就已經(jīng)算很高了。
除了提供防御之外,頭盔也能當作是單兵頭部模組化的擴充功能,像〔20260816游戲測試〕中的NPC配戴的VEST頭盔就有加裝耳機支架與麥克風,同時正面也安裝了可以配載夜視儀的翻斗車支架,又或者是像SJ其中一只參賽隊伍《ZAT》中的實況型玩家《賽因》,在他戴的頭盔前后左右黏貼著超小型攝像機做為實況轉播的工具;另外雖然系列作品中沒有出現(xiàn),但理論上也可以在側面的導軌安裝戰(zhàn)術手電筒、正面裝備夜視儀或是紅外線熱成像儀…等外掛式物件。
總結來說,如果真的有GGO這款游戲,我肯定會選擇裝備頭盔,在提供基礎防護之外還能安裝數(shù)項道具來應對不同戰(zhàn)況使用,相比第II或第III級別的防具而言更容易入手,高性價比值得你擁有!



【防彈背心】

# 該類防具包含「Point Blank MRV」「Pro-Tech PTA」「6B23防彈背心」「自衛(wèi)隊防彈背心1型」
..…等數(shù)種不同防彈背心。


防彈背心總覽
同樣這里也簡單地對防彈背心的防彈原理做介紹,同時輔以現(xiàn)實中不同國家的防彈等級系統(tǒng)做為參考:
防彈背心大抵分為以下三種
軟質防彈背心
復合防彈背心
攜板背心

軟質防彈背心

軟質防彈背心通常是由尼龍、芳綸纖維或是凱夫拉材質制作而成,這些高強度人工纖維構成的軟質層能夠有效抵擋手槍彈、爆裂物的破片或是霰彈槍的彈丸,防彈原理大致是透過纖維延展性將子彈的沖擊分散到防彈衣的其他區(qū)域,進而稀釋子彈的威力,最后彈頭形變成蘑菇狀被包裹在軟質層之中達到防彈的效用。優(yōu)點是穿戴者易于活動且輕便,但缺點就是面對口徑更大的步槍彈就難以應付,這時候就需要復合防彈背心了。

復合防彈背心

復合防彈背心除了防彈軟質層之外,還會安裝由金屬、陶瓷、甚至是復合材質做成的防彈板,從而具備更良好的防彈效果;
原理如下:子彈擊中防彈衣→被硬質的防彈板擋下子彈穿透力,同時子彈與防彈板龜裂消耗大部分能量→被軟質層吸收子彈攜帶的動能→最后再由防彈背心的內襯緩沖層吸收余下的沖擊。

攜板背心

近年來,鑒于復合防彈背心整套穿下來的重量較重長時間穿戴不易行動,外加防彈插板本身的防護等級比軟質層高,不少各國部隊開始采用不加裝軟質防彈衣,只穿著一件可以攜帶一到兩塊防彈插板的戰(zhàn)術背心,比起傳統(tǒng)的復合防彈背心更加輕便透氣,以及執(zhí)行特殊任務時更加靈活同時保有防步槍彈的能力,這種本身沒有防彈材質僅能攜裝防彈插板的戰(zhàn)術背心被稱為PC背心(?Plate Carrier),即為:攜板背心。

下面表格是國際目前最通用的NIJ防彈等級系統(tǒng),由美國國家司法機關 (National Institute Justice 簡稱 NIJ) 所制定,一共分為六個等級,不論是防彈軟質層或是防彈板、甚至頭盔也都適用這個衡量標準。
(注1.鑒于待會介紹系列作品出現(xiàn)的部分防彈背心需要,在此加了俄羅斯GOST防彈等級系統(tǒng)中的兩個等級做對應)
(注2.另外將前面自制的威力分級表中,我們將主要當作參考物的9x19 mm手槍彈,5.56或7.62 mm步槍彈,12.7或14.5 mm大口徑子彈也放入比對)


大抵就是防彈背心被防彈等級內的子彈擊中基本上都能擋住
例如今天我穿一件NIJ IIIA的防彈衣,只要對方槍枝威力不超過沖鋒槍發(fā)射的9mm手槍彈,我都能被防彈衣保護
以上大概是防彈背心原理與防彈等級系統(tǒng)的概述,接下來將介紹數(shù)種系列作品中出現(xiàn)過的防彈背心。

.
.
.
.

【Point Black MRV防彈背心】
持有者:?《Pitohui》




原型應該是90年代特警風格的代表性防彈裝備Point Blank MRV,大面積的魔術貼與按扣的組合是該年代模組化裝備的特點,與其他常見背心典型的側腹插扣不同,而是透過中央拉鏈達到左右開合的功能,側腹位置則是以多條織帶調整松緊。
小說插圖中的背心中央有一條明顯的直線,側腹有數(shù)個織帶,以此來判斷是與MRV這類拉鏈開合的裝備設計較為符合的,或者是同一年代其他同樣概念的相似產品。
(T大: 黑星紅白絕對把插圖的背心畫的過于細長了)
作品表現(xiàn)
1.〔SJ4正賽〕里,于柴油機車停駛時遭到《ZEMAL》小隊的成員于百米內發(fā)動的偷襲,一發(fā)應該是由MINIMI輕機槍或內蓋夫輕機槍發(fā)射的5.56x45 mm步槍彈擊中其背部裝備的防彈板并描述被擋下。
防御程度
★?★
# 現(xiàn)實中的MRV具NIJ II等級的軟質防護層,前后皆有安裝額外防彈插板的插槽位置,這也符合小說原文提到的《Pitohui》有在前方與后背都有裝備防彈板的描述,并透過作品表現(xiàn)可得知,她選用的防彈板理論上應該有NIJ III的等級。
入手難度
★?★?☆
#系列作品中并無提到價格或入手難度,筆者根據(jù)這套背心裝備的防彈插板的防御能力屬于第I級別防具中較突出的這點去推測,該防彈背心可能與頭套護具一樣是課金取得的防具,提供多功能的模具化承載裝具之外也有不錯的防彈能力。

.
.
.
.

【Pro-Tech PTA 防彈背心】
持有者:?《M》




參考原型大概是00年代后期美軍海豹部隊配發(fā)的Pro-Tech PTA Vest,十分典型的大面積防護防彈背心,前后兩片面板的結構設計,從正面一路延伸至側腹的位置提供更多的保護空間。
(T大: 因為該背心的設計過于常見,如果有更準確的型號懇請補充~)
作品表現(xiàn)
1.〔SJ4正賽〕中,在手槍戰(zhàn)區(qū)域的巨型商場中,一發(fā)來自雷明登XP100手槍的.308 Winchester步槍彈 (威力與7.62x51 mm接近) 擊中《M》裝備在腹部的防彈板,防彈板發(fā)揮了其功用沒有被貫穿,但子彈威力之大,動能沖擊下仍讓他減少了一成的血量。
防御程度
★?★
#現(xiàn)實的PTA設計是很常規(guī)的NIJ IIIA等級的防彈軟質層加上前后防彈插板,而透過作品表現(xiàn)的話防彈插板的等級應該落在NIJ IIIA – III等級之間,但筆者推斷應該是NIJ III等級。
(否則防彈插板只有NIJ IIIA等級的話應該會被.308Winchester步槍彈貫穿)
入手難度
★?★
#筆者認為雖然《M》是有能力強力課金的玩家(如.宇宙戰(zhàn)艦裝甲板),但與《Pitohui》的風格不同,《M》在大部分個人裝備上都頗為樸素實用,故推斷這套防彈背心應該也不是什么太昂貴難以入手的裝備。

.
.
.
.

【Modular Body Armor Vest防彈背心】
持有者:《不可次郎》




原型可能是2000年代后期始于美軍各特種部隊普及使用的Modular Body Armor Vest (MBAV),一樣是較為典型的防彈背心,布局上較為主流,同為前后兩片式但防護面積較小的結構設計,側腹位置以兩條織帶與插扣固定前后板同時可調整松緊,模組化設計則是使用現(xiàn)今各國軍隊主流的Molle系統(tǒng)(Modular Lightweight Load carrying Equipment模組化輕量裝備附載系統(tǒng))
(T大: Molle系統(tǒng)又可稱作PALS系統(tǒng)Pouch Attachment Ladder System 梯狀附包掛載系統(tǒng),不過細分的話兩者還是有差)
這套也是《不可次郎》使用M資金購入的裝備,但很明顯是輕裝版本,沒有使用側圍組件(在左右側附位置將背心的前后板包覆起來,同時可以安裝彈藥包或是側邊防彈板等額外裝備);此背心防御程度上仰賴前后片插入的防彈板以及NIJ IIIA等級軟質防護層,不過因為《不可次郎》這套是輕裝版本,故沒有側圍提供側面的防彈能力。


.
.
.
.

【Point Blank CQB Assault System背心系統(tǒng)】
持有者:《克拉倫斯》



寶冢般外觀的女性玩家《克拉倫斯》,在〔SJ2正賽〕中的巨蛋叢林戰(zhàn)首次登場,并給了女主備用的彈匣作為贈禮,爾后的大賽甚至加入主角團的小隊,特色為全身黑的衣著。
設計上應該是參考了90年代美軍海軍陸戰(zhàn)隊所配發(fā)給所屬的各特種部隊的Point Blank?CQB Assault System背心系統(tǒng),整個系統(tǒng)的結構是由內部的防彈背心與外部承載裝備所組合而成的分體設計;
防彈程度上,內部黑色防彈背心提供NIJ IIIA等級的軟質層,同時前后可以加裝防彈板,不過系列作品中倒是提到她加裝的是符合科幻世界觀的薄型防彈板而非現(xiàn)實世界有的型號。
(T大: 兩個黑色裝扮的女人穿的都是90年代的代表性裝備,估計是時雨澤老賊的個人喜好吧,畢竟都是他年輕時最酷炫最戰(zhàn)術的設計)

.
.
.
.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