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吹了!豆瓣8.3的《雄獅少年》配得上年度國產(chǎn)動畫,但也有遺憾

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很久沒有被國產(chǎn)動畫感動過了。
從地域情結(jié)來說,能夠在大熒幕看到嶺南這邊的老房子、老商業(yè)街道、各種大排檔、菜肴(蒸咸魚、臘味飯、皮蛋瘦肉粥、橙味汽水)、漫天飛舞的木棉花等確實親切感滿滿。




畢竟在佛山的中心市區(qū)隨便挑條小巷也基本是這種墻衣剝落、青苔斑駁的青磚老建筑,而能將這一系列日用而不知的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搬進動畫。
用句大爛俗話來形容:這是導演送給全佛山人的情書。

當然,《雄獅少年》的重點還得屬“舞獅文化”,它劃分為北獅和南獅,而后者的起源地正是我們的大佛山。

追夢汽車手、成為咖啡大王、廚神、哪怕是漫畫家等追夢故事我們都看過不少了,但在現(xiàn)代商業(yè)背景下敢拿舞獅這項傳統(tǒng)文化作為追夢核心,不是獨一份兒,也應該是鳳毛麟角吧?
但傳統(tǒng)歸傳統(tǒng),劇情依然燃力十足,尤其比賽的過程那真是“拳拳到肉”的精彩,舞獅的動作和神髓全被完美重現(xiàn)了。


這是一部講述貧困留守男孩阿娟在朋友和師傅的幫助下,逐步實現(xiàn)舞獅夢想的勵志故事。
與所有追夢佳作一樣,《雄獅少年》也設定了現(xiàn)實和理想的對抗,而且還是兩幕。
一個是賣魚強師傅。在年輕時他曾是打遍鄉(xiāng)村無敵手的舞獅人,然而迫于外界不學無術的偏見以及養(yǎng)家糊口的壓力,他不得不放下獅頭并以賣雜貨和送咸魚為生,而這一干幾十年就過去了。

另一個是男主阿娟。明明已經(jīng)順利通過了初賽,也有條不紊地向著總決賽邁進,希望的曙光正逐漸綻放。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養(yǎng)家的父親癱倒在床,阿娟也不得不放下獅頭走向廣州打工養(yǎng)家。
這是阿娟的第一次妥協(xié),而第二次則發(fā)生在劇末,當他成功奪冠之后,居然要為了生計而奔赴上海打工,而曾經(jīng)的舞獅經(jīng)歷也只能成為一場甜蜜的夢。

有熱血和勵志,也有妥協(xié)和無奈,再加上濃厚的嶺南文化加持和以佛山人自傲的舞獅為劇情核心,這封情書難道寫得還不夠浪漫嗎?
說了好的地方,接著聊聊不足和遺憾。
一個是笑點??吹贸鲋谱魅撕汀赌倪浮返娘溩訉а菀粯佣际侵苄邱Y的骨灰粉,也竭力在劇中向星爺?shù)臒o厘頭致敬。
但奈何功力的差距免不了尷尬,笑點有是有,但更多的是過分用力。

再一個是人物的行為轉(zhuǎn)變。我稍微能夠理解男主阿娟將舞獅視作人生意義的原因(畢竟開場就提到了他對舞獅的喜愛,不過也只是“稍微理解”,下文會詳細說)。
但我真不明白阿貓和阿狗為何突然就將打鼓和獅尾視作為人生目的。

可能也是因為片長的限制只能和稀泥吧?但對比之下韓寒在《飛馳人生》采用的“退役傳奇賽車手和領航員”的搭配就高明得多了,何須鋪墊,一登場就足夠讓觀眾信服。
當然,相同的套路用到動畫,那就應該改成《雄獅中年》了,第一大男主也會從少年阿娟變成中年師傅。但差點意思就是差點意思,編劇們?nèi)孕枧Α?/p>
如上兩點也只是小問題,真正令人遺憾的還得屬核心劇情設定。
前面不是說了嗎?《雄獅少年》有著令人感慨的理想為現(xiàn)實的妥協(xié),而且還是兩幕嘛。但這兩幕設定其實不太能經(jīng)得起推敲。
賣魚強確實放下了獅頭,但一直以來他都只能夠勉強謀生,偶爾抽身去忙自己的事情,又會被鄰居諷刺,甚至連老婆也有被別人搶走的危機。
那我就想問了,如果一直都生活在底層,那妥協(xié)的意義是什么呢?你不能全職玩舞獅,那業(yè)余參加下比賽,給飯店老板免費或優(yōu)惠價祝賀一下,難道都不行嗎?用得了忍辱負重幾十年?

至于阿娟,你說他自小時候開始就認定了舞獅好像也不太對,更合理的說法是他覺得也挺好玩,所以在別人表演時會模仿一兩下。
真正讓他確立人生目標的是一見鐘情的女主,是她給了阿娟獅頭,也是她喚醒了阿娟“擺脫病貓”的斗志。

所以在某種程度來說,不想繼續(xù)做病貓才是阿娟的目的,而舞獅只是通向該目的的工具,也只有抓住這個重點你才能明白阿娟在最后的選擇---在奪得獅王爭霸冠軍后,居然放下了獅頭,并只身前去上海打工。
區(qū)別于沈騰在《飛馳人生》賣炒粉是理想對現(xiàn)實的妥協(xié)和無奈,阿娟的選擇雖有著妥協(xié)的成分(舞獅賺不到錢),但更多的還是經(jīng)過獅王爭霸賽后的覺醒和成長,如今擁有雄獅般斗志的他已無懼任何苦難。
是的,阿娟的理想不是獅王奪冠,而是覺醒雄獅斗志。從這個角度來說,他的結(jié)局是完滿的,也回答了他曾經(jīng)的恐懼“不知道何時到頭才是最可怕的”。

但注意了,阿娟的自我實現(xiàn)了,舞獅文化又免不了會被忽視,其中最讓人不解的是:為何制作人要反復強調(diào)舞獅是家里有礦的人的專屬?
賣魚強師傅寧可做著只夠勉強謀生的咸魚檔,也不能繼續(xù)自己的舞獅夢想;阿娟明明有著極其過人的天賦(短短幾個月就從小白到冠軍),也只能去到上海打零工。
這是什么意思?那些置辦舞獅組織的難道都是富二代嗎?靠著從爹那里要來的5億,一直在為愛燒錢嗎?
與制作人認知中“舞獅貧瘠”相對應的,則是舞獅運動甭管是在鄉(xiāng)里還是大城市都能萬眾矚目的場景。同時只是在獅王爭霸復賽中露了一下臉的賣魚強,也得以從鄉(xiāng)村鄙視鏈底端,躍升為強哥。
我只能說制作人不太懂現(xiàn)實,不明白人氣和商業(yè)價值的關系。他們只是為了讓作品多點內(nèi)涵,故強行拼湊一出理想為現(xiàn)實妥協(xié)的戲碼,所以也就免不了刻奇。

那現(xiàn)實的舞獅文化是怎樣的呢?
我很慶幸能認識到相關從業(yè)者,他是我初中同學,同時也是佛山南粵龍獅體育會的負責人。在初中時候他已經(jīng)熱愛舞獅文化,而在進入社會后也以組織舞獅團隊為店家慶賀來牟利。
具體能賺多少我不得而知,但他的生意確實火紅,而他的組織也在不斷吸納同樣熱愛舞獅文化,或者談不上熱愛但擁有舞獅一技之長的年輕人。

你們敢說《雄獅少年》那一支支強大無比的舞獅隊,不就是來自于這樣的在商業(yè)上可持續(xù)運行的組織嗎?
而有了他們的存在,賣魚強又何須為了卑微的賣咸魚生意,不得不放棄鐘愛的舞獅夢想呢?哪怕現(xiàn)在當個教練也行吧?
同樣的,像阿娟這樣的天賦奇才,難道不應該被各大舞獅組織高價爭搶嗎?
畢竟誰都知道,獅王爭霸的冠軍就相當于未來一年在舞獅商業(yè)圈中的王牌名望啊,而且有了阿娟,又何止在廣州奪冠?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冠軍也都不在話下吧?

當然,賣魚強和阿娟在人生軌跡上稍顯刻奇的安排,也是遮掩不了這部動畫的優(yōu)秀。
尤其對于廣東佛山的居民來說,我認為《雄獅少年》這封“情書”,你們一定得逐字逐字地把它咀嚼完畢啊。